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管仲教桓公亲邻国(历史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7年10月31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原文】

桓公曰:“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邻国未吾亲也。君 欲从事于天下诸侯,则亲邻国。”桓公曰:“若何?”管子对曰:“审吾疆埸(1), 而反其侵地;正其封疆(2),无受其资;而重为之皮币,以骤(3)聘眺(4)于诸侯,以安四邻,则四邻之国亲我矣。为游士八十人(5),奉之以车马、衣裘,多其资币,使周游于四方,以号召天下之贤士。皮币玩好,使民鬻(6)之四方,以监(7)其上下(8)之所好,择其淫者而先征之。”
(出自《国语・卷六・齐语》)

【注释】

(1)审吾疆埸(音译):审定我国的国界。审:研究审定。疆埸:国界。
(2)封疆:边境界线。
(3)骤:驰骤,车马频繁地往来。
(4)眺(音跳):眺通“眺”。古代诸侯聘问相见的礼节。
(5)为游士八十人:据《尔雅‧释地》,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岛:冀、豫、雍、扬、衮、徐、幽、营、荆,“齐曰营州”,故除齐外,每州派游士十人。
(6)鬻(音玉):卖出。
(7)监:观察。
(8)上下:指君臣。

【语译参考】

齐桓公说:“我想对诸侯用兵,可以吗?”管子回答说:“还不可以。邻国还没亲近我们。你想对天下诸侯用兵,就要亲近邻国。”桓公问:“怎样去做呢?”管子回答说:“审定我国的国界,归还侵占邻国的土地;确定边境的土地、山林、河流,不要掠夺邻国的资财;而且多多送给他们皮毛、财货,派使者乘车马经常到各诸侯国访问。用这些办法来安定四邻,那四邻的诸侯国就会来亲近我们。组织游说之士八十人,给他们备好车马、衣裘、多带些资财、布帛,让他们去周游四方,以招纳天下的贤士。皮毛、布帛、玩器、古玩等东西,让人带到四方去兜售,以此观察各国君臣上下的喜好,选择骄SL淫逸的先征讨他们。”

【研析】

齐桓公想要对诸侯用兵,管仲为他规划亲近邻国的外交方针和措施,要他先审定自己疆界,采取归还土地、加强聘问、加强贸易联系等敦亲睦邻的措施。然后再注意各诸侯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对象用兵。可见管仲的策略,是想先塑造自己国家良好的形象,再师出有名,以正当的名义,达到讨伐诸侯的目的,这样才不会引起其它国家的反弹。

在战争中策略的应用是否得当,是成败的关键。能得到民心的支持,已成功了一半。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国家众多纷乱,百家争鸣,谁能得民心、能得贤才辅助,即能成为当代的霸主。齐桓公因有管仲替他谋策知己知彼的外交方略,故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延伸思考】

1.国家需与邻国友好;个人要与同侪友善。你如何与同侪建立良好关系呢?
2.人不可貌相,有时从外表是无法正确判断一个人的。如果你很想了解一个人真正的为人,你会用什么方法去试探?
3.得贤才辅助,是领导者的梦想,此一贤才该如何培养呢?

【参考数据】
1.《国语》 左丘明原著 黄永堂译注 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2年5月出版
2.《国语译注》 王连生 薛安勤 注译 建弘出版社 1995年2月出版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