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流域生态恶化 两沙漠成汇合之势

周同 编辑


【正见网2003年09月20日】

自1999年而起的全国大面积干旱不但给当年的农业带来了损失和人民生活的危害,而且对局部乃至大部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中国报刊报道,随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连续4年干旱和生态恶化,位于辽河两岸的科尔沁沙地与浑善达克沙地成汇合之势。此前,内蒙古西南缘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已经交合。

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南缘辽河右岸,面积5.06万平方公里,东靠辽宁、吉林两省,西南临京、津、唐地区。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中部辽河左岸,总面积2.38万平方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源。

由于连年干旱,辽河源头老哈河基本断流,另一源头西拉木伦河也细流如丝,在内蒙古赤峰市的一些河段,河床内的细沙与两岸沙地几乎连成一片,看不出“河”的样子。

水利专家介绍说,“辽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来水多集中在夏汛时期,其余时候河水很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只有春灌和夏汛时才能见点水,平时就只能见到‘沙河’了。最近4年来,就是春灌和夏汛也没有水。”

专家说,赤峰市地处辽河上游,是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的结合部。过去,两大沙地被辽河及河两岸的山丘、草地阻挡开。然而,由于近年来持续干旱,流沙活动强烈,使两大沙地交汇在了一处。此外,两大沙地交汇还与辽河流域草场沙化、退化有关。在辽河流经的科尔沁草原,一些在五、六十年前还牧草繁茂的草场,如今已被风沙吞噬,许多牧户不得不被迫迁徙,一些饲草料基地和农田也因风沙侵蚀沙化严重、水资源奇缺而撂荒。据了解,近十年来,辽河流域新开垦土地面积超过0.2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

气候干旱,辽河断流和草场沙化、退化,致使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面积不断增大。资料统计显示,目前,科尔沁沙地以每年150米的速度向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城市群和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城市群进逼;浑善达克沙地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外扩张。

有关专家指出,科尔沁与浑善达克沙地“握手”之势是辽河流域生态恶化的直观表现,若不及早进行治理,两大沙地大面积交汇后就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然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跟人类道德行为败坏紧密相关的。天灾人祸与社会事件的发生是互为因果的。表面的干旱折射出苍天的警示。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更深的寓意。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