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4年12月24日】
名著《西游记》的读者都十分熟悉唐僧师徒在通天河所经历的那一难:唐僧一行“晓行夜住,渴饮饥餐,不觉的春尽夏残,又是秋光天气。” 戴月披星,餐风宿水赶路,不成想被“千层汹浪滚,万迭峻波颠”的八百里通天河挡住。
天色已晚,唐僧一行借宿陈家庄,才知通天河中有一个灵感大王,虽然“威灵千里祐黎民。年年庄上施甘露,岁岁村中落庆云”,但却要庄户年年供献童男童女之事,于是孙悟空和猪八戒假变童男童女,打跑了灵感大王。那灵感大王本是南海观音菩萨那里莲池中养大的一尾金鱼,“每日浮头听经,修成手段”。“不知是那一日,海潮泛涨,走到此间” ,夺走了水下老鼋的水鼋之第。
却说那金鱼精逃回后,为了捉住唐僧,吃唐僧肉延寿长生 ,连夜踏长空兴风作雪,结冷凝冻成冰作法,“起一阵寒风,下一阵大雪,把通天河尽皆冻结。” “但见:景值三秋,风光如腊。苍松结玉蕊,衰柳挂银花。阶下玉苔堆粉屑,窗前翠竹吐琼芽。”。那妖怪便“引众精在于冰下。等候多时,只听得马蹄响处,他在底下弄个神通,滑喇的迸开冰冻,”捉住了唐僧。
说到这里,不禁要问:未曾捉住妖怪,唐僧一行怎的就兀自离去了?那妖怪回头再来吃童男童女如何是好?只是那唐僧心中焦虑,自别了唐王之后, “今已七八个年头,还未见佛面”。因这取经的圣念,就少了些解救陈家庄生民的为他之念。说来还是有漏啊。取经的路为什么不能腾云驾雾飞过去,而是要一步一步走过去?实际上就是要从魔难中一点一滴的修出来。取经不是世间的一项单纯的搬运任务,若无一步步的修炼中修去人念和执著后的境界提升,也就是心念的纯净和纯正,那是很难通过灵山仙凡之隔的凌云渡的 。
由于孙悟空不擅长水下的功夫,所以便让猪八戒和沙僧去水下挑战,把那妖怪引出水面。“那孙大圣在东岸上,眼不转睛,只望着河边水势,忽然见波浪翻腾,喊声号吼,八戒先跳上岸道:“来了!来了!”沙僧也到岸边道:“来了!来了!”那妖邪随后叫:“那里走!”才出头,被行者喝道:“看棍!”那妖邪闪身躲过,使铜锤急架相还。一个在河边涌浪,一个在岸上施威。搭上手未经三合,那妖遮架不住,打个花,又淬于水里,遂此风平浪息。”那妖怪知道孙悟空的厉害,此后便紧闭宅门,再不出战。由此亦可看出,孙悟空对待妖怪的话语就是一种外形用力的解决方式: “看棍!”一概打杀。这也是所处境界使然,除妖是“绝对” 的正确,那么在更高的境界又会如何处理呢?
《西游记》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中讲述了孙悟空前往南海向观音菩萨求助的过程:“好大圣,急纵祥光,躲离河口,径赴南海。那里消半个时辰,早望见落伽山不远,低下云头,径至普陀崖上。 ……行者性急,那里等得,急纵身往里便走。……拽步入深林,睁眼偷觑着。远观救苦尊,盘坐衬残箬箬(ruò)。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悟空从林中退出,心中疑惑: “菩萨今日又重置家事哩,怎么不坐莲台,不妆饰,不喜欢,在林里削篾做甚?” 等了不多时,只见菩萨手提一个紫竹篮儿出林道:“悟空,我与你救唐僧去来。”
孙悟空跟随观音菩萨纵祥云腾空而去,顷刻间,到了通天河界,“菩萨即解下一根束袄的丝绦,将篮儿拴定,提着丝绦,半踏云彩,抛在河中,往上溜头扯着,口念颂子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念了七遍,提起篮儿,但见那篮里亮灼灼一尾金鱼,还斩眼动鳞。”收了金鱼精之后,“八戒与沙僧,分开水道,径往那水鼋之第找寻师父。原来那里边水怪鱼精,尽皆死烂。”
为了收伏金鱼精,观音菩萨未曾梳妆,运用神功编织一个紫竹篮儿,这是为什么呢?观音菩萨没有宝相庄严的坐于莲台之上,孙悟空也感到十分不解。由此想到,在传统文化中有这样一个典故:脱簪待罪。
据西汉刘向著《列女传》(卷二)载:宣姜后者,齐侯之女也。贤而有德,事非礼不言,行非礼不动。宣王尝早卧晏起,后夫人不出房。姜后脱簪珥,待罪于永巷,使其傅母通言于王曰:“妾不才,妾之淫心见矣,至使君王失礼而晏朝,以见君王乐色而忘德也。夫苟乐色,必好奢穷欲,乱之所兴也。原乱之兴,从婢子起。敢请婢子之罪。”王曰:“寡人不德,实自生过,非夫人之罪也。”遂复姜后而勤于政事。早朝晏退,卒成中兴之名。”
从修炼的角度看,金鱼成精从莲池逃出,那是心性有漏的一种相。金鱼精祸乱世间九年,不知吃了多少童男童女,谁之漏?收伏金鱼精只是外形上的表现,而更重要的是在心性方面修出来,那才是真正的提高,也是彻底清除外在之相的根本。相的出现恰恰就是为了照见心性之漏。
此外,观音菩萨念了七遍:“死的去,活的住!”那些水怪鱼精都死了;而金鱼收入篮子中却还活着。这是由于这尾金鱼是听过佛经,得了灵气的,去除了精怪部分之后就带回去了。这也是孙悟空的金箍棒打不死它的原因。紫竹篮构成了两重空间的法器,能够活下来的方可进入到篮子中。死活的筛选和分别是由法来衡量,不是按照个人的主观愿望角度去打杀或是如何。
在这末后之末的“荡荡天门万古开”的宇宙正法时期,何尝不是如此,时时处处都有对修炼者心性的考验,同时修炼者的心性又影响着世间的晴雨烟云。“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