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传灯 礼乐文化展神韵

晓拂


【正见网2006年01月30日】

“天行健,苍宇深,觉者一念造乾坤。天行健,云水分,神州大地出混沌。灿烂文明自天来,礼乐文化展神韵。重德行善敬圣贤,浩瀚江山有忠魂。修心养性知天命,四海传灯奏洪音。”

这是新唐人新年晚会的《神州传灯》开场节目的歌词。笔者观后感动不已,更激发起对神的敬仰。神传文化是这台晚会的主题,大型舞蹈《神州传灯》的内容及主题歌词都恰当地起了点题作用。笔者为此走访了该舞的编导陈碧娟女士和词曲作者丽莎女士。

舞蹈展现灯中的故事

陈碧娟女士毕业于北京戏剧学院舞蹈系。后去华南歌舞团做主要演员,再到广东省舞蹈学院教书多年并任编导。来美后曾任采风舞蹈团编导并在社区、学校、教专业和业余舞蹈学生。她精通中国古典舞,不但有舞刀,弄枪,耍剑之能,且有中国国画之功底。她编的舞蹈包括使用的服装,道具多带有强烈的中国古典,民族民间色彩。

陈女士说:舞蹈是视觉的艺术,是用动的形象表达内容。每一位优秀的舞蹈艺术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舞蹈有多种形式,有古代、现代、宫廷和民间的。不同民族还有不同的舞。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的希望和向往。每一支舞都有其特殊的情绪,有其要表达的内涵。

这一支舞就是要通过灯讲一个故事,讲一个神传文化的故事。中国传统文化中过年总是与灯联系在一起的。灯里有很多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走马灯等。这个节目赋予灯以古老的新意义,也让观众认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

舞蹈以光开始,一条光龙向观众拜年,通过舞龙舞狮和灯营造出过年的气氛。这支舞中有很多看似佛打手印的舞蹈动作。陈女士说,佛与道都有基本的形象和动作,有他们基本的生活依据。神传文化,深入下去有很多的东西可以挖掘。编舞时,想到了很多,如甲骨文、仓颉造字、洛书河图、六艺、男耕女织等等,限于时间,只提炼了一部分舞蹈语言来表达神传佛道文化。

《神州传灯》的音乐与歌词是由丽莎女士创作的。她六岁始学音乐,后成为专业琵琶演奏员、作曲及音乐研究家。她在就学于中国音乐学院的四年中,完成了作曲、音乐文学、民族音乐学三个专修班的学业。后来,她又荣获了英国牛津大学的硕士和博士的奖学金,深造了音乐人类学。她同时还在莱丁大学学习了电脑作曲专业。

多年的横跨不同专业的学习和工作,使她的作品构思具有宽广的视野和理论深度。她曾为多张唱片、电视电影做过音乐。第一,二届新唐人全球华人新年晚会中的《大唐神韵》,《万古天门开》,《佛光普照》,《八仙过海》,《寻道》,《清风雅袖》,《金鸡报晓》等音乐都是她创作的。

丽莎说神州是神造的,神州的文化是神传的。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的社会是半神的社会,文化是半神的文化。天人合一,人神感应,敬天知命等就成为这种社会形态的思想基础。赞颂神,敬神祭天,重德行善,修心养性等就成为神传文化的重要内容。《神州传灯》要表现的主题就是神州的文化是神传给世人的,而神传文化的核心是以佛道两家为主的修炼文化。因为修炼是唯一的能够使人与神感应,返归本性的途径。《神州传灯》的歌词也是为了突出这个主题而做的。灯象征光明,传代表神传,《神州传灯》的意思是神把天上的光明传给神造的大地。

