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广泛兴佛的时代 两晋与南北朝(十)

(公元265年---公元588年)
心缘


【正见网2004年08月29日】

文化篇: 绘画艺术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成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北方的石窟壁画,作者大多佚名;一是南方的人物、山水画,以东晋的顾恺之成就最高。

这一时期中国绘画开始显示了自己独立的审美价值和地位,画家也不再跻身于工匠之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出现了一批为后世崇奉的画坛宗师,如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还出现了一批有摹本流传的巨迹,如《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职贡图》,还为后世留下了一批有系统的画论,如顾恺之的《论画》、谢赫的《古画品录》、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等。

南朝谢赫提出的画评“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晋南北朝以后,中国绘画逐渐進入了高潮。

北朝的石窟绘画

佛教的广泛传播,使南北朝的一些信佛的皇帝或下令修建佛寺,或下令开凿石窟。佛寺、石窟中除了佛像的雕刻和雕塑外,还绘有矶啾诨??

是故与佛教有关的绘画,南朝画家多以木结构的寺院为创作中心,北朝画家则主要是以石窟佛寺为活动场所。至今传世的北朝绘画远远多于南朝,大多集中在甘肃、山西、新疆等地的石窟中。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木质不如石质易于保存。

敦煌莫高窟壁画

在北朝的石窟绘画中,以甘肃的敦煌莫高窟最为引人瞩目。在其现存的492个洞窟中,共有4.5万平方米的壁画。壁画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佛祖释迦牟尼出世前经历的佛本生故事,与佛出世成道后的说法场景。
佛本生故事内容丰富,有鹿王本生、萨垂那本生、须达拿本生等故事,宣扬佛家忍让、善良与因果报应思想。故事以连续的场面展开,从左右向中心发展,构思完整。画面厚重朴拙,线条粗放,有大片颜色的平涂,可看出受到汉墓壁画及印度阿旃陀壁画的双重影响。

说法图以佛祖为中心,周围听众云集,人物造型受西域艺术影响,腹腰突出,上身略向后倾,肉身呈S型,富有动感,而技法上则为中原线条风格,流畅有力,画风亦是中外兼具。

有的壁画上还画有伎乐飞天。画师仅以几条顺风飞舞的彩带,就将人物轻盈飘逸之姿酣畅的表现出来。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此外,在新疆的魏晋时期开凿的克孜尔千佛洞中,也存有大量的壁画。其壁画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菱格图案。每个菱格中画着不同的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供养故事和千佛故事,皆以单幅的形式表现一个完整的内容。这些菱格还含有佛教意义,莲瓣表示莲花,山为须弥山,树为菩提树,皆是佛家吉祥的象征。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人物,用曲铁盘丝描法与凹凸不平的染色法,线的韵律感强,人物脸呈椭圆形,勃子粗糙,胸体健壮,身体修长,手背圆肥,手心丰满而富有弹性,带有稚拙纯朴的美感,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审美观相吻合。

由于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富有装饰性,色彩绚丽,将有限的穹顶与窟壁开拓成一个大千世界,扩大了绘画艺术表现空间的层次和深度,而被后人誉为西域美术的奇葩。

龙门石窟壁画

洛阳龙门石窟中除了佛像外,还有众多的壁画。壁画上的仙女造型,或在流云中自由飞翔,或手捧果品凌空飞舞,或奉乐高歌,或布撒花雨,其姿态之轻盈,神情之优雅,令人叹为观止。

除石窟壁画外,北方的墓室壁画也很发达,如河南邓县南齐墓门彩画砖、河北的东魏茹茹邻和公主墓壁画、山西太原的北齐娄睿墓壁画等,而以嘉峪关魏晋间墓室壁画最为丰富。

在发掘的6座墓中共存壁画600余幅。内容包括农桑、畜牧、井饮、狩猎、林园、屯垦、营垒、疱厨、宴饮、奏乐、博奕等,从多方面真实、生动的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社会生活。

壁画是以每砖各成单位的小幅构图,与汉画分层排列的布局法有所不同。画工以大写意手法,粗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幅活泼感人的画面。色调热烈明快,单纯和谐,而且主题朴素,洋溢着生活情感。这些壁画说明河西地区的传统壁画艺术,在北朝佛教壁画兴盛之前,就有了成熟的面貌。

