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02月26日】
建筑实例:
现存的唐代佛塔
・ 楼阁式塔
木结构楼阁式塔是唐代塔的主流,但唐代砖造的佛塔逐渐增多,逐渐取代了木塔,木塔容易毁坏,所以现存的两座唐代楼阁式塔都是砖砌仿木结构的。一座是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建于高宗永徽三年(652年) ;一座是西安兴教寺玄奘塔,建于高宗总章二年(669年)。两座塔的整体形象皆简洁、稳定而敦实,塔身没有复杂的装饰花样,是质朴刚健的唐代建筑风格。
雄伟庄严 ─ 西安大雁塔
西安大雁塔远景
中国保存较好的唐代古塔中,有两座以大小分别,且都以“雁塔”为名的,它们就是西安“大小雁塔”。“大雁塔”是唐高宗在位时修建的,是唐玄奘自印度(天竺)取经回来后,仿印度雁塔样式修筑的,作为藏经之处;而四十多年后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的一座较小的塔,被称为“小雁塔”。
大雁塔缘起唐三藏
大雁塔位于西安南郊,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大慈恩寺”内,全称“慈恩寺大雁塔”。“大慈恩寺”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皇太子李治(以后的唐高宗)为追思母亲文德皇后所建,一直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徵建筑。赴印度取经的玄奘法师(唐三藏)于贞观十九年回国,“大慈恩寺”建成后,唐王朝特令在寺内修建了“翻经院”,请玄奘法师担任大慈恩寺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翻译了很多以前没有传入汉地的经书,同时修正了以前经书中翻译错误的地方,佛法得到空前的弘扬。
大雁塔晚于大慈恩寺14年建造。玄奘法师为了保存从印度取回的佛经与佛像,于公元652年向朝廷上表,提出请求在大慈恩寺建一座塔。
“大雁塔”外形的变迁
玄奘法师亲自设计并督造的大雁塔初建时,塔的主体为五层建筑,塔立面呈三角状,表面是砖,里面是土。此塔仿西域咐堵坡形制,塔基成方形,边长120尺,约现在的42米左右,塔身加塔刹相轮、露盘通高180尺。经历五十多年后,受风雨严重浸蚀,砖缝裂开损毁。武则天与王公们将之改建为七层的楼阁式的中国式佛塔。唐大历年间再改为十层,据《题慈恩寺塔》中所描述的:“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若干年后,又因兵火之燹,最上面的三层毁坏。于是后人在七层处收顶攒尖,在塔体外又包砌了一层砖,就是今所见大雁塔的形状。
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建筑”,塔为七层,底层边长25米,地面至塔顶64米。用砖结构模仿木结构的斗拱风格。形状和结构是西域式的。砖墙上显出“棱柱”,明显的分出墙壁开间。塔身为青砖砌成,塔的各层壁面做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则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艺术形式。塔身中空,有木梯盘旋而上。每层为方形塔室,四面各有砖券门洞,凭栏远眺,长安风光尽收眼底。塔身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整个建筑气魄宏大,浑然一体,造型简洁庄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凸现出了大唐的盛世风范。
“雁塔”之名的由来
大雁塔之名由何而来?其实它源自佛教“ 瘥雁建塔”的传说。玄奘大师在他所撰写的《大唐西域记》卷九中详细记载了这个典故。
据说在古印度因陀罗势罗诃山(帝释窟)的东峰有座寺院,里面的僧人信奉的是小乘佛教,是允许吃肉的。有一天,一位比丘在散步时看到一群雁从天上飞过,便开玩笑说:“如今肉食不够,菩萨应该知道啊!”话刚说完,一只大雁忽然飞回来撞地自杀,似乎是要殉身以献;比丘将此情景告诉了其他比丘,大家相当悲伤,悟到这是如来命此雁垂诫,于是改奉大乘,从此戒肉。并建咐堵波,即坟墓,也就是塔的原型,将大雁埋在其下,以彰显如来的教化之德;从此以后雁塔就成为对佛塔的泛称。在慈恩寺塔建成后,一般便俗称它为“雁塔”;后来荐福寺的塔也被叫做雁塔,为了区别,就把慈恩寺塔叫做“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做“小雁塔”。
“雁塔题名”的典故
