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04月17日】
说“南”
中国汉字的内涵是很深的。就拿“东南西北”来说,本来“-|”字是一个木字加一个田字,因为东方属木。而西方属金,北方属水,南方属火。所以我们买“东西”,而不买“南北”,你看见谁把水火提在篮子里?而且中国古代造字都是有一定的原则的。你看那“钱”字,左边的“金”,冷冰冰的;右边是“戋”,代表短暂;也就是说金钱本来就是短暂的身外之物嘛!而“情”字却有着热乎乎的“心”。今天可就坏了,你看那“南”字,里边不是人民币吗?不是:“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没钱别進来”吗?
真解“风帆之争”
对于慧能一语解“风帆”的故事,大家可能听说过,但我想你可不一定对其真意有所了解。
当时,两个小和尚对于“风动”还是“帆动”争得面红耳赤,被慧能大师遇见。他想:作为一个佛门弟子应该做到无执著,这两个小和尚争斗之心却如此强烈。因而一语惊醒梦中人:非风动,非帆动,仁者心动。也就是说:你也别争什么风动还是帆动,赶快放下你们的争斗之心吧!这才是慧能大师的本意。正是:
精妙无双拍案奇;
不解后人空谈论,
错将智者当顽愚。
真解“唐玄奘”
大家可能对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非常欣赏,因为他嫉恶如仇、敢作敢为;而对于唐僧的形象则不敢恭维。那么作者吴承恩为什么偏偏将取经的主角定为唐圣僧呢?我想这正是作者的良苦用心。
唐僧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進步的过程是人心升华的过程。他有一颗向善的心,这正是他的最可贵之处。然而刚刚踏上取经路的唐三藏却是肉眼凡胎,正因为这样,他被白骨精欺骗,赶走了忠心耿耿的孙行者。但经过一番苦难,他最终提高上来,面对归来的大弟子热泪纵横,这也是他心性上一次大的進步。
在以后的取经路上,他虽然又被红孩儿、玉兔精等屡次欺骗,但仍旧保持着向善的心,并没有因为妖精的欺骗破坏了心中的善念。这也是唐玄奘取经路上的最大考验与障碍。他将这种品质一直保持到最后。
功成圆满后,玄奘有了一双慧眼,不再被鬼魅所迷,而且神通广大,真可谓大圆满。他的形象并没有因为取经路上屡犯错误而消损,反而显现出人心升华的真实性。正所谓:有过能改,善莫大焉!
然而,芸芸众生中又能有几个唐三藏?当今的人们能够永远保持那颗善心吗?能够在最后修得慧眼吗?能够不被鬼魅所迷惑吗?
正是:
如今哪觅取经人;
纵使玄奘重下世,
可有慧眼再识真?
真说“舍利”
为什么释加牟尼的指骨被称为“舍利”呢?我想应该是“舍弃世间一切名利”的意思,也就是佛教中对人生真谛的理解。
由此我想到,既然释加牟尼连“利”都舍尽了,在他身上也就无“利”可图。那么,他在世的时候为什么又遭到了“外道”的迫害呢?我想:正是释加牟尼的“舍利”将“外道”的利欲熏心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人们都开始向往光明,“外道”再无利可图。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外道”的妒忌心、利欲心必然导致其对释加牟尼的迫害。不是释加牟尼“舍利”而是“外道”的不舍利促成了“外道”迫害释迦的丑剧。
而西方的耶酥又何尝不是一样呢?但是,人们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将反面教训引以为戒,却很少想到将正面教训引以为戒,这真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