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炼心篇:心何足?意未宁?

了缘


【正见网2024年05月20日】

太白金星领着美猴王,到于凌霄殿外,直接进入来到御前奏道妖仙到了。

玉帝垂帘问曰:哪个是妖仙?悟空才躬身答应道:老孙便是。这态度于猴王而言已经是很客气了,毕竟人家玉帝乃乾坤主宰,对惹事的猴子愿意主动善解,天道为善,方是融合万物的契机,给机会就得接着,得见好就收不是。再说老孙也知理亏,打乱地府秩序,私划名讳,跳出轮回,还得玉帝给擦屁股善后。占了长生的便宜,玉帝没追究就等于承认了既成事实,就凭这一点也值得猴王服软。

是以玉帝明明看见太白金星领悟空进来,还故意问哪个是妖仙,先给个软钉子,叫你自己亲口承认是妖仙。虽也带个仙字,但前面加个妖字就尴尬了。仙界也以人身为尊,妖仙大多是坐骑,地位不高,没啥前途。玉帝这么做是在试水,看看悟空的态度,在思量给个什么官做。悟空躬身应下并不是看轻自己,而是对天庭善意的回敬。本来就是妖身嘛,但是都知道和说在明面上,特别是大庭广众之下自己坦然的说出来,就是两回事了,有点折辱人的意思在里面。悟空这么高傲的猴,此时也低头,不卑不亢的态度也表明了诚心接受招安,毕竟两好搁一好,才是真的好。双方都有向好处做的意向,才能善解冤怨,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就这样仙卿们还都大惊失色,斥责悟空不拜伏参见,连该死了的虎狼之词都用上了。真是小题大做,想用权势威胁也不看看对象是谁,要守规矩猴王也来不到玉帝面前,惹急了哪个能降得住。还是玉帝心中有数,知道恩威并施,传旨道:那孙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礼,且姑恕罪。猴王却才朝上唱个大喏,算是谢恩。

玉帝又宣召查看官职,肥缺哪有空闲的位置,就挑了个没人惦记的位置,弼马温的官给悟空。悟空初来乍到啥也不懂,只以为带个官字就都差不多大小了,谢了恩就欢欢喜喜去上任了。汇聚了手下监丞,大小官员等。查明御马监事物,接管了上千匹天马,个个宝马良驹,千金难求,瞧着就喜欢的不得了。于是那精神劲就上来了,精心喂养,草料给足,昼夜不睡,滋养马匹。白日里拉出去奔驰万里,夜间亦不叫马儿睡觉,睡觉耽误吃草,吃多了好长膘。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养的肉肥膘满。

不觉得半月有余,一朝闲暇,众监官都安排酒席,一则与他接风,二则与他贺喜。欢饮间悟空才想起问自己这是个多大个官?众人含糊其辞饶了几圈才道明,是个未入流的官。悟空这才恍然,这个弼马温虽带个官字,却是个没品的不入流的末等官,说白了就是个养马的,养好了只落得个好字,养不好还要受罚追责。真是气死猴了,被哄上天来,只是替他养马,和仆役差不多待遇,这般藐视老孙!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随即一气之下掀了桌子,掏出金箍棒,一路打出南天门,撂挑子不干了。

本来猴王在人间称大王,一根金箍棒威慑四方,引得各路妖王来拜,收了无数小弟,心也养的大了。桀骜不驯的闯了些祸,没有被追责,还受到上天礼遇,内心也是略微有点感动的。谁知现实与期望值落差那么大,在地为王,上天为仆,当老孙闲的没事做啊!再说了以悟空的实力,玉帝那位子,自己认,他是玉帝,不认,那御桌也不是掀不得的,那位置自己想要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的。

其实具备跟玉帝掀桌子能力的悟空,对玉帝是没有多少敬畏之心的,之所以有反骨是因为玉帝的能量场不足以震慑猴王。此时的悟空崇尚力量,强者为尊的观念很强,满脑子都是肌肉,对于没多少威胁感的玉帝就不怎么尊重了。应招上来也只是处于对天庭的好奇心,口头上服个软只是面子情,实际上是口服心不服,也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花架子。

天庭拿个不入流的弼马温来应付悟空,明着给官实则是想把猴子圈养在天上,对于一只来路不明,本事很大,还会惹事的猴子,老这么野着还不知道要闯多少祸,给个小官,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放心些。可悟空不这么想,自己本事多大,天不知道,我知道啊!给个芝麻绿豆官,与自己的能力不匹配啊!心何足?就是后来悟空自称齐天大圣,老天降拿不住,又再次被招安,给了个管蟠桃园的活儿,也未满意,又闹了个监守自盗,这次闯的祸太大,兜不住了,索性就反了天了。