西安的雁塔引出历史上许多故旧往事,其中“雁塔题名”可谓唐代的一大盛事。由唐中宗神龙年间(705-707)开始,進士科放榜后,同年们先在大慈恩寺附近的曲江举行宴会,即“曲江宴”;而后到寺中将新科進士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在墙壁上,这是文人们最光荣的时刻,称为“雁塔题名”。这些人中若有人日后做到了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在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他27岁一举中第,按捺不住喜悦的 心情,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又如另一位新科進十刘沧写道:“紫毫粉壁题仙籍”,简直以为自己是天上的文曲星了。但可惜的是,这些题名现在都已经看不到了。其原因,据说是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不是進士出身,故深忌進士,下令取消了曲江宴饮,并让人将新科進士的题名也全数除去了。
明清时,“雁塔题名”之风气又见兴盛。当时的题名,文举在大雁塔,武举在小雁塔,约定俗成,历时多年不衰。现今,明清时题名的刻石保存不少,尤以史料价值见长,有以书法杰作为人称道的,洋洋大观。
释迦牟尼足迹石
大雁塔五层上,现陈列着一通释迦如来足迹碑,该碑是依据玄奘法师晚年于铜川玉华寺请石匠李天诏所刻制的佛足造像复制而成。上有诸多佛教图案,内涵十分丰实,素有“见足如见佛,拜足如拜佛”之说法。
当年玄奘法师西行佛国印度求法时,分别在屈支国、乌仗那国和摩揭陀国等处,先后观礼过几处佛足造像遗迹。《法师传》中记载在摩揭陀国,“一精舍中有如来所履石,石上有佛双迹,长一尺八寸,广六寸,两足下有千辐轮相,十指端有万字华纹及瓶鱼等,皎然明着。是如来将入涅脖发吠舍厘至此,于河南岸大方石上立,顾谓阿难:此是吾最后望金刚座及王舍城所留之迹也”。佛寂灭后,在其站立的石上就留下了足迹。
传说释迦牟尼寂灭后,佛教徒们争先前往礼拜其留下的足迹石。其它邪教非常忌恨,为了消除佛的影响,他们前去用斧子、凿子把足印石破坏掉。可是第二天,足印石又恢复原样。邪教徒又去把佛足迹石搬到河里,可第二天,足迹石又神奇般地回到原处,自此以后佛教影响更大。据《观佛三昧海经》载,如果人们画佛脚印迹,会给人们带来喜悦和福气,可以消除劫难等等。据有关资料,佛足雕造约始于公元前二世纪,在佛教早期艺术中,佛足印的雕刻绘制作为独立题材和表现形式出现。
玄奘法师将其图案携带回国,進呈给唐太宗,遂奉旨按图刻石供奉。佛足遗迹在山西五台山、陕西宜君玉华宫、耀县文化馆、西安卧龙寺都有遗存。当前陈列于大雁塔上的佛足迹石,其史料依据完全来源于玄奘法师的传记著作及所刻制供奉的实物资料,其图案较国内其它几处的佛足印造型更原始、更生动、更珍贵,佛足五趾微张,方颐圆满,具有典型的异国风格。只可惜因历史远久,原刻佛足印石已残缺不全,漫漶不清,难识庐山真面目,终成憾事。
关于佛足的具体资料,佛经中描写:“如来手足,诸指广大圆满,并皆柔软,足下平满,不容一毛”,等等。在如来足迹上分布有体现奋不顾身宝佛相的图案:大趾刻有莲花纹,其余四趾刻“蹿”字纹,每趾第二趾骨部位刻眼状纹,大趾下刻三钴,二趾下刻双鱼,四趾下刻宝瓶,五趾下刻宝螺,足掌心刻千辐轮纹,千辐轮上方刻月牙纹,下方刻象牙纹,轮下刻三株并蒂莲及小千辐轮组成的“梵王顶”相图案。佛足掌心的大千辐轮之辐数为50条,外围轮柄为30个,象征法轮常转。整个佛足丰腴圆满,构图丰富,含义深刻,其尺寸硕大,非常人所能及,佛足长一尺八寸,宽约七寸,折合为长50厘米,宽20厘米,与玄奘所记载的摩揭国佛足印长宽相似。
成为历史珍品的雁塔石刻
除题名刻石之外,两座雁塔还保存了许多碑刻,尤以大雁塔的石碑最为著名。唐末以后,寺院屡遭兵灾,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的砖龛内,镶嵌着唐初著名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都是为玄奘所译佛经写的。石碑侧雕刻有蔓草花纹,图案优美生动。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经为慈恩寺创作过许多壁画,可惜早已湮没。但在大雁塔底层四面的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有佛像、建筑、图案等。尤以西石门楣上的佛殿图,线刻工艺精湛,尤为珍贵,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在中国古建史上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雁塔塔身高大坚固,造型简洁庄严,朴实大方,气势雄伟,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才能,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 密檐式塔
