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简介(十一):中国石窟艺术

心缘


【正见网2007年10月01日】

石窟是佛教寺庙建筑的一种,大多依山崖而建。石窟艺术由建筑、彩塑、壁画三大类组成。建筑是载体,它包括木结构窟檐和建筑绘画;壁画是石窟的装饰,面积巨大,内容比较简单;彩塑是佛教供奉的主要神灵,是石窟艺术的主体,由于内容丰富,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它,因此石窟以彩塑著称于世。

石窟艺术最早源于古印度,公元三世纪传人中国。中国北方在魏晋南北朝至盛唐时期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公元八世纪中叶后,南方长江流域出现了又一次造像高峰。从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四百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它地方再未开凿任何大型石窟。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的石窟艺术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

第一次造像高峰: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虽然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但其在文化和科技方面却没有停滞不前,并在艺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佛教的盛行,不仅使这一时期的雕塑、绘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为后世留下了叹为观止的石窟艺术,包括堪称世界奇迹的甘肃敦煌莫高窟。

这一时期的雕刻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像雕刻上。魏晋南北朝是个大举兴佛的时代,而且许多皇帝和王公贵族也信仰佛,为了表达对佛的尊崇,北朝的一些皇帝下令到处开山凿窟,雕塑佛像,因此形成了石窟艺术。其中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千佛洞。在这些石窟里布满了大小的佛像和其它艺术珍品。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地区的早期洞窟都受到新疆石窟艺术的强烈影响,因此,探讨中国石窟的渊源和艺术传承就必须深入了解新疆石窟。此外,早期的佛像雕刻受印度影响,有着古希腊人的面貌特征,波状发纹、高额、尖鼻、薄唇,眼窝深陷。到了后期,则呈现本土化倾向,佛像面貌已然具有了中国人的特征。

* 新疆石窟

新疆地区的石窟主要分布在自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路线上,目前发现石窟遗迹的有四个地区,由西向东依次为古疏勒区(今喀什)、古龟兹区(今库车、拜城)、古焉耆区(今焉耆)和古高昌区(今吐鲁番)。

从建筑形制上来看,新疆石窟比较多的是中心柱式塔庙窟、塑立大型佛像的大像窟、供僧人日常起居的僧房窟、供僧人修禅打坐的禅窟以及不同形制洞窟组成的洞窟组合,也有少量的禅窟群。五世纪以后,方形佛殿窟数量增多,还出现了中央设坛立像的佛坛窟。焉耆、吐鲁番一带常有在洞窟前接砌土坯前廓或完全用土坯砌筑的洞窟。这些不同形制的洞窟中常绘有壁画,原先多数还有塑像(现绝大多数已毁)。六世纪以前的雕塑主要是释迦牟尼和弥勒像。

* 云冈石窟

山西大同西郊武周山北崖的云冈石窟建于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十六窟至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它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

云冈石窟东西绵延一千米,现存主要洞窟四十五个,大小窟龛二百五十二个,石雕造像五万一千余个,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佛像最高者十七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其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千佛洞

莫高窟位于东西方交流的要道丝绸之路上,具体位置在鸣沙山东麓断崖。相传前秦(366年)时,一个叫乐樽的和尚经过敦煌东南的三危山,天至傍晚,突然三危山上发出了灿烂的金光,万佛在金光中闪现。乐樽于是化缘在这里开凿了第一个石窟。后来又有一个叫法良的和尚来此朝拜,开凿了第二个石窟。到了南北朝时期,越来越多的和尚来此朝拜,并开凿了更多的石窟。至隋唐时期,莫高窟的艺术达到了顶峰。

莫高窟绵延南北近两公里,分上下五层洞窟,这些洞窟高低排列,错落有致,非常壮观。因为敦煌的岩质不适合石雕,所以佛像以泥塑为主。这些洞窟一般以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

经过历朝修建,到七世纪唐朝时,莫高窟已有一千多个佛洞了,因此,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现存石窟为四百九十二个,其中南北朝北魏时所建的石窟有三十二洞。北朝时期的石窟以中心塔柱式的洞窟形制为主。所谓“中心塔柱式”,就是在洞窟的中心竖立一座通顶方柱的洞窟,象征着佛塔的内部空间。这种窟形是从古印度的塔堂窟发展而来的。这时石窟中主要的佛像是释迦佛或未来的弥勒佛,主像两侧是两个随侍的菩萨或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

*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诸朝,其中北魏和唐代兴建规模最大。 
现存窟龛共二千一百多个,佛塔四十余座,碑刻题记三千六百多块,全山造像十万余尊。北魏时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是当时代表性的洞窟。