南朝绘画

南方的绘画名家辈出,其中成就最高的是东晋的顾恺之。他既善画人物,又善画山水。现存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相传是后人摹写的,但也保存了真迹的遗风。

*奠定后世山水画基础的宗炳

魏晋时期,一些士大夫不满时政,避隐山林,尤其晋室南渡后,江南秀美的山水也吸引了众多的文人,模山范水成为画家抒发自己思想与情趣的一种方式。戴逵、顾恺之等均作过山水画。但山水画真正脱离人物背景而独立出来,则从南朝刘宋时期的专业山水画家宗炳开始。
宗炳一生隐居不仕,酷爱自然,游踪遍及江南湘鄂名山大川。晚年将生平所见名胜绘于壁上,作为“卧游”,仿佛置身大自然中,怡然自得。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画山水以“澄怀观道”、“畅神怡身”为宗旨,即通过对天地自然的描绘和欣赏,来领悟超脱无争之道,抒发精神追求,怡娱身心。这样也将儒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道家“游心物外”思想合而为一。他的看法奠定了日后山水画向“虚”、“静”、“无争”、“游目骋怀”的方向发展。

画坛“痴人”顾恺之

顾恺之(346年―407年),东晋著名画家和文学家,他以“画绝、才绝、痴绝”而驰名于世。最为出名的是他的人物画。

顾恺之主张画人物要有传神之妙,而其关键在于眼中。因此他一反汉魏古拙之风,专重传神,点睛最妙。年青时他曾为建业(今江苏南京)瓦棺寺作维摩诘像壁画,当众点睛,观者如云,施舍钱财顷刻超过百万,从此他的名声远扬四方。

顾恺之作的人物画,善于用紧劲连绵、循环不断的笔法,洒脱飘逸;并通过人物面部的复杂表情,来隐现其内心的丰富情感;衣服线条流畅而飘举,优美生动。此外,他还善于描绘风景,所作树木、山峦,布置有致。晚年笔法更加成熟,似拙胜巧,傅以浓色,微加点缀,不作晕饰,而神气飘然,有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南朝陆探微、唐代吴道子等皆临摹过他的画迹。

现今传世的顾恺之作品摹本有歌颂曹植与甄氏爱情的《洛神赋图》,和劝诫妇女德行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

其他画家

南北朝时,绘画有了较高的发展,并且绘画更为普及。除文人参与绘画外,一些皇帝也加入了画家的行列。南朝梁元帝萧绎(约508年―55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帝画家。

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聪慧好学,自幼爱作书画。当时南朝与各国友好相处,来朝贡的使臣不绝于途。萧绎据其所见作《职贡图》,描绘滑国、波斯、百济等十二国使臣像,而且撰文讲述各国风情,以记其事。原图不存,现有宋人摹本藏于南京博物院。

这幅纵27.2厘米,横200.7厘米的图上,使臣穿着各式民族服装,拱手而立。从他们风尘仆仆的脸上,流露出来到南朝朝贡时既严肃又欣喜的表情,同时也传达不同地域和民族使者的不同面貌和气质;脸型肤色,各具特点。

此图线条以高古游丝描为主,间以兰叶描,简练遒劲,并分层次加以晕染,形象准确生动,富有装饰性。

魏晋间“竹林七贤”以放荡不羁、不与统治者合作而闻名。1961年在南京地区的南朝墓室中出土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图中的荣启期是春秋时代的名士,他与七贤有共同之处,故被画在一起。
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室的画像由200多块墓砖组成,人物形象皆作线雕而凸现在画面上。南壁为嵇、阮、山、王四人,北壁为向、刘、阮、荣四人,人物之间以银杏、垂柳、松槐相隔。八人均席地而坐,但各以一种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的姿态来表现,有的抚琴啸歌,有的颔首倾听,有的高谈玄理,有的舞弄如意,人人宽衣博带,孤傲高雅;崇尚老庄之情,追求个性之心,溢于画面。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画像砖上得到充分的表现。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历史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