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4年12月13日】
张咏,字复之,自号乖崖,山东鄄城人。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清廉正直颇有政声 ,死后被谥“忠定”。所以他也被人称为张忠定。创于北宋太宗赵炅淳化年间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就是张咏镇守四川时发明的。这里要讲的是张咏少年时拜见睡仙陈抟的故事,载于沈括的《梦溪笔谈》。
张咏少年时,到华山去拜见陈图南(陈抟),见面后,就想在华山隐居。陈抟说:“他人即不可知。如果你真想这么做的话,那我定当把华山的一半分给你。然而你将来是要做官的,不能做隐士。这种情形就象失火的人家正急着等你去救火一样,你难道会置之不理吗?”于是赠了一首诗给他,诗云:“自吴入蜀是寻常,歌舞筵中救火忙。乞得金陵养闲散,亦须多谢鬓边疮。”当时张咏不知诗中所言。
后来他镇守益州、杭州。晚年时脑后生恶疮,久治不愈,于是自请调到金陵,均如诗所言。
另一则关于他的故事也是记载在《梦溪笔谈》中。
张咏在四川时,与一僧人要好。等到他要离开四川时,对此僧说:“君当送我至鹿头,有事奉托。”僧人依其言去了鹿头关。分别时,张咏给了他一封封了口的信,说:“请好好收藏,等到乙卯年七月二十六日,去见官,当众拆开它。万万不可私自开启。如果没等到时日时私自打开,必有大祸。”
僧人珍藏着那封信,直到大中祥符七年,岁乙卯。当时凌待郎带兵在蜀,僧人就持着这封书信到凌待郎的府上造访,向凌待郎呈上张咏的信。那位僧人也是有道者,凌待郎相信他所言,召集下官们一起把信打开,信上是张咏的自画像。其上有其手题:“咏当血食于此。”
过了几日,京师有报,说张咏七月二十六日逝世。凌待郎在成都为他建庙。
在《宋史・列传五十二》中,也有关于预知他逝世的记载。
张咏与青州的傅霖是小时候的同学。傅霖隐居起来了,不愿做官。张咏为官显赫后,曾求傅霖三十年而不得,这一次他亲自来求见张咏。
下官告诉张咏,傅霖求见,被张咏斥责道:“傅先生是天下贤士,我都不能与其为友,你又是什么人,胆敢提他的名!”傅霖笑道:“与你相别已数十年,还记得世间有个傅霖?”张咏问:“昔日你为何隐居,今日又为何复出?”傅霖答道:“你很快就要去了,我来相告于子你。”张咏说:“咏亦自知之。”第二天傅霖别去。
一个月后,张咏逝世,年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