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8年02月27日】
一、周朝为何能享国八百年?
我们研读历史,就要以史为鉴。周朝绵延八百五十六年,原因何在?孝和悌!
在周朝,孝悌的概念,就有了相当扎实的基础。周武王的父亲是周文王,周文王的父亲是王季,周文王对他的父亲非常孝顺,确实做到“晨则省,昏则定。”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他都必定三次前去问候他的父亲,看看父亲睡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假如父亲的胃口不太好,他知道了之后,内心就会很着急。等父亲的身体稍微舒适,吃的比较正常时,他才觉得宽慰。
由于周文王做出这样的榜样,所以周武王侍奉周文王也非常的孝顺。有一次周文王生病了,周武王服侍在侧十二天,没有宽衣解带,帽子都没有摘下来。时时刻刻都在照顾他的父亲。由于这份孝心,周文王的病很快就好转了,所谓“至诚感通”。试问周文王喝的那杯汤药,跟一般人喝的汤药是否一样?不一样。因为武王孝心的作用,水的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孝心溶入烫药后,能使汤药喝下去就特别有效。所以周朝以“孝”治天下。
周朝也以“悌”治天下。周文王的父亲是王季,王季有两位兄长,一位是泰伯,一位是仲雍。他们三兄弟,都是太王所生,太王是周文王的爷爷。当他看到周文王出生的时候,非常欢喜,觉得这个孙子是圣主之相。而文王的大伯、二伯(就是泰伯跟仲雍)看到父亲如此疼爱孙子,两个人就相约,以父亲生病的名义上山采药。这样一上山,就再也没有回来,把天下让给了他的弟弟王季,进而传位给周文王。而泰伯和仲雍,这种作法是尽到了孝心,因为他要让父亲放心做事,不希望父亲因为他们两兄弟而有所顾忌,而没有传位给他的弟弟王季。
所以这一让,成全了父亲的心意。这一让,也成全了兄弟的情义,连天下都可以让,还有什么事可以令兄弟不和?所以,让出了孝,让出了悌,还让出了忠,忠于天下百姓!因为让出了王位,可以让周文王领导全国人民,所以是尽孝、尽悌、又尽忠。
上行下效,周朝人民就以这些圣贤人为榜样,所以朝代绵延八百多年。在周朝,因为人人都懂得礼让,所以成就了国家非常良好的风气,国运强盛,久久不衰。
周武王去世之后,周成王年纪还小,由周公辅政,辅佐周成王治理天下。后来周成王长大了,有些流言蜚语传到了朝廷,说周公可能有野心。周公不等周成王有什么想法,自己就放下权位,来到了他治理的鲁国。周公确实念念为君主,为他的侄子着想,不希望他为难。
后来,周成王出外的时候,看到天空有异象,大白天还有打雷。古代人都了解“依报随着正报转”的道理,成王就开始反省,我是不是有哪些做法,不顺天道?他就到了太庙前反省,刚好发现周公为兄长祈求延寿的祷告文。周成王看完,非常感动,也非常惭愧。他的叔叔这样辅佐他,又为了祈求他的父亲延寿而祷告。所以,周成王带着文武百官,亲自去将周公迎请回来,让周公能完成制礼作乐之盛举,所以周朝能够长期兴盛。
二、庾衮侍疫
古人对兄弟手足之情,非常重视和珍惜。在晋朝之时,有个孩子叫庾衮(读滚,古代华贵的衣服)。恰巧他们那个地区发生瘟疫,他的兄长已经因为瘟疫过世了,还有一位兄长正在生病。乡里所有的人,都撤走了,他的父母跟他的伯伯、叔叔也要走,还要把他带走。庾衮跟长辈说:“我不容易生病,所以不要害怕,我要留下来。”
