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03月18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原文】
子曰:“知之(1)者不如好(2)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第六》)
【注释】
(1)之:泛指值得学习的对象,例如:技艺、文学、德行、道理、修心养性等。
(2)好:(音“浩”),喜欢的意思。
【语译】
孔子说:“学习而知道意义了的人,不如已经喜欢它的人,而产生喜好了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研析】
随着不断深入学习和纯熟,学习者的思想会有更深的理解。例如已经能觉察到自己的一些想法是错的了,如果能再领会更深,不但可能纠正不好的思想,也能树立了正确观念,不正确的心态也修正过来了。進而表现出更好道,渐渐的思想和心态就更正了,念头也更纯正了,所产生的言行表现,都能使自己和人事物的关系摆得更正了,使周遭环境得到改善了。这个良性的循环都在证实着学习者学习的道理、德行和心性是利人利己的,是可以不断升华的,当然学习者会乐此不疲。
颜回好学且敦厚德行,生活虽贫苦也能从中乐此不疲,受到孔子称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乐之者的境界是自得其乐,往往在人们眼中是很苦的。其它类似的例子如:“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及“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延伸思考】
1.身怀绝技者有时提高了技艺会進入浑然忘我、自得其乐的状态,心性升华、思想境界提高可能会更乐。是不是生命返本归真后,原本就是无私无我、其乐无穷的呢?无私无我、返本归真、自得其乐这三者之间是不是有高度相关呢?这么说来,乐善好施、处处为他人着想、凡事先考虑别人是不是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呢?
2.乐之者的境界可以给现代人一点启示。自得其乐往往是发自内心真正的快乐,因为深入内在精神层面后,领悟了自己纯真的本性、善心和道理,体验到充实、永恒、幸福感,而现实社会的物质享乐,却常体验到空虚、短暂、失落感。是不是现代人太注重物质科技文明了?按照中庸思想,是不是应该多讲究精神文明?
【成语故事】
不改其乐
东晋的戴逵(音“葵”)从小聪慧过人,对绘画和雕塑很有造诣。
有一次,会稽灵宝寺请戴逵刻一尊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佛像。佛像刻成了,围观者都称妙,可戴逵左看右看,总是不满意。怕别人不好意思提意见,戴逵就躲到屏风之后,听取参观者的评论、意见,然后進行修改,这样反复多次,三年后才完成。由于戴逵在佛像中溶入了中国人的形像,晋朝的佛像艺术自此别开生面。
戴逵淡泊名利,一生隐居不愿出来为官,而他哥哥则想着建立领兵拒敌的功业。太傅谢安对他哥哥说:“你们兄弟俩的志向和事业为什么相差那么远呢?”他哥哥说:“因为我忍受不了那份清苦,而家弟也改变不了他的乐趣。”
“不改其乐”是指处境困苦,但仍然很快乐。
(出处《世说新语》)
为善最乐
刘苍是刘秀的儿子,建武十五年封东平公,十七年進爵为王。
刘苍博学多才,汉明帝对他很器重,每次外出巡视,都把京城交给他管理。刘苍虽然地位很高,却毫无骄奢淫逸的贵族习气,而且很关心百姓的生活,还常常提醒汉明帝,为东汉初年的“太平盛世”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他品德浑厚、待人至诚,声望也越来越高,他非常不安,多次请求辞去职务,想回他的封地东平国(今山东省东平县),汉明帝拖了很久才答应。
回东平后,刘苍仍对国家大事提了许多有益的见解。汉明帝很关心他,有一次问他在家里做什么最开心,刘苍说:“为善最乐”。
“为善最乐”意思是: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
(出自《后汉书•卷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