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魂兮:黄河流域生态的恶化(三)

─河套水荒 水土流失
林兰 整理


【正见网2005年12月06日】

河套水荒

河套是黄河中上游两岸的平原、高原地区,因农业灌溉发达,又称河套灌区。俗话说,天下黄河富宁夏,内蒙河套在其中。河套地区土壤肥沃,灌溉系统发达,适于种植小麦、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作物,一向是西北最主要的农业区。

河套地区是指黄河“几”字弯和其周边流域,在清代属鄂尔多斯诸旗,因其地历代均以水草丰美著称,故有民谚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至民国为绥远省,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首府东胜市,生态环境大不如前,境内许多地方已近荒漠或半荒漠状态。

而且黄河上中游持续干旱,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枯水形势。宁蒙河套灌区千百年来自流排灌,取水便利,生活耕作在这里的农民从未因农田缺水而犯愁。最近几年来黄河上游生态退化加剧,导致干旱少雨,天然来水持续减少,据水文气象部门测定,近期黄河上游主流和支流来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最多达到50%,致使三四月份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无水可蓄,给四五月份宁蒙灌区春灌大量用水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并且河套地区原有的优势遭到极大的破坏。阴山北部广大的平坦地区,沙漠化严重;南面的黄河泥沙含量增多且水量不足。生态环境变得异常脆弱,使得昔日“外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野兽出没”的河套一去不复返了,成了沙尘暴频繁的地区。

水土流失

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最严重是黄土高原。据有关资料显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0.9%,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而1500多年前的黄河中游也曾“临广泽而带清流”,森林茂密,群羊塞道。正是人类掠夺性的开发掠去了植被,带来了风沙,使水土流失把黄土高原刻画得满目疮痍。

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威胁黄河防洪安全。该区多年平均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4亿吨沉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 8-10厘米。目前,黄河河床平均高出地面4-6米,其中河南开封市黄河河床则高出市区13米,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直接威胁着下游两岸民众生命安全。

恶化了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植被,恶化了生态环境,加剧了土地和小气候的干旱程度以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发生。据甘肃省18个县连续44年的资料,旱年或大旱年17年,占38.6%,其它灾害年份19年,占43.2%。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大范围的地表裸露,形成沙漠, 一遇大风,沙尘四起,形成沙尘暴。历史上,由于地表植被破坏,形成沙漠,造成陕西北部的榆林城三次被迫搬迁。黄河壶口区上游不远的地方,几十年前还是一个很大很繁荣的码头。现在,河道因为水量太少,泥沙太多,早已经不能行船,码头往日的繁荣只残留在上辈人的记忆之中。再加上近几年两岸的降水太少,附近的村民甚至颗粒无收,生活越来越困难,没有办法,周围的村民只有搬走,去找有水的地方开荒地,图生存。

参考资料

黄河生态警示录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