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7年09月05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原文】
伊尹名阿衡(1)。阿衡欲奸汤而无由(2),乃为有莘氏媵臣(3),负鼎俎(4),以滋味说(5)汤,致(6)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7),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8)及九主(9)之事。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10),复归于亳(11)。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12),作《女鸠》、《女房》(13)。(出自《史记卷三・殷本纪》)
【注释】
(1)阿(音?)衡:有人认为伊尹(音引)名挚,阿衡是官名,相当于宰相的官位。
(2)欲奸(音干)汤而无由:想求见商汤,但没有门路。奸:通“干”,求见的意思。由:道路,门径。
(3)媵(音映)臣:古代贵族女子出嫁时陪嫁的人(奴婢)。汤的妃子是有莘氏的女儿,所以伊尹自愿作陪嫁的男仆以便见汤。
(4)鼎(音顶)俎(音阻):古代烹饪的器具。鼎:用来煮东西的器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俎:切肉用的砧板。
(5)说(音税):劝说。
(6)致:送达,这里有進言的意思。
(7)处士: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
(8)素王:指远古帝王。另一说法是指没有“王”、“皇”等名号,而有王皇之实的德高望重的人,因无名号故称素王。
(9)九主:指三皇、五帝和大禹。
(10)丑有夏:认为有夏的政治丑恶。丑:以为丑,憎恶。有夏:就是夏。
(11)复归于亳(音博):伊尹曾到夏任职,见桀倒行逆施,又回到亳。
(12)女鸠(音纠)、女房:汤的两位贤臣。
(13)《女鸠》、《女房》:已失传。《集解》引孔安国说:“二篇言所以丑夏而还之意也。”
【语译参考】
伊尹名叫阿衡。他想求见商汤,但苦于没有门路,于是就去给有莘氏做陪嫁的男仆,背着烹饪器具去见商汤,用烹调的滋味比喻为政的方法向商汤進言,劝说他实行王道。也有人说:伊尹本是个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人,商汤曾派人以礼去迎接他,前后去请了五次,伊尹才答应出来。他向商汤谈论远古帝王的事迹及九位君主的所做所为。于是商汤提拔他管理国政。伊尹曾经离开商汤到夏桀那里,他认为夏桀无道,十分憎恶,所以又回到了商都亳。他从北门進城时,遇见了女鸠、女房两位贤臣,于是写下《女鸠》、《女房》,述说他离开夏桀重回商都时的心情。
【研析】
伊尹(前1648年-前1549年),名挚,是有莘氏在桑树林捡到的弃儿,因为他的养母住在伊水边上,所以以水为氏,尹是右相的意思。虽然他身材短小,面庞不出众,但足智多谋,聪明异常,志向远大。他为发展抱负给有莘氏做陪嫁奴隶,到商汤那里当厨师,再利用向商汤進食机会,分析天下形势。商汤欣赏他,取消了其奴隶身份,并提拔他。他则劝商汤实行王道,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使他成为商朝初年著名的丞相、政治家。
伊尹总共历事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五十余年,他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沃丁八年(前1549年),伊尹逝世,享年100岁。沃丁以天子之礼,将他葬于商汤陵寝旁,表扬他对商朝的贡献。
纵观伊尹一生共服事了五位帝王,在历史上可说空前绝后。商朝初期的帝王能获得他的辅佐,也是商朝的福运。尤其一开始即劝说商汤要实行王道,效法“素王及九主”,以德来治理天下,就为商朝竖立了良好典范,整个殷商王朝约持续五百年,伊尹的功劳,功不可没,故死后能享受葬于商汤旁的荣耀。
【延伸思考】
1、伊尹为发展抱负,不惜委身做男仆,以争取進宫面见商汤。他做到忍,如果是你,会放下身段,如此做吗?请说明理由。
2、上古时候的人,医药不如今天发达,为何却能如此长寿呢?请说一说你的看法。
3、伊尹从夏桀又回到汤处,可谓择良木而栖,如果你要帮助一个团体或一个人,你会从哪些方面去考虑,是否值得帮助?
【参考资料】
1.http://sswj.spaces.live.com/Blog/cns!1p5cvN0QZ4XBe2tX70CuA7uw!746.entry 四书五经之路
2.《史记本纪(上)》 司马迁原著 王利器、张烈等译注 五南出版社92年12月初版
3.《白话史记》 谢武雄译 河洛图书出版社 68年3月出版
4.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5%B0%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