密檐式塔是另一大塔的类型,现存的唐代密檐式塔有西安小雁塔、河南法王寺塔、大理千寻塔和蛇骨塔。
玲珑秀美-西安小雁塔
西安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西安城南一公里处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的标志建筑物,因为规模小于大雁塔,并且修建时间偏晚一些,故而称作小雁塔。正式叫法应为“荐福寺佛塔”。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以睿宗的名义,为去世百日的唐高宗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
小雁塔是典型的“密檐式砖构建筑”,原为十五层,现余十三层,塔高高43.38米。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塔形秀丽。塔内中空,可由砖木结构的楼梯登临。
高僧上表修小雁塔
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09)。如同唐初玄奘为了保存从印度带来的佛经而上表请求唐朝皇帝出资修建位于大慈恩寺的大雁塔一样,小雁塔也是一位高僧为了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而上表请求朝廷出资修建的。这位僧人就是义净法师,他也曾游学印度多年,不过,他由海路自广州离开中国,少了当年玄奘西行遇到的几多风险。公元671年,义净只身搭乘波斯商船出国,先到印尼苏门答腊,后转抵印度,也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留学11年,又游学印度各地,经历3O余国,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回到祖国,带回梵文经典4O0余部。义净回到长安后,在荐福寺主持佛经译场,共译经56部,230卷,是玄奘之后在佛经翻译上取得成就最大者。他还将途经海道诸国和所闻赴印度求法高僧的情况,撰成《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史籍《长安志》卷七中明确记载小雁塔是“景龙中宫人率钱所立”。“景龙”是唐中宗年号。荐福寺本是唐中宗李显的在藩旧宅,二次登帝位后,又重新令工部将寺大修了一番。皇帝李显生性懦弱,凡事要问皇后的主意。皇后得知义净法师上表请求朝廷出资修建“荐福寺塔”之后,令后宫嫔妃及宫娥、彩女都捐钱来修建塔,宫人们无不慷慨解囊,捐的钱建成了塔后还有剩余。
小雁塔“神合”
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神奇历史!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六级大地震,将小雁塔中间部分,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隙。而时隔34年,1521年的一次大地震中,此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将此现象称为“神合”。1555年9月,一位小京官名叫王鹤,在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闻了亲自目睹这“神合”的“堪广和尚”讲这一奇事后,惊异万分,便将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的北门楣上。刻石上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
后来,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特性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半圆球体,夯土层深而广,如同一个实心锅,受地震时,压力能平均分散,就像一个“不倒翁”一样。上世纪60年代,文物工作者对其周边進行过勘探,发现小雁塔塔基四周直径60米左右的地下,由外至塔基中心处的夯土层逐渐加深,中心部位是数层青石,上面用砖砌出塔基,同时地面垒了三米高的台基,其正上方才是塔身。
虽然小雁塔在一千三百年内历经七十余次地震,史载大地震曾使其三次开裂又三次复合,尤其是1556年的一次地震将其由56米的完整高度震为43米的现存高度。但是至今其塔身不倾斜,巍然屹立,不能不令人叹服中国古代先民能工巧匠们高超的建筑技艺!