第二次造像高峰:唐朝

到了隋代,由于隋文帝大兴佛法,莫高窟也蔚然一新。隋代重修和开建的洞窟多达九十四个,几乎是莫高窟开凿二百多年来总数的一倍。洞窟的佛像一下子变得高大恢弘,并且再也不是冷冷清清的,一下子出现了众多五彩缤纷的菩萨、金刚,仿佛是突然间众神粲然云集于华夏大地。到了唐朝,石窟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和发展。

* 龙门石窟雕塑

龙门石窟的雕塑大规模开凿于北魏和唐代。现存窟龛二千一百多个,佛塔四十余座,碑刻题记三千六百块左右,全山造像十万余尊。其中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气势宏伟,雕琢精湛,唐高宗李治上元二年(675年)完成,为龙门唐代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精美而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石窟。主像卢舍那大佛通高十七点一四米,面容丰满秀丽,双目宁静,嘴角徽露笑意。两旁迦叶肃穆持重,阿难温顺虔诚,菩萨端严矜持,天王蹙眉怒目,力士雄强威武。奉先寺群像形象生动,各具情态,体现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

万佛洞建于唐高宗李治永隆元年(680年)。因洞内南北壁上满刻着小佛,共约一万五千余尊,故称万佛洞。正壁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该洞主尊名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在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抚膝。后人有称之为“说法印”。后壁雕刻有五十四枝莲花,每枝莲花上坐一菩萨或供养人,形象别致。南北壁的壁基上刻有伎乐人,舞者衣带飘扬、婀娜多姿;奏乐者手执乐器,形像生动。洞外南壁观世音菩萨,左手提净瓶,右手举麈尾,比例匀称适度,体态动静都刻画得非常自然。木塔建造在高大台基上,台基高四米多,分上下两层。上层的台基和月台各角,都有角石,从角石上突起的狮子来看,雕刻风格古朴,应是辽代的贵物。木塔总高六十七点三一米,其中塔刹高约十米。塔平面八角形,底层直径为三十点二七米。塔有五个明层,各层间又夹有暗层,实为九层。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塔的整体比例适当,其外形也显得稳重而庄严。

* 敦煌石窟雕塑

隋唐为莫高窟的全盛时期,特别在唐朝。佛教达到了鼎盛时期,石窟的开凿也進入了鼎盛时期。莫高窟唐现存四百九十二个石窟中,唐朝时建造的就有二百四十七洞。

隋代百窟样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为中心佛坛,组像同南北朝。唐代时出现了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丰硕壮实”之貌。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九十六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了天国的壮丽图景。

* 乐山大佛

俗话说,去峨眉山一定要去乐山大佛看一看。乐山大佛位于四川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的凌云山上,为凌云山临江的整片石壁,全靠人力开凿凹進石刻而成的坐佛像,高七十一米,头高十四点七米,耳长六点一二米,鼻长五点三三米,肩宽二十四米,手指长八点三米,脚背宽九米、长十一米,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佛像。这尊大佛像,双手抚膝,神情肃穆,目视着莽莽大江。它不仅体型巨大,而且雕刻技术高超,结构匀称,比例适宜,线条流畅。头部身上还巧妙地暗藏着排水系统,以避免水流冲击,减弱风化。在佛窟左面岩壁上,有一条与大佛同时开凿的险峻栈道,因其盘旋九曲,故名“九曲栈道”。从栈道可下到大佛的脚底处。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高宗开元初年(713年),历时九十年方竣工。当时凌云寺名僧海通见三江汇合处,每逢洪水季节便水患不断,遂蒙生修建大佛的念头,想借此以镇水妖。于是他历尽艰辛,四处化缘历时二十年集资。海通没等到大佛建成即过世。后经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继续将其建成。现凌云山顶的海师洞,传为海通修习之所,洞内有海通塑像,高两米,盘膝而坐,手捧装有眼珠的托盘,面容刚毅,威不可犯。

第三次造像高峰:晚唐至两宋时期

作为晚期石窟艺术(晚唐至南宋时期,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代表作的重庆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在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不同,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

重庆大足县境内,有唐宋以来石刻造像一百余处,六万余尊,总称大足石刻。其中以北山、宝顶山摩岩造像规模最大、最集中,最为壮观。北山摩岩造像,位于县城西北一公里,创于晚唐,历经五代、两宋,雕刻诸佛、菩萨等,造像近万尊,以精美典雅著称于世。唐代人物形象端庄丰满,气质浑厚;刻工精湛,人神合壁。

中国的石窟虽历经千年岁月洗刷,甚至遭到了人为的破坏,但仍有一些石窟保留了原貌,成为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艺术博物馆。今人亦可以从不同时期石窟的雕塑内容,寻找到先人们对佛法的虔诚,对佛的无比敬仰。或许这也是先人们留给今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吧。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科技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