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08月14日】
唐朝大中年间(847-859年),日本僧人慧锷在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像回国。在归国途中,船只突遇风浪,并出现铁莲花阻止前行。慧锷在向上天祈祷后,明晓观音像不肯离开中国,遂在海中的岛屿普陀山白华顶南、岭鹫峰下建院,供奉观音像,时人称之为“不肯去观音院”。
五代十国时的梁贞明年间(915-920年),“不肯去观音院”扩建为寺。宋时先后更名为“五台圆光寺”、“宝陀观音寺”,進入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洪武十九年(1421年)和明孝宗嘉庆年间(1522-1566年),寺院两度被毁。在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宝陀观音寺被重新修葺和扩建,皇帝亲赐“护国永寿普陀禅寺”的匾额。寺院规模在中国东南一带居于首位。清康熙八年(1669年),寺院再次毁于荷兰殖民者之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再度修缮,并赐额“普济群灵”,自此开始称为“普济禅寺”。相信佛法的雍正皇帝在其当政的第九年,下令扩建了殿堂及用房。寺院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现存的普济寺占地三万七千多平方米,共有十殿、十二楼、七堂、七轩计231间,建筑面积为11400平方米。
在普济寺前有一个建于明朝、面积约为15亩的莲花池,名为“海印池”或“放生池”。池上建有三座桥,中间的一座桥北接普济寺正门,南接御碑亭。御碑亭中有雍正皇帝书写的御碑一方,记载了普陀山的历史。海印池旁还立有元朝时修建的“多宝塔”,高32米,共六层。上面三层塔身,每面都刻有一尊呈跏趺坐式的佛像,十分生动。
普济寺山门也很有特点。它是一个石牌坊,四柱三门,高约20米。坊内北侧树着一个石牌,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以表达对观音菩萨的尊敬。山门东侧是钟楼,西侧有鼓楼。每天清晨撞钟,傍晚击鼓,即“晨钟暮鼓”。
進入山门,首先来到的是天王殿。大殿面宽五间,進深四间,重檐歇山顶。殿中供奉的是光首、笑脸、袒胸、盘膝、一手拿一支布袋的弥勒佛。天王殿后是八株茂盛的香樟树。
普济寺的主殿是大圆通殿,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圆通”是观音菩萨的别号。殿面宽七间,進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琉璃顶,九踩斗拱,十分雄伟庄严。大殿正中端坐着高达8.8米的观音菩萨像,她通体呈金黄色,脸上透露出的是慈祥、安宁的笑容。在其像两侧,分别站立着善财和龙女;东西两壁则矗立着16尊不同服饰、不同形态的菩萨,称“观音三十二应身”,即观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时的现身说法形象。这种雕塑方法是观音道场的独特之处。
普济寺后湾还有真歇庵遗址,是开山祖师真歇和尚修行之处。此外,普济寺后的“慈云石”状如宝鸟,也是世间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