远看大雁塔和小雁塔,两座塔一大一小,很相像。大雁塔在挺拔中显得更有雄伟英姿,而小雁塔却在挺拔中露出几分秀美的风采。皆是唐代精美的建筑艺术。
大理千寻塔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于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有三座古塔矗立在美丽的点苍山应乐峰之下、洱海之滨。三塔鼎峙,雄浑壮丽,是举世闻名的大理崇圣寺三塔。
“大理三塔”原与南诏大理国时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毗邻,故又称“崇圣三塔”。由于战火和天灾的摧残,“崇圣寺”千余年来历经沧桑,只留下一处残瓦遗址。寺庙已毁,但三塔犹存。
中国的古塔很多,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矗立排列的却极少。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据《南诏野史》、《自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千寻塔”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丰佑、保和时代(公元824~859年)。而和主塔鼎立的南北两塔,则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南诏国中期崇佛之风兴起,到劝丰右时已达极盛,佛寺遍于云南内,有小寺3千,大寺8百。经南诏之后的大理国,佛教较南诏更为发展。因此,大理国就有“佛国”、“妙香国”之称。
相传在建“千寻塔”时,以土屯法代替脚手架,在建塔的四周堆上泥土形成坡道,可供建塔者上下。当塔建成后,再将屯土运走,使塔体从土中展露而出。因此,民间据传,在建塔时的土坡,曾延伸到距离塔体南北两侧数里之远,所以至今留下了“七里桥”和“五里桥”两个地名。由此足见当年建塔工程的浩大、艰钜。“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此诗是对于此塔建筑的先人技艺的惊叹赞誉。
“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十六层密檐式塔”建筑,是中国偶数层古塔中,层数最多的一座。
古塔建立在高大的台阶之上,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为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台基四周设有石栏,栏的四角有望柱,柱头有雕刻的石狮像。上层为砖砌结构,座高2.07米。塔东面正中有一石照壁,镶有大理石镌刻,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所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每字高1.7米,字体雄浑苍劲,气势磅礴、庄重雄奇。
塔基两面设塔门,塔身建筑为内壁垂直,上下贯通的“环筑厚壁式”结构。内部有木质楼梯,延梯可登塔顶。每层正面塔身的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置有白色大理石雕佛像一尊,龛的两侧设有亭阁式小龛各一座;南、北两面,中央开立窗洞,可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也就是每级四面有龛,另两龛则为窗洞,往上各塔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逐渐收缩。
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层。塔墙厚度有3.3米。第二至十五层结构上基本相同,且大小相近,第十六层则为塔顶。以第二层结构为例,高约两米,宽约十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共有十七层砖,在每层依次挑出0.05~0.07米不等。
塔顶高度为8米,大约是塔身的七分之一。顶端是一座铜铸的葫芦形宝瓶;宝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飞檐展翅;其下为钢骨结构、以贴铜为皮的相轮;最下面为覆钵,外层加上莲花形的座托。
与千寻塔等距约70米之处,有分立在两侧的南、北两小塔,两小塔之间相互距离为97米。塔为“八角形十级密檐式砖塔”建筑,基座亦为八角形。外观基本上和千寻塔相似,各高42.19米,塔身有花瓶、佛像、莲花等浮雕,塔身装饰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结构,内撑十字形支架。两塔顶处有三个相互衔接的铜制葫芦与伞状铜铃。
据记载,明代正德乙亥(公元1515年)年五月六日发生地震,千寻塔“折裂如破竹”,然而,十天后又自动弥合,塔体安然无恙。塔有神奇抗震能力就此传开。由此可看出此塔高超的建筑技术。
根据李元阳《万历云南通志》中记载,崇圣寺三塔塔顶四个角,原都立有铜质的“大鹏金翅鸟”造型铸金为顶,传说,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1925年,大理一带发生强烈地震,房舍倾毁严重,城内房屋99%倒塌,唯有大理三塔巍然不动,仅仅塔顶的宝刹铜器震落而已,被闻讯而来的群众哄抢一空,利用铜片来锻制成避邪戒指,畅销滇西各地。从此,金翅鸟也就没了下落。
