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议:网上通讯



【正见网2009年02月09日】

*正见网2009年02月07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忆江南(二首)(编者:原稿从略)

(作者附言:)“记得正见网上通讯说:忆江南第三行的两个七言句,通常是要求对
仗的。这是一定要这样么?那么上面那首观神韵是否还需要修改呢?谢谢! ”

修改与评注:这两句以对仗为宜,这个要求当然有其理由(这里没时间细说),但不
是绝对的。古人的作品中也能找到不对仗的。因此,如果可能,作者应尽力写成对
仗句。谁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十全十美呢?但如果力不能及,或者自己要说的两句话
刚好不容更改为对仗形式,那就别勉强了。世间万物,有一般就有特殊,只要内涵
好、文字好,有巧思,那就是好作品。由于以上原因,作者第二首词便采用了作者
提供的“凡尘俗念有心终”代替原来的“世间俗念有心终”,以构成对仗句。

原稿:赞《金猴降妖》

目运金光驾紫云 棒打妖精不留情 神力劈开棘荆路 万里取经壮西行

魔高一尺道一丈 八十一难见真金 敬师护法堪赞叹 修成正果意无垠

修改与评注:首句“目运金光驾紫云”末三字改为“跟斗云”(“斗”谐音似较“头”
好),因为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佛道神中就只有孙悟空驾这种云,这已经成为他的标
志了:一说“跟斗云”,不用说名字就知道是指他了。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宜创新说
他“驾紫云”了。其实,基于同样理由,“目运金光”也最好用“金睛火眼”代替。
但因“目运金光”并不明显的与“金睛火眼”冲突,所以没改。第五句末“金”属
第13部(侵寻),而第八句韵脚“垠”属第6部(真文元)。虽然这两部的韵母按现代发
音应该相同,但其发音部位有差别,我们还是尽可能分开来押,实在不行了,混押
也就将就了。由于“意无垠”在文意上有些牵强,因此还是决定改为“众神钦”,
文意通顺些,而且韵部统一了。前面二字“正果”改为“佛果”,不但更准确,而
且更公平,因为“正果”中以“佛”为最高。

写“神韵”的观剧诗,和写咏物诗有相似处:都要尽可能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将
其与众不同的地方突显出来,再从这些特点上去联系和发挥自己的观点。如果写得
太泛了,就只能在“观神韵”这种大标题下谈一般印象,而不宜落实到某一具体的
节目上去。要写具体的某一节目,就须要深刻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作者在选词构句
上看来是比较谨慎的,但在观察、思考上还宜多下功夫。

原稿:永遇乐・传颂师父 (编者:原稿从略)

修改与评注:作者意在填写宋词。句数和每句的字数也是对的。但句读、平仄和韵
脚都有不合词谱的地方。作者可能没有填词要合谱的概念,因此才会这样写。希望
自己多掌握一些诗词写作的方法,这是好的愿望。从这首作品来看,作者在遣词构
句上也有一些语言基础。如果按正规的途径多加努力,是完全可能学会词、曲的写
作的。建议作者读一读正见网上的系列文章“诗词常识”( http://www.zhengjian.org/
zj/123,89,251,1.html ) 中的有关部份(比如:句读、押韵、词律、词谱等),有了
明确的概念后,再找一些比较容易的词谱来练习着写。

由于不合词谱,但在内涵和形式上达到我们目前发表诗歌的标准,因此取消词牌后
以诗歌形式发表。标题“传颂师父”略嫌不顺,删去了“传”字。

原稿:法徒坚定

高山劲松意坚强 雨中绿竹竞赛长 严寒翠柏仍挺拔 中共邪党白猖狂
弟子助师法轮转 迷众觉醒眼以亮 待到阴霾除尽时 法船起航帆高扬

修改与评注:第六句“迷众觉醒眼以亮”略嫌文意不顺,而且“亮”字是所有韵脚
中唯一的仄声字。故改此句为“迷众觉醒有眼光”,文意稍顺,韵脚变为平声了。
第七句“待到阴霾除尽时”尾字平声,此处当以仄声为宜。故改“时”为“日”。
这种情况在来稿中很谱遍,建议作者们读一下【诗歌评议】“非押韵行”和“押韵
行”的尾字平仄规律 (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6/7/3/38395.html
)。

