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03月05日】
一、方剂的组成: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帝曰:方制君臣,何谓也?歧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所以君、臣、佐、使是方剂中主要内容之一。
1、君药:就是一方之中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臣药:是辅助君药以加强治疗的功效,配以性味功效相近的药物为辅助,使二者相得益彰,疗效更为显著。
3、佐药:若君药、臣药含有毒性,或者药性峻烈,佐药可减弱君、臣药之毒性或药性的峻烈,避免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4、使药:为引经药,就是引诸药直达病所。或可调和诸药,就是对方中诸药的药性能起调和作用。
二、煎服法:
1、煎药以土制的容器为最良,不可使用铜或铁器。
2、凡煎药皆须先冷浸三十分钟,需久煎的药,必须先煎三十分钟以上,例如角类之品、石膏等。一般补养之剂可久煎,发表之剂不宜久煎。肉桂、薄荷等药要后下。
3、服法一般都是饭后服,但也有病在下须空腹服,例如六味地黄丸要空心盐汤下。
4、一般服药都热服,但也有冷服的,例如香薷饮要冷服,热服则作泻;四逆汤也要冷服,因寒盛于中,热饮则格拒不纳,就是内经所说的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是也。
三、方剂的剂型:
1、汤剂:汤者荡也,若欲治急,必先荡涤五脏六府,开通经络。所以汤剂应用在急证,例如大承气汤等。
2、散剂:欲留膈胃中者,以散最良。例如平胃散、安中散。
3、丸剂:丸者缓也,通常用蜜为丸,取其迟化,使药气能循经络而缓治之也,例如六味地黄丸。
4、膏剂:有内服者,加蜜炼稠,能润燥,例如琼玉膏治乾咳嗽。有外用者,熬膏作成贴布,贴痈疽等。
5、酒剂:是将药品浸于酒中而成。主治病在血脉中,凡导引痹郁者用酒为良,治风寒湿痹等证。
6、丹剂:金石之类多取用此法,例如天王补心丹,用蜜为丸,朱砂为衣。
四、方剂的分类:
1、 补养之剂:补者,补其所不足也;养者,栽培之,将护之,使得生遂条达,而不受戕贼之患也。
2、 发表之剂:发者,升之、散之、汗之也
3、 涌吐之剂: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又曰:在上者涌之,是也。
4、攻里之剂:邪入里,轻则消而导之,重必攻而下之,使垢瘀尽去,而后正气可复也。
5、表里之剂 :表证未除,里证又急者,合表里而兼治之。
6、和解之剂:邪在半表半里者,宜和解之。
7、理气之剂:气者,人生之所恃也,或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所伤,则气乱之,当用理气之剂。
8、理血之剂:营血一伤,诸变立至,妄行于上则吐衄,妄行于下则肠风,衰涸于内则虚劳,枯槁于外则消瘦,移热膀胱则溺血,阴虚阳搏则崩中,湿蒸热瘀则血痢。
9、祛风之剂 :经曰:风者,百病之长也。但必其人真气先虚,营卫空疏,然后外邪乘虚而入,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
10、祛寒之剂:寒中于表宜汗,寒中于里宜温。
11、清暑之剂: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外证头痛口干,面垢自汗,呕逆泄泻,少气倦怠。有余证者,皆后传变也,或兼风证或兼寒证,当随证治之。
12、利湿之剂:湿为阴邪。经曰:地之湿气盛,则害皮肉筋脉。又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在表在上,宜发汗;在里在下,宜渗泄;里虚者,宜实脾;挟风而外感者,宜解肌;挟寒而在半表半里者,宜温散。凡中湿者,不可作中风治。
13、润燥之剂: 经曰: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乃肺与大肠阳明燥金之气也。或因汗下亡津,或因房劳虚竭,或因浓酒厚味,皆能助狂火而损真阴也。
14、泻火之剂:相火起于肝肾,虚火由于劳损,实火生于亢害,燥火本乎血虚,湿火因于湿热,郁火出于遏抑;火者,气之不得其平者也。
15、除痰之剂:痰之源不一:有因热而生痰者,有因痰而生热者,有因气而生者,有因风而生者,有因寒而生者,有因湿而生者,有因暑而生者,有因惊而生者,有多食而成者,有伤冷物而成者,有嗜酒而成者,有脾虚而成者。俗云百病皆由痰起。
16、消导之剂:消者,散其积也;导者,行其气也。脾虚不运,则气不流行;气不流行;则停滞而为积;或作泻痢,或成症痞,以致饮食减少,五脏无所资禀,血气日以虚衰,因致危困者多矣,故必消而导之。
17、收涩之剂:滑则气脱,脱则散而不收,必得酸涩之药,敛其耗散,而后发者可返,脱者可收也。如汗出亡阳,精滑不禁,泄痢不止,大便不固,小便自遗,久嗽亡津,此气脱也;若亡血不已,崩中暴下,诸大吐衄,此血脱也。十剂曰: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气脱兼以气药,血脱兼以血药,亦兼气药,气者血之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