1978年对三塔進行大规模整修。于千寻塔的塔顶和塔基中,发现了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像等两批文物共六百八十余件。其中包括《大陀罗尼经》与《金刚般若经》图卷等珍贵文物。其中一件精致的鎏金镶珠银质“迦楼罗”(“天龙八部”之一),经考证就是所谓的“大鹏金翅鸟”。此外,还有刻字铜片、各式铜镜、佛经、经卷、舍利壶、金塔模,以及有金、银、鎏金铜、铜、铁、瓷、木、水晶、玉石等材料雕刻的佛像,和各种药材等。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丰富、最具有重要价值的一批,为研究当时期的历史、宗教、古代生活、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大理三塔是一群塔,虽风格各异,但三塔浑然成一体,有鼎足之势。造型和谐,相互辉映,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且将秀美的苍洱风光点缀得更加壮丽。
亭式塔
敦煌壁画中许多单层木塔都是亭式塔,全塔小巧华丽,造型温润含蓄。
现存的山东长清灵岩寺惠崇塔、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塔、山西省运城市大渠寺北曲村泛舟禅师塔和山西平顺海慧院明惠大师塔结构都比较简单,唯山东神通寺龙虎塔全身浮雕金刚、罗汉、飞天、菩萨、龙虎,是明显的唐代风格。
精巧玲珑的唐塔-神通寺龙虎塔
龙虎塔
山东泰山北麓柳埠镇东北昆瑞山谷中,有多处古代建筑或遗址,谷东为青龙山,西为白虎山,北为通天峪,南临锦阳川支流。青龙山上,自南而北有四门塔、小宋塔、龙虎塔、小龙虎塔。白虎山西崖为千佛崖石窟造像,前有墓塔林。通天峪有神通寺遗址。其中龙虎塔虽然修建年代无法考据,但从建筑风格看,龙虎塔的塔基、塔身建于盛唐,塔顶则应为北宋补建。
龙虎塔因塔门上雕有龙、虎而得名,也称小唐塔,单层亭阁式塔,高10.8米(一说12.47米),立面分为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基座特别高大,为三层须弥座,雕刻着覆莲,送神,狮子等图案。塔身面宽4米(一说4.23米),由四块长方形石板筑成;每面正中辟火焰形券门,门两侧及壁面上密饰佛像、菩萨、罗汉、金刚力士、飞天伎乐及龙、虎神兽等高浮雕,技法生动有力,精美流畅。塔室内有方形塔心柱,每面雕佛像一尊。
塔基与塔身整体造型富丽堂皇,气势非凡,可说是一座大型雕塑艺术品,有明显唐代风格。虽经千年风霜,所雕刻人物和禽兽,仍栩栩如生,神采飞扬。
龙虎塔上半部叠出两重塔檐,以仿木构之斗拱起支撑作用,并与其上之山华蕉叶形刹座交错成四十五度角;座上四角伞盖又旋转四十五度,与塔檐平行,最上为五重相轮和宝珠刹顶;形制颇为特殊,与唐风迥异,应属宋代补建,亦有学者表示当为金代佳作。
龙虎塔以它精巧玲珑的建筑形式与精湛的石刻艺术,与四门塔的古朴风貌遥相辉映,给人以不同的艺术享受。
现存的唐代寺观
我国仅存的四座唐代木建筑都是宗教建筑,而且都在山西,规模较大的是两座佛教寺院,五台山的南禅寺和佛光寺,其余两座属于道教,平顺县的天台庵和芮城县的广仁王庙。
五台山佛光寺 -- 东大殿
五台山佛光寺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位于台南豆村东北约五公里的佛光山腰,为唐代五台大刹之一。在敦煌莫高窟61窟的五台山图上,清晰地描绘着佛光寺。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建筑史学家梁思成偶然看到一本名为《敦煌石窟图录》的图片册,他看到了61窟中的这张五台山图。正是凭藉这张图,梁思成一行四人才于1937年发现了人迹罕至,烟火冷落的佛光寺。也正因为它的位置偏远,佛光寺才得以避免后世重建,和几次灭佛毁寺的命运,从而使这个唐代木购建筑得以原样保存下来,让后人能在一千多年以后还能亲身领略大唐风。
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是唯一年代可考,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庙殿。梁思成在描述佛光寺东大殿时写道:“殿平面广七间,深四间。其柱之分配为内外两周。外柱上施双杪双下昂斗拱。 第二杪后尾即为内外柱间之明乳栿,为月梁形,其双层昂尾压于草乳栿之下。内柱之上施四杪斗拱,以承内槽之四椽明栿,栿亦为月梁。补间铺作,每间一朵,至为 简单。各明栿之上施方格平暗。平暗之上另施草栿以承屋顶。平梁之上,以叉手相抵作人字形,以承屋脊,而不用后世通用之侏儒柱。”文中多次提到的栿就是梁,明清称为梁,唐宋称为栿。
佛光寺大殿剖面图
佛光寺大殿架构图
大殿建在低矮的砖台基上,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金厢斗底槽”。内外柱高相等,但柱径略有差别。柱身都是圆形直柱,仅 上端略有卷杀。柱有侧脚及升起。阑额上无普拍枋。 大殿屋面坡度较平缓,举高约1/4.77。正脊及檐口都有升起曲线。没有藻井,只有相关盛尘的天花板。
佛光寺大殿内部
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腾空而跃的感觉。中国古代建筑等级严格,王公贵族以及官员的府邸和一般民居差别甚严,佛寺也同样有级差。佛光寺是正式寺宇,不是村中的佛堂,所以它的正殿可与宫殿一个等级,使用殿堂型构架,造庑殿顶。
除大殿本身全为精确木构外,殿内尚有唐代佛菩萨塑像几十尊,梁下有唐代题名墨迹,拱眼壁上还留有唐代神仙壁画。东大殿为一代辉煌朝代仅存的几个建筑之一,却也表现出唐朝建筑雄伟恢宏的风格。
最早的唐代木结构殿宇-南禅寺大殿
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外观
