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3年08月05日】
近览古籍,颇有浅得。道家、儒家、周易、五行是那么深地渗透在中国历史之中,而它们虽然表面上各自蔚然成林,但是也是互相纵横交错地贯穿在一起的。
这些贯穿在一起的,包括“位”的概念和相生相克的道理。
“位”的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十分重要。“位”就是位置,不同的生命、不同的物质,有着彼此不同的、属于自己的位置。守住自己的位置、不离开自己的位置才能生生不息。一个生命的位置,就是他的本性,或者说这就是他的生命。
儒家讲君子要“柔外而刚中”,这个“中”有内的意思。无论男女,做人要心里是非分明绝不含糊;但是待人接物、外表的行为一定要温敦宽厚,对于女人来讲就是要温柔。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做人标准。在古代的君主帝王,因为是天下之人的“中”心,所以对待臣民就要柔,比如自称“孤家”、“寡人”,对待臣子要谦逊有礼,要以民心为己心,要视臣民为子女。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子的位就是中, 这个中也是有内的意思。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要守住自己的位置才能继续成为君子,怎么守呢?君子之本质是刚而直,是阳,属于一种极至的情况,那么就用“柔”与“曲”之表来冲和以达到平衡,自身达到这种平衡。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同纹,纹里,就是外在的、表面的。文质兼备,不可偏废,才能叫君子。而且二者井然分明,不能内外里表相颠倒。一个人达到这个标准,那么人们跟他相处就会因为他刚中而感到值得敬佩、可信,因为他柔外而感到亲切。孔子就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因为刚中而“厉、威、安”,因为柔外而“温、不猛、恭”。
如果有所偏废,那么就会走极端。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作为君子,信和义是质,礼和谦逊是表。弟子子路问孔子∶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回答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也不能篡乱。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还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纵观古今多少求而不得的故事,很多都是因为希望得到不该得到的,谋求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期望占有别人的位置。一旦起了这样的心,就是在离开自己的位置了,纵使一时得到了,也终将失去,因为那不是属于自己的。而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象失去了自己的容身之处,非但没有了自己的位置,本性也因此而迷失在那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欲望里面。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面,就讲守本分,顺天由命。
在《易经・系辞上传》的第一章里面,专门阐述位置的道理和易经里面对中位的强调,“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在《易经・系辞下传》的第一章里面讲,“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卦里面爻的变化就是其位的变化。天地万物的变化,就在这里面;凡是得取中的,大多都是好的,卦象的六爻之中,二、五分别是上下卦之中,因此“二多誉”,“五多功”。而不得中位的三、四位,则是“三多凶”,“四多惧”。
儒家文化是孔子对上古中古文化的整理和总结,而易经始终是那时候文明的圭指,由此周易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之首是理所当然的。把其中的一部分道理贯穿到人类社会这里,就成了儒家文化。可是周易涉及的道理是包罗万象的,“弥纶天地之道”,那么我们世界里的万事万物都出不了这个理的范围。从这个角度讲,古人讲“天人合一”真的是再合理不过了。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讲到,“万物负(同:覆)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完整地涵盖了上文所讲到的那些道理。而近代的科学家们则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讲的正是原子的结构特点,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嘛。可是通过纵览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却看到了,这在西方科学里面只是一条科学的道理,而在中国则是一个贯穿一切的理,天阳而地阴,中国人把这个贯穿到了天、地、人的一切。
而对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紧接着就指出了对映在人间的道理,对于国君们就是“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这和儒家所讲的君子柔外而刚中是一致的。对于这种,儒家《礼记・坊记》里就有“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己。”《礼记・缁衣》里面也有具体详尽的阐释。《道德经》还有诸如“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这样的话,指的也是和“刚中”一样的道理。
这个世界是变化的,而千变万变只有不离开自己位置的变才是顺利的,才能够“吉,无不利。”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和控制、平衡着这种变化的因素就是相生相克的理。“位”被相生相克所制约、平衡着达到了“和谐”的秩序。
《道德经》自始至终都在表述着这个道理,表述着两种相对立是如何在这个理的制约之下相互牵制的,并且讲述如何符合这个道理。因为《道德经》是用于指导人们超凡脱俗修炼的,他的主要特点就是放弃,放弃是与非,放弃和世间有牵连的一切,从而达到过去修炼人的那种无争无为的状态。
而儒家则不然,讲述的主要是如何在这个世间做一个符合好人标准的君子、甚至更好一点的圣贤之人。所以如何在这个世间更好地存在就是儒家文化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了,就是我们所说的平衡、“和谐”。“君子和而不同”,不同是因为各有其位、各有秉性和自我,和就是自身和谐、与他人和谐、乃至与天地和谐。如何达到和谐呢?尽量做到“柔外而刚中”。对自身是柔外而刚中;对他人是贵人而贱已;对国家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对天地就是敬天畏神。一句话,就是《道德经》里面讲到的“冲气以为和”。“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相推达到了平衡,自身就成为一个生生不息的小宇宙了。中庸之道,内涵确实很深的。
因笔者对五行了解甚浅,仅知道它也离不开相生相克的理,和阴阳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儒医相通,因此觉得我们古老的五行学说应该和道儒是一体的。希望在这方面有专长的读者有所指点。
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易经五行,无论如何的柔外刚中还是冲气以为和,根本目的还是一个,就是修德守德,能够不离开自己的位置,离开自己位置的人能够回去,古人认为这是做人的根本目的。生之人为路上行人,行游于四方而不知归者,彼何人哉?
在《易经・系辞下传》里却有这么十分伤感的一句话,“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因为下面就是易经里面如何修德守德的九个卦象。为什么说他伤感呢?据说《系辞》是孔子撰写的。观看儒家诸经典,每每看到孔夫子叹息道德的失去和推仁行义履行礼的无奈。而老子的《道德经》说得更明白“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根都没有了,我们还能坚持自己的位置吗?都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曾经在哪里了,我们还能回到自己的家园吗?当我们连回去的愿望都没有了,那我们是无归宿的浪里浮萍,还是不知归的梦中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