和《万古天门开》一样,《神州传灯》也采用了以“雅乐”七声音阶为基础的敦煌音乐风格,只不过比其更靠近敦煌风格。丽莎对敦煌音乐风格似有偏爱,在今年晚会中的《仙笛》舞蹈音乐中,她也使用了这种风格。她说,敦煌音乐风格被学者们认为是最接近大唐音乐的风格。因为大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顶峰,大唐的音乐也是中国音乐的一个顶峰,它比以前的音乐更系统及规模化,更具辉煌因素。丽莎在尝试着发展这种音乐风格,在《神州传灯》中,她运用了特性音调的变化,调式的交替,游离等手法发展清淡的雅乐旋律造成神秘感及特色,并运用有特性的鼓点,展现神威及敬神祭天的庄严场面。

丽莎还说,创作这个节目的目地是为了提醒神州的子孙们不要遗忘自己的古老的神传文化的精髓,不要遗忘祖先和真正造就了祖先、神州及神州文化的神。中国古代的音乐也是神传的。在古代,人们都是敬神知命。古人在创作和演奏音乐的时候都讲究要沐浴更衣,焚香,以表示对天和神的敬仰。只有在人与神有感应的时刻,神才能把天上的音乐传下来,也就是微观深处的,另外空间的纯净声音。

这种声音越微观处越纯净。古代人的音乐大多是清纯、干净的。一些乐器的音色也是另外空间音色的模仿。当然,粗燥物质造出的声音怎样也无法和精细微观空间的音色相比的。当丽莎在静坐中也听到了这种微观深处的,另外空间的纯净声音,她才真正理解了老子说的“大音稀声”的真正含意。这种天籁之声其实在内而不在外。正因为内在的境界和声音是如此的纯净与美妙,老子把脱离了这种境界的外在的声色说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太平鼓敬神知命

陈女士介绍,舞蹈使用的道具都与佛道中使用的法器有关。 舞蹈语汇也是从古典和民族舞中提炼的。舞蹈的最后以打太平鼓来表达接受了神传文化后的人们敬神知命,一派祥和的升平景象。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太平鼓在唐代已有,称为“猎鼓”。原为满族打击乐器,用于祭祀、祈福的歌舞表演,以后用于民间欢庆新春佳节娱乐活动。旧历除夕和灯节时人们都击太平鼓并演唱、舞蹈,成为一种叫做“太平鼓”的歌舞形式,以求“太平安乐”之意。

太平鼓是一种有柄有环的单面鼓,圆形,鼓面是用羊皮或牛皮纸做的,鼓边上配几个红色绒球,鼓柄下端拴几个闪亮的小铁环。耍鼓时,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边打边舞“咚咚”的鼓声和“哗哗”的金属声清脆悦耳。“铁环震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

北亚古朴仪式中敬神祭天用的鼓大都是太平鼓及抓鼓类的,是用来与神沟通的,叫做“神鼓”。在很多地区中这些鼓是太阳的象征。不同地区的鼓的形状和尺寸不同,有大圆形,椭圆形,小扁圆形的,这和在不同地区看见太阳的形状不同有关系。

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有“童子挝鼓傍夕向晓”一说,可见明代已有儿童玩耍太平鼓,清代文人写的北京风物诗中记述“太平鼓韵铁铮铮,儿戏喁于互迎送”的诗句。太平鼓的鼓点比较丰富、有《大扇鼓》、《小扇鼓》、《追鼓》、《圆鼓》等。

丽莎介绍,太平鼓舞的大鼓背景鼓点是由传统的东北民间的敬神祭天鼓点发展而来。这种敬神祭天的古朴仪式仍然保持在北亚包括中国东北农村的一些部落中。她曾对这些古朴仪式及其中的音乐做过深入调查,写过的两篇关于鼓的研究的硕士论文,都发表在世界一流的民族音乐学学术期刊上并被很多学者引用。

鼓的制作,装饰,使用及鼓点的形成都有许多深奥的象征意义。如在中国东北农村使用最多鼓点是“老三点”,象征着天上的三星,又称“鼓星”。“老三点”有许多变化形式,在不同的仪式中用不同的形式及打法。其它鼓点的打法也是一样,都随它们的功能起变化。如敬天鼓要朝天打,鼓者要仰望长空。驱鬼鼓要朝地打,鼓者要怒视脚下。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正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