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大忍话韩信(上)

史悟


【正见网2007年01月17日】

“大风起兮云飞扬”,在反秦暴政的各路英雄中,刘邦所率大军是与项羽齐名的重要力量。在秦亡后的“楚汉之争”中,刘邦最终以弱胜强,建立汉朝,“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在胜利后的一次宫廷宴会上,刘邦曾让诸将大臣说实话,项羽失败失天下,他成功得天下的原因。当然大臣们都给他美言,说他高明。可刘邦却谦虚的说他靠三个人杰:出谋定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源源不断供给军粮,他不如萧何;率领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他不如韩信。

帮刘邦打下汉朝江山,大将功臣中,韩信确实是鼎鼎头功。司马迁评价:韩信于汉朝的功勋可以与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相比。

韩信的一生离奇曲折,本文拟作简单介绍。

一、年轻大忍有大志

韩信是汉时淮阴,今江苏清江市人。出身贫寒,母亲过世竟无以下葬,家境窘迫到有时乞食的地步。一次垂钓于城下,遇大娘们在河中拍絮,一大娘见韩信饥饿,竟数十日分自己的饭食与他。韩信非常高兴,对大娘说:“我一定要重重的报答你。”后来韩信出人头地,衣锦还乡后,曾召见分予他食物的大娘,赐与千金。

一次一屠户少年当众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好带刀剑,内心终是胆怯的。”“你不怕死,就杀死我;你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韩信仔仔细细的看了一下那少年,就俯伏在地,真的从他胯下钻过去了。一街市的人都笑韩信胆怯。

以后韩信被刘邦封为大将军,带兵冲锋陷阵,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说明他并非胆怯之人。他有大忍之心,他才能担当大任,成为国家栋梁。更有意思的是,他封王归国后,曾召使自己遭受“胯下之辱”的少年为楚中尉,即掌巡城捕盗的官。并对手下的将领们说:“这是个壮士,当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他吗!杀他无名,故忍到如此程度。”这就是有大志之人的大忍之心。“匹夫见辱”才“拔剑相斗”。

二、坚韧曲折任大将

在秦末反暴政的风云中,韩信先参加项梁的军队,无所知名。后追随项羽,多次向其提出计策建议,未被采纳,不被重用。

刘邦封汉王入蜀后,韩信亡楚归汉,也未被重用,任接待宾客的连敖之职。因人犯法受连作当斩,十三人皆已斩,到韩信时,他临危不惧、昂首仰视。恰遇滕公夏侯婴经过,又听韩信说:“汉王不想成就天下霸业吗?为何斩壮士!”夏侯婴惊奇其言,乃松绑免斩。后向刘邦推荐,被任命为管理粮饷的高级军官治粟都尉,仍不重视。

韩信曾与萧何多次交谈,萧何非常看重他,并数次向刘邦推荐。诸将思念家乡,数十人逃亡东归。韩信想萧何一再举荐自己,未受重用,也逃亡了。萧何听说,来不及报告刘邦,就去追韩信。有人告诉刘邦,说丞相萧何逃亡。刘邦大怒,如失左右手。隔两天,萧何去拜谒刘邦。刘邦又怒又喜,骂道:“你为何逃亡?”,何回答:“臣不敢逃亡,臣去追逃亡的人。”刘邦又问:“你追谁?”何答:“韩信。”刘邦又骂道:“逃亡将领数十人你不追,你惟独追韩信,是谎言欺骗我。”萧何答:“诸将容易得,至如韩信这样的人才,国士无双。大王如只想作汉中王,没有韩信的用处;大王如想争霸天下,非韩信没有可担当此大任的人。”刘邦说:我也有东征之志,怎么甘心久居此地。萧何说:你如能重用韩信,他会留下,不能用,他终将逃走。

萧何推荐韩信任大将之职,并建议刘邦要选择良日,斋戒,设坛场隆重拜将。刘邦许可,诸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受命拜大将了。最后拜为大将的是韩信,大家都很惊奇。

历经曲折,韩信终拜大将。他最终未负刘邦的厚望和重托。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