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0年11月30日】
与小同修一向聚少离多,没能够时时看顾他的成长。这次回家发现他除了本来的淘气顽皮之外,增加了不少坏脾气。面对家人莫衷一是的说辞,我没有表态,想要亲眼看一看原因。和他相处一阵子后,心里感触颇多,却犹犹豫豫的没动笔。直到有天在想这事时,一个小小金轮光耀烁烁在眼前一闪即没,这才决心写出来与同修们交流分享。
一、孩子如镜
孩子不听话时或者屡次重复去犯同样的错误时,没有耐心的用呵斥恐吓、物质利诱,甚至用责骂拍打去纠正他,仅仅让他因为“不敢”“渴望”和“害怕”而暂时变得乖巧,能真正起到好的效果吗?肯定不会。可是有人就会因为自身的原因明知故犯,只去看孩子的“屡次”,而看不到自己的“屡次”。
“弟子:弟子从小随父母得法,现在已是青年弟子,想知道小弟子与老同修有什么区别。
师父:作为生命,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责任,都是一个个体生命,都代表着自己的生命群。年龄小的呢,是随着父母的,父母的修炼好坏都影响着孩子,特别是孩子也是依赖家里的那种。飞天学校的学生,甚至于神韵学生见习演员,表现的好坏都能看出家长的状态。独立性、独立很强的,自己有见解的,那个还不一样,那就基本上自己能够做主了。”(《二零一五年美国西部法会讲法》)
为什么不在使用这些带着魔性的方式之前冷静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了?心里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了?看孩子自私,是不是自己有私?看孩子顽劣不改,是不是自己有过不改呢?看孩子这不行、那不对、这差劲、那不好,是不是“不行”“不对”“差劲”“不好”的恰恰正是自己呢?全部家庭成员都能够各自归正好自己,孩子才能够变好。
二、身言相传
自己在孩子面前一向注意言行,但就算这样也是偶有失仪的时候。如果对言行并不重视,那又将是另一种后果。要么毫不顾忌当面大谈常人中的名利钱权和各种常人听闻,以此乱孩子清听;要么发怒嘶喊不顾神态,以此污孩子眼目;要么过度讲究吃穿和执着琐事杂务,以此养孩子口欲杂欲。或常问孩子和家里的谁最好,争锋攀比,或灌输家里谁对他付出最多,怀私挟报。以这些夹杂党文化的狭隘的方式怎么能够教育好孩子呢?
“长期不学法,长期带着党文化的那种思想状态、思想行为,那个行为对国外人来讲,你们意识不到,对他们来讲简直是非常厌恶。我就说这些事情,你们意识不到。”(《大法洪传二十五周年纽约法会讲法》)
试问一个人告诉孩子发脾气是错的,但是自己却乱发脾气、蝇营狗苟;告诉孩子要胸怀坦荡,但是自己却扭曲偏执、说话绕弯,那么孩子面对这样言行不一的实际表现要怎么学呢?
那些对孩子负面影响多的人,往往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经常贬低别人不如自己的人;而对孩子正面影响多的人,往往是那些谦逊平和的、默默做事不张扬的人。
三、影响与束缚
小同修爱讲自己编的故事,我发现他讲的小故事里常常充斥着负面描绘,后来渐渐明白了,一方面是因为接受了别人送的一些形象不好的玩具,在他玩的过程中被玩具影响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家人有时为了要他注意安全,多次说过社会上发生的暴力凄惨的事件案件。
有的家人经常对孩子讲“生活没钱不行”等类似的话,这让小同修对钱财物件变得看重,曾告诉我:你可以不回家,钱要拿回来给我买东西。
由于家人过度偏执于环境的整洁干净,我曾先是告诉小同修要考虑他人的辛苦付出,保持好家中各处的整洁。但过了段时间发现自己也被这种环境带着潜移默化的钻到了这里面,处处畏首畏尾,生怕不小心弄脏了什么。
于是调整心态,重新告诉小同修:凡事要有限度,为他人考虑的同时,也不要看见一点水渍、几根头发、一点渣滓就受不了,更不能找借口养成这种习惯。如果这一点儿细小东西心里也容不下,那又能容下什么呢?
孩子本身是天真顽皮、活泼好动的,因为各种各样心性的问题,往往家人容易用自己以为正确的观念去要求孩子符合自己的观念,而不是去符合法理。
告诉他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干,必须这么做,必须那么干,无形中给他造成一副枷锁,影响着他的成长。
“发火”“打压”“威逼”“引诱”“禁锢”这些人的方式,妄图去塑造一个理想中的孩子,而不是以法理去耐心的疏导启发孩子,更不以法理归正自己的言行,这行为本身就应该让同修警醒了。
四、相辅相成
小同修很小的时候几乎将整本《洪吟》背诵下来,来到修炼人的家庭,他也注定要成为大法小弟子。
我在提醒着自己别在自以为的实修中徘徊、要和小同修做对照的同时,也很感谢小同修给了我一个相互参照、相互成就的机会,在他的身上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因为有时小同修会提醒我“这不是真的你!”(疲惫困倦时)“发脾气不是修炼。”(说话语气不友善时)“你怎么还说呢?”(争辩人理时)
完成初稿的时候,小同修刚刚午睡醒来,他揉着惺忪的眼睛对我说:“我闻到了香味,不知道哪儿来的一股香味。”我想也许是他在鼓励我吧。
希望自己能偕同家人一起尽力带好小同修,少留遗憾,和同修们同勉吧。
个人认识有限、层次有限,有不符合法理的地方,敬请同修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