南禅寺大殿架构透视图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西南的李家庄,离五台县城二十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东西宽五十一点三米,南北长六十米。寺内分为东、西两院,有殿宇六座。山门内的四合院中,除了大殿建于唐代以外,东、西配殿都建于后世,即建于明代的龙王庙和建于清代的观音殿、菩萨殿。东跨院全为僧房,也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南禅寺大殿又名大佛殿。从大殿平梁下的墨迹题记得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李适建中三年,即公元782年。这是我国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唐代的南禅寺是一个村中佛堂,唐代会昌年间推崇道教,灭佛教时所拆毁的四万余所佛堂大多属于此类,而南禅寺因为地处偏远而幸存。
中国古代建筑等级严格,王公贵族以及官员的府邸和一般民居差别甚严,佛寺也同样有级差。同在五台山地区的唐代寺庙佛光寺是正式寺宇,所以它的正殿可与宫殿一个等级,使用殿堂型构架,造庑殿顶。而南禅寺是非正式的村中佛堂,故至多与贵邸的厅堂近似,使用厅堂型构架,使用低一个等级的歇山屋顶。而且面阔间数也比佛光寺大殿少四间。
南禅寺大殿是一座面阔、進深都是三间的小殿,面宽十一点六二米,進深九点九米,平面略近方形。单檐灰瓦歇山顶。全殿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共用柱12根。殿内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梁架制作极为简练,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屋顶重量主要是通过梁架由檐墙上的柱子支撑。檐墙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各 柱,柱头微向内倾,与横梁构成斜角;四根角柱稍高,与层层迭架、层层伸出的斗拱构成“翘起”。即使梁、柱、枋的结合更加紧凑,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又使 出檐深而不低暗,使整个大殿形成有收有放、有抑有扬、轮廓秀丽、气势雄浑的风格,给人以庄重而健美的感觉。屋脊两端装饰着鸱吻。全殿结构简练,形体稳健, 庄重大方,体现了我国中唐大型木构建筑的显著特色。
殿内17尊唐塑佛像,仍然保持原貌,都是唐代珍品。殿内有一座佛坛,长八点四米,宽六点三米,高零点七米。塑像分布在佛坛上,整个佛像群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是一个动静结合,各具形态,生动活泼的场面,也是一个尊卑有序、各尽其职、和谐协调的环境。佛坐莲台,慈光四照,尊贵而端庄,好像在讲经说法。骑狮的文殊、坐象的普贤菩萨分列两旁恭听。大弟子阿难和迦叶,分立两旁,凝神注目,显得虔诚而恭谨,好似要把佛说全记在心上;胁侍菩萨戴璎珞,约宝环,亭亭玉立,容貌健美,耳若有闻,心似有思;护法天王,威武健壮,一边张目观察外界,一边侧耳倾听圣言。其余,仰望童子、撩蛮、佛霖等塑像布满佛坛。这些塑像,姿态栩栩如生,表情逼真有神,丰满优美,衣纹简练流畅,好像就在下一刻这些塑像就要动起来似的。佛坛四周壶门和叠梁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花边和莲瓣,是唐代砖雕艺术的杰作。舒缓的屋顶,雄大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的构图,南禅寺大殿虽小,但仍然体现出雍容大度,气度不凡的大唐风范。
参考资料
《旧唐书・王远知传》
《旧唐书・薛颐传》
《资治通鉴》
《历代名画记》
《新唐书・车服志》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长安志》
《盛世天朝之都──唐长安城(一):长安的兴建》作者:雅慧http://search.zhengjian.
org/zj/articles/2007/1/18/41851.html
《中国著名古塔之十三:唐塔的雄伟与秀美─西安大小雁塔》作者:意文http://www.zhengjian.
org/zj/articles/2005/4/1/31790.html
《神奇的小雁塔》周同编辑整理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2/12/13/19604.
html
【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寺 -- 东大殿 作者:陈紫玲 整理编辑http://www.zhengjian.
org/zj/articles/2003/1/27/20191.html
《中国著名古塔之十二: 庄重雄奇的唐宋群塔─大理崇圣寺三塔》 作者:意文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5/3/26/31710.html
中国科普博览http://www.kepu.com.cn/gb/civilization/architecture/general/gnr201.
html
中国网: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gujian/521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