【正见网2016年11月29日】
八、尧帝(上) 尧道治国
尧帝登基
帝喾死后,长子挚继承了帝位,是为帝挚。
尧,名放勋,因从小在母家长大,所以从母姓伊祁,或姓祁,十五岁时开始辅佐帝挚,开始被封到陶地,后来又改封到唐地,成为唐地诸侯,所以又称为陶唐氏。
据说帝挚没有大德行,在位九年,没有什么政绩,而尧却具有圣德,所以天下诸侯都来归顺尧。帝挚也自觉德性不够,而服于尧之德义,便带领着群臣来到唐地,传位于尧。尧常常在梦中梦见自己攀天而上,知道了自己有天命,便接掌挚的君位,成为天子,并将挚封于高辛。也有的说帝挚在位九年,荒淫无度,天下诸侯便废了挚,拥立尧为帝。
制定历法
尧帝登基后,设立了掌管天文历法的官职,称为羲和。羲和本为天上的神仙,《山海经》中记载,羲和为太阳之母,生十日。上古神话中,羲和为“日御”,是太阳之神。
中华文化,源自神授,讲究天人合一,地上的官职多与天上的神位等相对应,常以神名、神位命官职。如共工为水神,地上掌管治水相关职务的官职也称为共工;再如祝融为火神,地上火正之职也称为祝融等等。
尧帝任命绝地天通的重、黎的后人为羲和之职,他们便因官职而改氏,分别称为羲氏与和氏。这两个氏族共同掌管天文历法,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转,修订历法,制定农时,指导百姓生产耕作。从此羲、和两氏族世代担任这一重要职务,一直延续到三代。在夏朝仲康年间,因羲氏、和氏沉淫于酒乐,废时乱日,擅离职守,没有准确预测出日食的时间,仲康便派胤侯前去征讨。关于仲康年间这次日食的描述,现代天文学已印证了这一远古历史事件。在三代之后的历朝历代,也都设有天文历法之官,只是名称不一样,如:太史令、太史监、太史局、司天台、司天监、天文院、钦天监。
尧帝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别驻于东、南、西、北四方,以观察和记录一年当中太阳升起落下的时刻和二十四宿在黄昏时出现的方位,以及昼夜时间的长短等,并将天象与物象相对应,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与冬至这四个时刻,定四季分节气,并且以增加闰月的方法将四时节气的轮回与太阳回归周期对应上,将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中国传统历法,不同于西方历法,现在世界普遍使用的西方格里历只是纯粹的太阳历,没有将天、地、人对应合一,只是用来单纯计时之用。而东方历法是阴阳合历,将月亮、太阳、星宿、天象、物象等运转变化的周期完美对应,上应天道循环,下合农时物象,是天地人相合一的完美历法。
尧道治国
为了更好地治理天下,尧广开视听,设置了“敢谏之鼓”,让普通百姓都可以随时对国家发表意见;并树立了“诽谤之木”,欢迎天下百姓随时指出他的过失。“诽谤之木”是由一根横木相交于柱头之上,其状如花,发展为后世的“华表”,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尧的这些做法,不仅体现了他博大的胸襟,还为后世帝王树立了千古典范。
尧把天下人的幸福都视作自己的责任。他说:“如果有一个人挨饿,就是我饿了他;如果有一个人受冻,就是我冻了他;如果有一个人犯罪,就是我害了他。”《说苑》载:“不赏而人劝,不罚而人治,先生而后杀,是为尧道。”
尧心系天下百姓,他身为帝王,生活极其俭朴,甚至不如一般百姓。《尸子》记载说:都说君王居住于九层瑶台之上,而尧居茅屋;都说君王有九种礼服,而尧只有大布衣裳;都说君王宫中设有早、中、晚三市,繁华异常,而尧居无定所;都说君王山珍海味、珍馐百种,而尧只有糙米饭野菜粥;都说君王坐乘麒麟青龙等装饰的龙辇,而尧只有素车黑马。
《韩非子》说:尧做君王后,夏天穿着麻布衣,冬天穿鹿裘,居住的房子,椽子都没有修整,参差不齐,屋上盖的茅草都没有修剪过,平日吃的是粗粮饭、野菜汤,连一个看门人的生活都比这强。说的就是帝尧的简朴和亲民。
尧以身作则,为百姓树立孝、慈、仁、爱之道,爱民如子,使他的声名远播,连四方蛮夷都受到感化,纷纷派遣使臣前来朝拜。《述异志》记载:尧时,南方边远的越裳氏前来朝见,向尧帝进献一只千年神龟。神龟三尺见方,背上有科斗文,记载了天地开辟以来的人间大事,尧命人把文字记录下来,称之为龟历。
对于那些作乱无道的诸侯,尧帝便进行讨伐。《帝王世纪》与《吕氏春秋》记载,九黎后裔三苗部落,在尧时仍然作乱,不听帝命,尧便派兵讨伐,在丹水边大败三苗。
参考书目:
1. 《帝王世纪》
2. 《稽古录》
3. 《纲目前编》(《绎史》卷八引)
4. 《山海经》
5. 《楚辞补注》
6. 《尚书正义》
7. 《尚书》
8. 《古今注》
9. 《说苑》
10. 《尸子》
11. 《韩非子》
12. 《淮南子》
13. 《述异志》
14. 《吕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