此时悟空还未觉察,这一切的安排是天意如此,所谓心猿意马,就悟空这灵动的性子就是玉帝把位置让给他,他都坐不住。不是没资格,而是性子太过跳脱,收不住心,听菩提祖师讲道都能手舞足蹈,根本坐不住。要他端着上位者的架子正襟危坐,好保持威严肃穆的形象,是装不了几分钟的。不用别人勾他,自己就破防,总不能满殿的文武仙卿对着上窜下跳猴子上奏,来商讨天下大事吧!保准一准都给带歪。

所以要悟空去养马。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意有多深远,智慧就能拓宽到那里去。修炼人心通意和,正念就会强大无比,足以调动宇宙能量正法,说心想事成也不为过。在法中开创新宇宙都会随意所用,心随意转,念由心生。想要心意通达,正念发出去没有间隔,毫无阻碍,直达目地,就要心猿去养自己的意。把自己的意养的足够强大,互相融合,收放自如,才能心神合一。

天意要悟空去牧马就是锻炼自己的意,能够与心相合收放自如,所以悟空任职后,干劲十足,昼夜不息督促意马茁壮成长,养出了最强的意。因为心是意的能量支撑,意是心的翅膀,毫无间隔的去执行心的愿望,这就是修炼人强大坚韧的心志,是正法必成的保障。就如悟空的筋斗云,一个跟头翻出去十万八千里,心一动,念头(意)就如天马行空般的奔去了。由心意而发的正念无处不在,拥有可以随意调动宇宙能量的佛法神通,荡尽妖邪只在一念间,邪恶凭什么能阻挡正法弟子精進的步伐?

大法弟子的正念也是宇宙法则的意志,念一出力可劈山。以前我常在文章中提起要心系众生,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众生,念头才会涵盖所有众生,这样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能保持在正念中。都知道这世上最不忍直视的是人心,人心狭隘的只装得下有情人,和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人,都是牵动欲望的人。而且人心善变,就心里所剩不多的几个人,也时常互相伤害。所以常人的世界是物质的,由欲望引领,人心是善变的,情是消耗品,幸福更是易耗品,没有什么是长久的存在,一生都在患得患失中挣扎。心里有缺失,总是空着一块,人才会怕孤独,寂寞。需要不断的寻求别人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成为等爱的人,等来了喜一场,悲一场。等不来空虚一生,不知人生意义为何?

人人都在向外求,求别人的给予,来满足内心的空虚。世人都想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利益,都这么想,这么做,世上哪有真心待人。所谓名利情仇,不过逢场作戏罢了。这么看,人生不过是一场掠夺赛,凡事利益最大化,心机多,掠夺的就多。须不知得来的虚情假意,怎能满足精神的空虚,心难足,意未平,得来不如伤害多。这就是心不达意的缺失,心总不满足,意才难平,却不知缺失的到底是什么。岂不知向外求,心是永远填不满的,只有向内找才知心的缺失是什么。是来世的夙愿,是千万年的等待,是无量众生的期盼,是履行使命的责任。身负使命而来的人,心里空的那块,缺的是众生,是物欲不可替代的众生。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此,得正法,修正道,向内找,向内修,将众生得救的希望兑现了,收在心中。才能将内心的缺失填满,将自己的本来面目找回来,逐渐找回丢失的自己,方得圆满。

而圆满世界里的王,不是光杆司令,众生是丰富王世界的组成部分,也是王的意志和能力的体现,慈悲众生是一个王的基本素养。所以我们内心缺失的是众生,一个下世转生的王,丢掉的是自己的世界,和无量托付生命的众生,一个空了的世界,不能靠物质来充实,因为物质带来的只有欲望,会让自己迷失的更深。只有把丢失的众生一个个找回来,才能填满那无边无际的空虚感,来充实自己的世界。

所以时时刻刻心系众生,就是对众生最大的慈悲,心里装着众生的时候,心念才会时时刻刻的衔接着众生,把最大的慈悲传递给众生。所以要对众生心门大开,那里面有众生的位置,坐满了才算完成使命,内心世界终究会成为我们的宇宙,大法修炼中开创出的新宇宙。毫无保留的对众生敞开救赎,在另外空间里帮众生铲除障碍,觉醒本性。另外空间的因果捋顺了,表现在这个空间的人,思想业少了才能听进真相,容易唤醒觉知,达成救人的愿望。看看慈悲二字,都有个心字拖着,无非人心,善念滋养,拔出其苦,从而开智开慧,只为时刻衔接众生的心意达成。

