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新闻网2010年10月04日】
第三届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五大菜系金银铜获奖选手。
10月3日晚,第三届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主办方新唐人电视台在曼哈顿哈德逊河畔的60号码头(Pier 60)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和由决赛获奖的大厨们精心烹制,集五大菜系之精华于一桌的高规格晚宴,为此次在世界中心所举行的中国菜厨技大赛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包括美国著名美食评论家在内的主流人士惊赞在美国享受到真正正宗的传统中国味。
晚宴现场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晚宴现场高朋满座,热闹非凡。举目宴会厅窗外,哈德逊河畔浪漫美景尽收眼底,美味胜境相得益彰。在座嘉宾不仅品尝到可口的传统中国菜,也领略到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风雅。晚宴现场还播放了本次大赛团队制作厨车、运厨车以及在时代广场置台等一系列紧张忙碌的工作场景,其付出和用心可见一斑,博得全场热烈掌声,不时有人感动落泪。
有参赛厨师表示,这次新唐人在世界之都举办厨技大赛,而且以象征中国文化顶峰的大唐的风格布置赛场,可谓“全世界第一观 ”、“这一辈子就这一回了!”,也有大陆客感叹“真给我们中国人长脸!”
23位选手获奖 嘉宾分享喜悦
在颁奖典礼上,大赛主办方宣布了23位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的选手名单,并向他们表示祝贺,选手们在盛唐风格的领奖台上接受了奖项,在场嘉宾以热烈的掌声共同分享获奖者的喜悦。
金奖:
川菜:蒋永毅
粤菜:郑泽
银奖:
鲁菜:王宏益,毕科江
粤菜:刘顺泰,方伟章
铜奖:
川菜:吴崇荣,廖晓峰
鲁菜:戴德和,沈佑谕,徐文强
粤菜:李文辉
淮扬菜:许健锋,章君安
东北菜:阎德贵
优秀奖:
川菜:厉正扬,陈依春
鲁菜:吕秋玉
粤菜:刘邦传
淮扬菜:许桦仁
东北菜:陈立真,田振宇,刘立云
西方主流喜遇传统中国菜 著名美食评论家赞叹
60号码头(Pier 60)位于造价1.2亿美元的曼哈顿西侧哈德逊河畔的四个码头建筑群中。宴会厅是曼哈顿的高规格场所之一。当晚晚宴门票每人275元,整桌2,500元。高规格的宴会现场布置和世界级的烹饪水准让西方主流社会对中餐低价位的观念为之改观。
晚宴的一道粤菜“芙蓉蟹脚肉”
晚宴的一道川菜“葱油鲜贝”。
当晚晚宴由决赛获奖的大厨们精心烹制,前菜有五香薰鱼、卤双菇、金陵盐水鸭、生炝大虾、红油海螺片、葱油鲜贝。主菜有一品海鲜羹、芙蓉蟹脚肉、雀巢海上鲜、蚝皇汁鲍鱼、干烧明虾、腐皮如意卷、蚝油牛肉、鱼香银鳕鱼、芦笋扒冬菇、红油钟水饺、人参炖鸡。甜点为莲子红枣羹。
美国著名美食评论家Jeffrey Steingarten也参加了今天的晚宴。他说,今天晚宴上的川菜是真正的传统川菜。而今天晚上一半以上的菜肴比纽约任何一家餐馆都要好,你根本找不到这样好吃的。纽约餐馆老板为了迎合美国人的口味,让厨师做出的菜不是传统味道。
Jeffrey Steingarten还表示,“我曾去过8、9次中国,知道真正川菜的味道,而中国派出的厨师团所做出的东西也是事先调查过美国人的喜好而投其所好,这种做法很傻,你怎么就知道美国人不喜欢传统的川菜味道呢?”
Jeffrey Steingarten是美国著名的食品专题作家,自1989年起担任著名的时尚杂志Vogue的美食评论家,他在该杂志的专栏赢得国家杂志奖,他还曾荣获很多其他奖项和提名。
厨技大赛影响巨大 世界中心再现大唐盛景
此前,新唐人电视台第三届“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决赛在纽约时代广场举行。现场的唐风建筑和中国传统的服装和色彩布置在世界的中心重现了长安盛况。在富有唐风,外形如古建筑般典雅大气的移动厨车里,参赛的厨师们运刀、烹饪、装盘的影像及时传到时代广场醒目的电子屏幕上。身着唐朝服饰的侍者用木制小轿上菜,中华古风的花伞下食客们体验中国古人用餐的雅兴。
淮扬菜厨师武小刚说:新唐人大赛此次在时代广场的排场可说是“全世界第一观 ”。大赛金奖得主蒋永毅兴奋地搓着手表示,“这一辈子就这一回了! ”评委会主席曲运强表示,在时代广场没有人办过这样的事。当天在休息的时候,许多从中国大陆出来的人看到工作人员说:“真给我们中国人长脸!”许多选手也说,一生就这么一次。
评委主席:选手水平一年超过一年
大赛评委主席曲运强谈到:“参赛选手水平一年超过一年。比赛对参赛选手也很重要。‘食’字上边是人,下边是良,是说人要好才能做出好的食物,先得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菜。厨师要懂心理、食材、文化知识、专业素质才能作出好菜。”
他说:“中国菜的传统讲究色、香、味、刀工,比如说菜炒活了,活就是生命,色好比人的皮肤,香就是人的气,味就是人的灵魂,型好比人的肢体,要想炒活,就得首先对食物的属性有深入的了解。孔子讲‘割不正不食、不时不食’,不止强调刀工,还讲到四时、节气、人体和自然对应的问题。中餐讲整体,文化上说是讲人和自然精神上的关系。要出美食要经济、物产、道德都具备的地方才行。”
“中国菜的传统是具有生命力的,是有普世价值的。现在讲时尚,我们不反对,要了解传统的烹调技法,比如川菜的‘煸’,它有它的特点,可以吃进味道,它的技法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用传统的技法、手法,用本菜系没有的材料入菜,在这个基础上融合,这才是创新。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很包容的。要发扬光大中国菜,就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技法、传统文化。”
(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