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古典音乐史上的变异过程(一)

陈惠真 (台湾)


【正见网2003年10月31日】

现在人心不再被束缚,所以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认为所谓的突破传统就是勇于做出自我。似乎从某些方面来说,看似很有道理吧?但事实真相呢?现代的人和古时候的人比起来,似乎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可以完成更多的梦想,可是失去的是什么就没有探讨了。

从音乐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人心的变化,似乎很少人注意。而许多身为音乐的学习者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知道音乐真正原来的目的?是为了传达什么产生的?还是只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还是有更高尚的神圣意义在里面?在演奏音乐时,好像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幻想,或是抒发情感,除此之外上想不到其他。

在音乐史上开始留下美好的音乐大多始于文艺复兴时期(1450-1600年),之后陆续有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古典时期(1750-1825 年)、浪漫时期(1825-1900年)、现代乐派(1900之后)。

最早有一定音乐模式的出现,最具代表性的非中世纪(约西元590年)的葛利果圣歌莫属了。葛利果圣歌又称为素歌,是天主教全部的礼仪歌曲,它在西方古典音乐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在记谱法上、音乐理论、音乐学校的成立、复音音乐的发展等等,都是和它有着深刻的联系,影响的范围很广。早期音乐皆因教会而出现,葛利果圣歌便是因为要统一各地区不同的教会音乐所产生,而教会又是当代人们心灵寄托的地方。

为了颂扬神的伟大,表达自己崇敬神的那颗心,所以葛利果圣歌风格是简单和自由的,可充分表达经文的一种歌曲。它的特性冷静、超凡,没有人世间的欲念,所以并不重于旋律的优美(听觉的享受),纯粹是实用于教会,没有拍号以及小节线,因此更需要表演者们的心灵相通。这种自由是由无形的心性要求所拘束,它与现代所高举崇尚自由是不一样的。没有小节线的拘束完全是自由的拍子,光是靠指挥的功力可不一定能够演奏起来的。没有对神的坚信以及彼此演奏者间的心灵配合,是没有办法成功完成整首曲子的演奏的。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