我们看到古代这些圣哲人,他的存心确实是可以做到“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其实这样的态度,与宇宙人生真相,暗合妙道。当他以道义的态度面对人生,纵使生命结束了,他来生绝对会有好地方可以去。假如违背道义,纵使苟延生命,来世能不能有好的去处?不能!而且更重要的,虽然能活几十年,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一生都不会幸福。而往往有舍身取义态度的圣哲人,就能演出一场一场的人生好戏,能化干戈为玉帛,化凶险为吉祥。
庾衮留下来照顾哥哥,晚上还到他死去的兄长墓碑前祭拜,独自哭泣。没过多久,他哥哥的病就好了。为什么会好?做兄弟的有这样的深情厚谊,端的每一碗药,都有善念加持进去,都有道义、恩义的加持,所以他哥哥喝下去,特别有效果。后来兄长的病好了,他也没有被传染。父母回到家乡,看到两个孩子还活着,高兴得不得了。这是在晋朝,庾衮演出感人肺腑的兄弟之情。
三、李绩焚须
唐朝有位大臣叫李绩,他是随着唐太宗建立很多功业的大臣。有一次李绩生病了,御医提到,给李绩的药方中,要用胡须做药引,唐太宗一听,二话不说,提刀就把自己的胡子割下来,拿给御医。
李绩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感动,到皇上面前,叩谢龙恩。所以一个领导人,只要时时能为下属着想,相信一定会赢得大家对他的爱戴。
而李绩对他的姐姐,也非常恭敬,那时他已经是国家的大臣,他去看望姐姐时,还亲自帮姐姐煮粥。在煮粥的过程中,因为火势太强,把胡子烧了。他姐姐一看,怎么把胡子烧了?就告诉他说:“家里的仆人很多,让他们去做就好了,你又何苦亲自来做?”
李绩对年老的姐姐说:“姐姐,你从小对我关怀备至,我时时都想要回报你。我们年纪都这样大了,我又有多少机会,能够亲手帮你煮粥?”
所以李绩的心中,时时不忘姐弟的情谊。
四、郑濓碎梨
在明代,有位大臣叫郑濂。他们家族七代同堂,有一千口人居住在一起,相安无事。皇帝听了很欢喜,就御赠一块“天下第一家”的匾额。御封之外,送了他两个大水梨,还派锦衣卫跟在后面,看看他如何把两个大水梨,分给一千个人,如何分的?
郑濂回去,不慌不忙,吩咐人运来两个大水缸,一旁放一个梨,把梨捣碎,让梨汁流到水缸里,混合在一起。然后说:“来,每人喝一碗”,如此大家都觉得非常公平。子孙中比较亲的人,见郑濂能如此公平,就会肃然起敬;比较疏远的后代,见长辈能这样公平,也非常佩服和崇敬。所以,平等、公平,是治家的第一重要条件。
五、陈防家里“一犬不至,百犬不食。”
宋朝的时候,有个读书人叫陈防。他家十三世的子子孙孙,都同住在一起,家里共有七百余口人。他们遵守祖宗的遗训,不分家,而且不请佣人,所有的活,都自己做。
这样做好不好? 好! 真正让孩子去学习劳动,孩子才知道感恩。假如孩子很会花钱,他就很奢侈。家里的活什么都不做,他会如何?懒惰,又奢侈、又懒惰,又不知道感恩。所以,一个不勤劳所延伸出来的坏习性,可真不少。
他们家每次吃饭,都是七百口人聚在一起吃,相当热闹。他们家养了差不多一百只狗,这一百只狗,也自动的像主人一样,一定要等到所有的狗全部到齐了,才开始用食,这就是“一犬不至,群犬不食。”这种孝悌之风,也感动了他们家的狗群。假如你是他家的邻居,你看到这一幕又会如何?感动!感动之余要想想,我们自己若在家里吵吵闹闹,岂不连狗都不如!
如此之盛况,传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也很感动,立即免去了他家所有的徭役。
人的德行,真会感动狗!有些人说:“我不相信。”现代的人,都很难相信这些感应事例,为什么?他们都说:“我都没有感应,为什么它们有?”会说这种话的人,是没有认真去想一想自己的存心,与圣哲人的存心有什么不同。
(均据清代《渊鉴类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