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6年09月07日】
【出处】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
贯:串、贯通。
【释义】
现代释义: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后亦泛指一种思想或理论贯通始终。
【旁通】
1、《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说文解字》:“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辨析】
1、一、十、士
在易经卦象中,阳爻就是类似汉字“一”的形状,按《说文》的意思,这一划就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十呢,看起来是“一”上再添了一笔“|”,《说文》解的是“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而佛经传入中国后,翻译中也常常用“十方”来形容他们眼中的宇宙,这样看来,“一”和“十”笔画简单,内涵实则都很洪大,也由此可见汉字造化的神奇。士呢,古人讲能“推一及十”就是士,所以能称为“士”的人也是真正不简单的。由此而知,孔子所说的君子、士,也都非现代人道德败坏后形成的观念认识。
2、孔子的道
《史记》中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一段话,老子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态,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
如果这段话确为老子所说,那么老子已经明明白白的讲出来了孔子的“道”的表现,就是“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而从孔子对老子的评价,“其犹龙邪”来看,孔子还是很推崇老子的,而孔子一生都“志于道”,那么他和老子讲的道有什么区别呢?从古至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
再看看这样一个事实,曾子,即曾参,是仅次于颜渊的孔子的最杰出弟子,颜渊早死,曾参当然是继承孔子衣钵的最佳人选。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也许孔子与曾参关于“吾道一以贯之”的对话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发生的。
但从逻辑上来讲,曾子在不具备和孔子同样境界的前提下,是不可能明白孔子讲出话的全部内涵的,所以即便是孔子真的讲出道来,曾子也只能站在他的境界中理解一点。那么,如果孔子不是说的道,又是什么呢?
佛经中有个拈花微笑的故事,说的是释迦牟尼当初在灵山的一次法会上,用手拈一枝波罗蜜花遍示众徒,众徒皆不解,唯有大迦叶破颜微笑,于是大迦叶便成了传承释迦牟尼佛法的印度禅宗初祖。
比较一下,孔子的做法和释迦牟尼当年的做法颇有些相似,“一以贯之”在门人听来实在有些莫名其妙,这和释迦拈花示众而众徒不解如出一则。那么,曾参为什么又告诉他们,“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呢?很显然,如果孔子的门人们都能听懂孔子的话,曾参肯定不用再讲什么,所以,曾参只是以自己的理解在讲,那么他再讲出来的话肯定就和孔子讲的有出入了。
退一步讲,孔子一生讲出的道,难道只有“忠恕”么?大家公认的,“忠恕”、“仁”是孔子一生所行、所讲的核心。笔者倒是认为,这个关键就在一个“行”字上,用什么来指导行?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用“忠恕”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就能逐渐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呢?而孔子要告诉曾子的,是否可以理解成,曾参,你知道如何达到我(孔子)讲的最终道的途径么?
关于这个假说,我们可以再对比一下,释迦牟尼也好,孔子也好,在世的时候都没有亲自流传下任何文字的东西,佛经与《论语》都是他们不在世之后,由弟子们整理出来的,那么整理时针对谈话的对象、各种的因素都没有了,还可能有遗漏,也是造成后人在理解与传承上偏差的一个原因。而根据佛经的记载,释迦牟尼在涅~"的时候,他的弟子问他,师尊,您走以后,我们以谁为师,释迦牟尼就说,以戒为师。
那么实际上,释迦牟尼给弟子真正留下的是能够达到圆满境界的戒律,这也是符合释迦牟尼那一门“戒、定、慧”修炼的要求的。而孔子一生讲的话也肯定不只《论语》里所记载的那一点,但仅仅是这流传至今的就有规范的做人的道理,也告诉了士、君子、圣人的一些表现,那么达到这不同标准要求的关键可能就是“仁”,就是“忠恕”。
说到这儿,我们再看看这个“贯”字,古人计量钱财,常常说一贯钱,铜钱呢,是用绳子串起来的,那么,是什么把孔子的道串起来的呢?还是孔子讲的道串起来了什么?其实不管是佛家还是儒家都讲究个人境界的升华提高,儒家讲修身,佛家讲解脱,相对来讲,知道道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因为那是境界升华后,水到渠成的结果,重要的反而是如何才能渐渐的达到道在不同境界的标准要求,这也是能真正明了道的前提。这样看来,“一以贯之”在修炼中的内涵就呼之欲出了。
关于以上《论语》中原文的内涵,也许学者在不断修身的前提下,自己会从原文中理解到更多的内涵,笔者妄言,仅供参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