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3年07月23日】
今年的7月23日是24节气的第12个节气——大暑,标志着一年的节气已运转了一半。它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三伏”天之中伏,天热到了极点,是季节盛极而衰的分水岭。东汉刘熙的《释名》解释,“暑,煮也,如煮物也。
每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细分为“三候”,每候持续5天。大暑的第一候是腐草为萤。陆生的萤火虫在枯草上产卵,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为腐草所变。萤火虫有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等美丽的别名。溽热的夏夜,幽幽的萤光,是否带给你秋天的凉意。它的出现意味着凉爽的秋季离我们不远了。二候是土润溽暑。溽,湿也。大暑时节,阳气开始下走,压到地面,把土地里、河里的水都蒸发了上来,湿气升腾,人们像处在一个巨大的蒸笼里。如果你走在乡下的农田里,会闻到泥土的潮湿味,土地的湿润正适合农作物的成熟。三候是大雨时行。这时湿气积聚,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每一场大雨之后,暑湿都会悄然减弱一分,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因大暑期间的高温和潮湿,为防暑、祛湿,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吃仙草,喝消暑汤等习俗。广东民间传统的消暑饮食汤品有老冬瓜鲜荷叶汤。福建莆田人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山东地区这一天要“喝暑羊”,即羊肉汤。台湾地区则吃凤梨,一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另外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人们借此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