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星体诞生地 哈勃重访宇宙“创生之柱”

【正见新闻网2015年01月06日】

哈勃望远镜发射太空进行观察25周年之际,重新为7000光年远的“创生之柱”拍照,清晰的紫外光和红外光照片,又一次证实“创生之柱”并非肉眼所见的大量星体诞生之地,而是行将消失的宇宙尘埃。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1月5日公布的天文观测消息,哈勃拍摄的“创生之柱”影像更加清晰,显示出寒冷的、充满气体的“底座”。最大的柱子高4光年。

红外线的成像显示,“创生之柱”看上去犹如被无数星体映衬的细细疏疏的怪异剪影。因为红外线具有能够穿透气体和尘埃的能力,显示柱子之中隐藏的星体。

“最清晰、最耐人回味的”天体结构

航空航天局的消息说,这些清晰的照片已经在美国天文学会冬季年会上发布。负责观测的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目前得到的“最清晰、最耐人回味的”天体结构。自从1995年发现位于鹰星云M16之处的“创生之柱”,那种壮丽的宇宙结构受到人们的喜爱,高大的气云柱的图像经常出现在电影、电视的娱乐节目中,甚至被印在我们穿的T恤衫、睡觉用的枕头上。

和1995年第一次所见相比较,三个称为“创生之柱”的几万光年长的巨大气体柱,在这19年间向太空中伸长了1000亿公里,伸展速度为每小时72万公里。

负责观测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天文学家鲍尔•斯克文(Paul Scowen)解释说,“我们眼睁睁的看着它在渐渐的消失。气柱周边颜色很深的部位向太空发射着气化物质,看起来扑朔迷离、十分神秘。真是天赐良机,让我们一瞥其迅速变化时的短暂情况。”

三个巨大气体柱不是星体诞生基地

这个星云1995年首次有可见光拍摄的时候,曾被描述成新星强烈诞生的区域。但是,红外线照片表明,三个巨大气体柱不是星体诞生的基地,那里只产生了为数不多的星体,而且在迅速消失。航空航天局解释说,最新的影像显示这个“创生之柱”其实也是毁灭之柱。

早在2002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罗德戈尔・汤姆生(Rodger Thomson)教授根据哈勃的近红外多目标谱仪(Nicmos)的观察解释说,“看起来像是很暗的、密集的气体和尘埃柱子。但是当用红外线来观察它时,我们看到的景象大不相同。”

物理学认为,人的肉眼只能观测到可见光,还有很多光是人眼看不到的,例如比可见光的波长更短的紫外光(紫外线)、X光(X射线)、γ射线、比可见光的波长更长的红外光(红外线)等等。而天文学家通过仪器,如哈勃望远镜观测太空中的这些光线,却发现了非常频繁的超新星爆炸、星系的碰撞和γ射线爆发等剧烈的变化,而这些天文现象是用普通肉眼天文望远镜无法观察到的。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