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国医张锡纯:敢用一味山药 起死回生(3)

刘如


【正见网2021年10月17日】

上次讲到的两个危急医案,张锡纯都是用大剂量的山药把人救活的,那么山药为何能大剂量使用而无毒害,疗效还这么神奇呢?我们先看《神农本草经》是如何论述的。先给出《本经》原文,然后详细解读。

《神农本草经》上品药记载:“薯蓣(山药的古称):气味甘、平,无毒。主伤中,补虚羸(羸:音léi,瘦弱之意),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这段话文字表面非常简单,但内涵很深。每个字都是经典的总结,看懂了它身居上品的秘密,才能用它,才能用活它。我们会发现,《本经》首先讲的就是山药“气味甘、平,无毒。”就这几个字,对于毫无中医常识的现代人来说,看似每个字都认识,其实质是什么简直就是一头雾水,因为这是整个传统医学医理涉及的空间层面不同造成的,这个道理不懂,就无法明白中医大夫用药的原理。还有一个,就是古语每个字都内涵很深,信息含量极大,用现代汉语来理解,就会变得非常狭隘表浅。就比如这个气味二字。绝对不能当成一个词理解,两个字各自独立,论述不同角度的药理。

中药药理,跟西医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中医用药涉及的是药物背后人眼看不到的存在于另外空间层次的无形的“气”,这个气,并非我们这个物质空间的空气,也不能理解为药物用鼻子闻出的气味,是不在同一层空间的颗粒更精微的能量物质。可称作宇宙中阴阳两种基本属性的元素在药物身上的体现,中医用一个气的概念来记载它,是要分阴阳寒热属性的,要用这个属性来入经脉治病的,是头等关键的药性。药的气因此在《本经》开始,就是首先要提及的,一般分成“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当然通常多只提寒热温凉四气,平性不提)。寒凉为阴性,温热为阳性,而平就是阴阳平衡,不寒不热,属性居中。这个是我们首先要明白的道理,否则,就会用现代西医的概念和现代汉语的语法来读,即使每个字看似认识,都会造成内涵的曲解。

那么这里很显然,平,这个字,就是指山药药性,气的阴阳寒热属性属于平和的中性,不会打破人体阴阳平衡。因为古老的中医认为,人体是小宇宙,其构成和运化原理跟自然界一样,是阴阳这个大宇宙的气机所化生的。因此人体病了,不管是何种因素造成的,其结果就是人体这个小宇宙阴阳失衡了。治病就是要调和人体的阴阳,把失衡的阴阳气机,重新恢复平衡,这就叫治理阴阳。所以,平性药物不容易打破人体阴阳气机而危害人体。当然后边紧跟着无毒二字,当然就是不含任何毒性的意思。所以剂量大也非常安全。不伤人体。

再来看“味”这个字,指的就是我们能感知的食物的味道了,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是舌头能感受到的“酸、苦、甘(甜味、淡味)、辛(辣味)、咸”这五种味道。中医也认为这是“木火土金水”这五行生化的地气表现,五种味道就是来自地化生的五气,同样具有阴阳属性,要归入经脉、脏腑来治病的。也是用药的关键属性。气平往往味甘,因为甘味五行属土,土性中平,当然也有特殊的,我们先不说,只看山药,就是如此,气平而味甘。

可见“气味甘、平,无毒。”就这几个字,就把山药作为药物,首先要了解的药性归纳出来了。一句话,可以放心用它治病。

好了,本文就先解读这句话,因为古文本就很难理解,还涉及到中医理论关于阴阳寒热五行气味等思维的概念,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涉及到了人眼看不到的空间维度的东西,信息含量比较大,因此我们一点一点地理解。山药药理读懂了,以后其他中药的药理,也就会看了,也就能懂得医生开药方用药的道理所在了。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