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新闻网2012年05月11日】
据大陆媒体5月11日报导,在10日早上大约11时15分,广西柳州市柳南区的帽合村,突然发生有如“天割”般的地层塌陷,被影响到的区域竟然长达1公里。因为塌陷并未一下子就结束,而是持续发生,所以警消已将当地2000多位村民疏散,所幸目前没有伤亡传出。
根报导,有目击的村民说,最开始是村子西方的一间工厂先出现裂缝,接着厂房内竟塌陷了将近一公尺;隔没多久,就连路面都开始出现裂缝,而且村尾的另外一间厂房更是整间塌陷,影响到隔壁的民宅瞬间塌陷出一个面积大约10平方公尺的大坑洞。
随后,村内的房屋一一出现裂缝,就连池塘都因为地层塌陷而瞬间干掉,由于村内已有安全之虞,随时都有再产生塌陷的可能性,所以警消开始疏散村民,也开始在村内搜索,担心可能有民众被压在塌陷的瓦砾堆下。
广西地质环境监测站副总工程师赵允辉表示,这次的“天割”事件是肇因于岩溶地面塌陷,而且事发地有复杂的地下水系,以及为数不少的溶洞,所以他估计在3天之内,塌陷会持续发生。
所谓的岩溶地形又被称之为喀斯特地形,它所指的是具溶蚀力的水对于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后,形成的地表与地下形态;而地下河和溶洞等景貌,常常会出现在喀斯特地形。
“喀斯特地形”的命名,是来自于斯洛维尼亚伊斯特拉半岛的一个地区,当地称为Kras,也就是岩石裸露之处。这种地形通常生成在温带地区,因PH值较低的酸性雨,对石层中丰厚的石灰岩层不断侵蚀,其中的碳酸氢盐就可能分解,会随着方式不同造成溶洞、石笋、钟乳石等特殊景象。
中国西南方省份有不少“喀斯特地形”,因溶蚀的方式与时间差异,切割出各种不同的奇特地貌,包括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坑群,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地形”,贵州荔波的锥状“喀斯特地形”,根据地质学家推算,这种地形约在距今50万到3亿年之前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