从师父讲出正念除恶的法来,我们的三件事就是双管齐下了,这个空间做的项目已经遍地开花了。而另外空间的正念清理也不能忽视,我不是说要时时刻刻盘上腿发正念,而是在衣食住行的日常中,在学法炼功时心里想着众生,带着众生,只要心念起,念头就会去执行我们的愿望。何况师父给下的功的机制,会自动清理净化,能量场覆盖面内的一切生命物质。心想事成,关键在个想字,主动去做,加持净化的机制,和被动应付天差地别,发愿的力度大,神迹立显,愿力不够连邪恶的阻力都冲破不了,只能应付了事,糊弄自己。

何况人的思想太过复杂,背后的因素多的超出想象,就是炼功时思想业也不断的往外冒,干扰入静。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脑子里也不会闲着,什么乱七八糟的念头都有。我是说与其叫这些思想业乱冒来污染我们的场,不如保持慈悲众生的一念。反正你不想着众生也会想别的,脑子不会空,甚至被环境带动的去想些乱七八糟的牵引欲望,回到常人状态,一时忘了自己是修炼人,这就跌份了。

那不如学会打理自己的念头,让慈悲的愿力成为常态,这就是保持在正念的状态里了。思想跑偏的时候,满眼里看到的是众生,那你好意思动邪念。就像医生秉着一颗救死扶伤的心,看在眼里的只有健康人和病人,没有男女的分别心,就屏蔽了很多欲念。

修炼人,心怀慈悲,秉着救人的愿望,看在眼里的都是众生。日常生活中只有常人和修炼人之别,没有其他分别心,时刻保持满满的正念,屏蔽了无数麻烦不说,还把慈悲落实到底,讲真相的契机就会送到面前来。真做到了,是不是就体会到溶于法中的境界了?真能做到时刻溶于法中,那圆满还会远吗?

我不会细说自己开悟的体会,你自己去悟。一样米养百样人,同理一部法可修出亿万条路来。每个弟子都要走出自己的路,修出自己的东西来,不可效仿,只能在实修中,自己去验证自己所得的法。交流时我最不愿意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听你的。别介,咱们都听师父的,听我的做好了,我不稀罕那点子威德,做不好我可不想沾染因果,我自己的处理起来都嫌麻烦。有的弟子觉得自己悟性一般般,就想着跟着悟性好的,带着自己修,修炼还能搭个顺风车啊!就算你在别人的帮助下悟上来了,也只算打个擦边球的勉强过关,没多少威德。听我的,我只能说概不负责,学人不学法,方向就不对,还是人心,跟着人心走,能走哪去,旧势力会叫你知道。

整体配合中,有同修悟性好,能在法上认识法,还能结合在实修中,展现法的威力,做好证实法的项目,别人也愿意配合。表面上看是听负责人的,实际上还是听师父的,负责人言行不在法上,你会听吗?盲从不是修炼,是愚蠢。同修正悟的东西,符合法的,可以配合,可以借鉴,但不能去依赖,去崇拜,从而把人当成榜样,失去辨别能力。

别忘了师父给的整体环境是让我们找出差距,比学比修的。整体配合好没有错,但凡事以法来衡量,人人心里的这杆秤是智慧,开智开慧是用来识别的。不仅要识别别人,更主要的是识别自己的内心,看清自己,差在哪里,就在哪里纠错。

差距其实就是对比出的人心,不信你找找看,不如人的地方就是执着的根源。

写到这里我突然悟到,心是我们将来修出来的新宇宙,众生是充实到宇宙的丰富多彩的内容。正念可以调动我们修好一面的能量,也就是正神的慈悲来正法。那么我们在法理中层层构建的思想,开智开慧修出来的智慧,应该就是新宇宙的特性了,也就是自己修出来的东西。还有师父讲过三位一体的法,真神,真身,思想。再高到了无形的神的状态就只剩下思想了。

我的理解是在一定的宇宙层面,我们圆满世界的组成部分,是真神,真身,思想。而无形的神,世界的组成部分就是思想。

那我们今天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就至关重要了,一思一念都关乎将来世界的构架,你还敢胡思乱想吗?学法时归正一思一念,做好三件事是实践一思一念的威德,行神迹。那日常生活呢?不是叫我们回归常人状态,享受生活的。而是应该在体验常人生活中感悟法理,找到开悟的契机,思考法的内涵。所以呢,生活是用来思考的,构架新世界的特性,开创更美好世界的,神的思维模式。

以上是个人体悟,刚悟到也就摸到点边角,还有待在实践中验证,写出来只是提供个新的思路。没啥大不了的,或许别人悟的更玄妙,只是没写出来。个人有个人的缘法,谁悟谁得,能得到多少全在法中,切记一切用法来衡量。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