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2年12月19日】
唐代诗人王维晚年曾过着半隐居的生活,说他是一位隐士也是不为过的。王维曾在陕西山上隐居。还写了这首被后人传颂的诗《鹿柴》。全诗共二十个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首《鹿柴》中的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也就是诗人买的一处有栅栏围着的房子。这里的“空山”并非是真的空,而是在诗人的角度看不到其它人的意思。那“空山不见人”就是指的诗人在自己的院子里是看不到任何人的,整个房子几乎是隐形的。前段时间看过诗人隐居的位置地形,是有山谷的那种。而且是树木茂盛高大的。如果在半山腰的树林里面建房子,确实是看不到外面的,即使在几十米外有路通过或者有建的房子也是互相看不到的。“但闻人语响。”这句其实是告诉我们附近是有人的,房子的可能性不大,更应该是有路在下面通过。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大概的知道诗人的隐居之所,是建在一处下面有大路通过的山谷的斜坡之上的。
这两句也间接的告诉我们,诗人其实是半隐居的,并非是那种深山老林的隐居生活。因为诗人看不到外面的人,却可以听到声音的。也可以随时有路下山的。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转眼间就到了下午,夕阳西下,又回到森林,再一次照射到自己院子里的青苔之上。“青苔”其实是光照不足的表现,因为有树对光的遮挡,只能有微弱的光照射过来,才会出现青苔的。光照很足时是不会出现青苔的。
诗人没有写自己的具体生活,是因为他的一天本来就是简单的,甚至是单调的。早上或许听到的是樵夫上山打柴的人的声音,而自己几乎是没有声音的,因此在别人的眼里自己就是隐形的。诗人也曾身居高位,朋友也是颇多的,想完全放下身边的一切,进入深山也是不容易的。
其实想想,在这种有世间名利的考验下,能够超脱出来岂不是更值得珍惜和了不起的。特别是今天的大法弟子,不脱离世间的生活去修炼,还能够守住心性做好,才是更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