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新闻网2015年03月18日】
各位在逛超市的冷饮及果汁部时,相信都会见到一大堆不同牌子的选择。那么,在选购果汁时,除了价钱之外,大家又会根据什么标准去选择呢?如果您只是看包装面头的字眼而不看背面的成份列表,恐怕您只会看到果汁商想要您看到的片面资讯。
消费者到底有多容易被误导?
跟大家介绍一部有趣的恶搞影片,是美国一个由Jimmy Kimmel主持的脱口秀节目,他派遣了工作人员到一个农夫市场去摆摊挡,陈列一些声称是有机的冷压果汁,并向途人提供免费试喝。其实那些“果汁”的原材料不过是水果味冲剂、果汁粉,甚至竟然是冰棒及彩虹糖,有趣的是,影片中试喝过的人都对饮品赞不绝口。
当然,影片中跟现实的最大分别是,这里工作人员以“有机”及“冷压果汁”的字眼故意误导试喝者,但它能反映跟现实相同的是,消费者容易被传销过程和包装外观上,被那些予人健康印象的字词影响对产品的观感,舌头和味觉未必能帮助分辨什么是他们以为真正健康的饮品。
既然味觉未必完全靠得住,我们还是不能省掉仔细阅读包装字眼及成份列表的步骤了。以下几个在市面产品常见的卖点是要注意的∶
1. “100%果汁”= 纯果汁?浓缩果汁?
严格来说“鲜榨果汁”跟“浓缩果汁”都可以说是果汁制品,但制作过程却相差很远。请注意成份表有没有“浓缩液”(juice concentrate / reconstituted juice / concentrated juice)这个字眼。一般鲜榨果汁的保质期很短,很难捱得上由采收、榨汁、包装、跨区运送到上架和被购买的漫长日子,所以在1940到1950年代发明了将果汁加热,除去水份转为浓缩物的技术后,果汁商便克服了水果产量和价格不稳定、运送和储存成本的限制,大量生产和出口了。
果汁化为浓缩物后大大延长了保存期限,但因为在加热过程会令酵素和其他构成鲜味的营养流失,所以在还原成果汁的时候,通常还添加了其他并非来自果汁的添加剂,例如糖、调味剂、酸度调节剂、稳定调、甜味剂和色素等等,以保持同样味道的每一瓶、每一盒果汁尝起来都是一样的。经过这样的程序,“还原”后的果汁与其说是果汁,不如说是含有果汁成份的合成饮品比较贴切。
如果消费者想避免喝到浓缩果汁,或会选购“纯果汁”(有些包装会表明pure juice / not from concentrate ),应会比浓缩果汁有更少添加剂,然而,却有机会添加防腐剂,而味道和营养随着时间流失也难以避免,所以亦可能会添加了其他帮助调味的添加剂。
2. “低糖、无添加糖份及防腐剂”不代表就健康
有些果汁包装会标明不含添加糖份或防腐剂等等,让消费者觉得产品比较天然。如有“纯果汁”是标明不含防腐剂的,则通常是经过了巴斯德杀毒(pasteurization),即以约华氏160度至180度加热(温度越高,所需时间越短),以杀死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常见病菌。然而,这个过程不单杀死细菌,也破坏了果汁本身的营养,尤其是维他命C。所以,不含防腐剂而储存了一段日子的“纯果汁”,营养成份也一定会比现榨现喝的果汁少。
此外,市面上有不少产品改以人工甜味剂取代糖份,其中,阿斯巴甜(Aspartame / E951)和蔗糖素(Sucralose / E955)对人体安全是较富争议性的。
3. 富含维他命C,就有助提升免疫力?
吸收维他命C的好处多多,然而,维他命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他命,不能储存于体内,即使摄取多于足够的份量,也会被排出体外。事实上,有大量蔬果都含有维他命C,只要不是严重偏食,一般人很少有维他命C摄取不足的情况。所以“维他命C有助提升免疫力”等增强体魄的说法,只限相对于摄取不足的情况,不等于摄取越多越好。如果长期摄取过量,更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负担,引致衰竭及中毒。
鲜榨果汁比较健康,应该对大家来说也亳不意外。不过,除了以上三点外,大家亦要注意果汁本身是含糖饮料,即使没有额外添加糖份,也要小心摄取过多糖份也是致肥的原因之一。此外,有些果汁(如柳橙汁)亦是属于酸度较高的饮料,饮用太多也会增加蛀牙机会。
总括来说,大家要提防果汁商将包装果汁当成健康饮品的行销手法,因为如不看清楚成份,不单健康目的达不到,更会摄取了其他人工添加剂。事实上,果汁被广泛宣传含有的营养,在很多新鲜蔬果都有,只要饮食均匀,都可以摄取得到。只要在仔细比较成份的前提下,购买果汁作为偶尔的消悠饮料并无不可,但当然自己鲜榨出来的最有保证了,笔者亦建议考虑加入其他蔬菜类配搭,蔬果汁会比果汁的营养更广泛,而且糖份也更少呢。
参考∶
B.C. & Lowy网志 (http://www.forgetfulbc.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