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中国文化的又一辉煌时期 宋朝(十)

(公元960年--1279年)
心缘


【正见网2004年11月04日】

音乐和服饰篇

音乐

宋和金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重要标志,比隋唐音乐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随着都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游艺场“瓦舍”、“勾栏”应运而生。在“瓦舍”、“勾栏”中人们可以听到叫声、嘌唱、小唱、唱赚等艺术歌曲的演唱;也可以看到说唱类音乐种类崖词、陶真、鼓子词、诸宫调,以及杂剧、院本的表演。

这当中唱赚中的缠令、缠达两种曲式结构对后世戏曲以及器乐的曲式结构有着一定的影响。而鼓子词则影响到后世的说唱音乐鼓词。

在金统治区域内流行的是以讲唱为主的一种戏曲,叫诸宫调。其中歌唱占了较重的分量。诸宫调可以说是唐末说唱文学的总汇,它不只用同一宫调中许多不同的曲调组成套数,而且许多不同宫调、套数编缀成一个长篇故事。

此外,在隋唐曲子词的基础上,宋代词调音乐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种长短句的歌唱文学体裁可以分为引、慢、近、拍、令等等词牌形式。在填词的手法上已经有了“摊破”、“减字”、“偷声”等。南宋姜夔是既会作词,又能依词度曲的著名词家、音乐家。他有十七首自度曲和一首减字谱的琴歌《古怨》传世。这些作品多表达了作者关怀祖国人民的心情,描绘出清幽悲凉的意境,如《扬州慢》、《鬲溪梅令》、《杏花天影》等等。

宋代的古琴音乐以郭楚望的代表作《潇湘水云》开古琴流派之先河。作品表现了作者爱恋祖国山河的意趣。

在弓弦乐器的发展长河中,宋代出现了“马尾胡琴”的记载。在乐学理论上,宋代出现了燕乐音阶的记载。同时,早期的工尺谱谱式也在张炎《词源》和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出现。近代通行的一种工尺谱直接导源于此时。

宋代还是我国戏曲趋于成熟的时代。它的标志是南宋时南戏的出现。南戏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其音乐丰富而自然。最初时一些民间小调,演唱时可以不受宫调的限制。后来发展为曲牌体戏曲音乐时,还出现了组织不同曲牌的若干乐句构成一种新曲牌的“集曲”形式。南戏在演唱形式上已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传世的三种南戏剧本《张协状元》等见于《永乐大曲》。

服饰

宋朝汉族男子服饰服沿袭了唐代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圆领式样,相比唐朝,宋朝男服袖口变的宽大。

宋朝汉族女服分三种:一为自皇后、贵妃至各级命妇所用的“公服”,一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称“礼服”;一为日常所用的常服,基本式样有两种:大襟右衽交领和对襟。宋代官家服饰普遍十分奢侈,民家着装也很讲究。不但衣料选择考究,而且梳妆也很特别,有的扎发垂肩,有的云光巧额鬓撑金凤,贫者还有用剪纸装饰头发,身上抹香,足履绣花等。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历史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