原稿:选择

善缘有善因 恶念埋祸根 人心生善恶 岂能瞒过神
三退用笔名 神看人的心 江鬼蠢恶暴 随者遭天毁

修改与评注:最后一句“随者遭天毁”失韵:“毁”不押“神”或“根、心、因”,
因此末句改为“随者大祸临”,使其入韵。来稿中如有失韵的句子,而其它方面都
合要求,我们总是希望通过修改后发表,这样不仅避免了作者时间精力的浪费,也
给作者一个学习修改自己诗词的方法和参考。但是,因为韵字有限,对韵脚的任何
修改都很可能带来对该句内涵的改变。如果作者不愿自己的作品被修改,可以在来
稿中注明“请勿修改”等字样。我们对没有登载、但可以通过修改而登载的作品,
会在“诗歌评议”中解释没有登载的原因,以便作者能修改后再投。但“诗歌评议”
发表的时间无法确定,而且时间长了没有评议的诗歌也可能就不会再回头去评议了,
这一点作者们要有思想准备。至于那些在来稿中愿意编者修改、希望自己的作品经
过修改后达到发表水平的作者,我们总是会尽力而为,使原作的内涵尽可能多的在
修改中保留下来。

*正见网2009年02月06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作品--诗 (编者:原稿较长,从略。只引用修改和评议到的部份)

修炼有感(四首)之一:
九年风雨成苦忆,亿万斯民尚岂知,魔怪千般总无计,慈航一度但有期。

修炼有感(四首)之一:
单掌峰插三界外,双膝盘定莽昆仑。河车独运驱魔怪,慈悲含笑看众生。

致无神论者
阴阳混沌有二气,三才内外鬼神持。世人狂言皆放诞,红尘蒙面岂得知?
今人饱私多阴曲,古者遗风行道直。冥府有德开生路,多积阴鸷福寿齐。
无常鬼脚不着地,倏忽惊见鬼王衣。牛头马面绀青发,挑心挖眼且剥皮。
铁城墙内无贫富,畜生道里有僧尼。误国之门枷秦桧,恶鹰啄髓烂如泥。
早时行事多无忌,晚来乖舛何枝依?业障换取非份享,南柯一梦有醒时。
我劝诸位开慧眼,斩除俗念窥玄机。试问天下皮肉子,转轮何曾饶过谁?

文场阉者
文坛摇笔作匪娼,颠倒众生谋稻粱。鼓中万姓原不惑,怎奈一言妖风堂!

修改与评注:第一首第二句“亿万斯民尚岂知”,文字略嫌不顺,改作“亿万斯民
尚未知”。第四句“慈航一度但有期”属类似情况,改为“慈航一度有归期”。
第二首首句“单掌峰插三界外”改为“单掌峰插九天外”。无论作者所写是否绝对
真实,我们得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一旦读者不能接受,就起不到我们写作、登载
所期望的效果了。修改后仍然很高,但可以解释为夸张手法,不象原来那样铁定的
写实、没有解释的余地。末句“慈悲含笑看众生”失韵:“生”不押“仑”,因此
改为“慈悲含笑看世人”,使之入韵。
第三首第六句“古者遗风行道直”失韵:“直”不押“知”或“齐”。因此将第三
行两句删去(不太好修改)。第八句“多积阴鸷福寿齐”中“鸷”应为“骘”,但因
“阴鸷”和“阴骘”读音相同,又都是不常用的词,因此审稿时漏过,今天看到,
已经改过来了。
第四首末句“怎奈一言妖风堂”改为“怎奈妖风一言堂”,因为“一言堂”已经是
非常稳定的特殊词汇,形象的描绘了共党的独裁特徵,因此不宜分割后使用。

由于作者投稿的诗中只登载了这十三首,因此原稿标题改为“诗(十三首)”。作者
此次投稿的诗歌,包括那些没有发表的,一般都很有气势和气魄,而且想象丰富,
读起来形象生动。其内涵也比较深刻,有些地方可能已经超出一般修炼人的接受能
力。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在押韵方面不太规整。那些没有登载的诗歌,如果在押韵
方面稍加改進,大多数是很好的作品。

为省篇幅,下面我们不摘原文,只把韵脚的情况按类列出,以便作者在修改时少费
时间。

“情、空”(修炼有感(一));“空、羹”(丹田羹);“行、中”(普度),这三组
韵脚不相押,属于《词林正韵》(或称《词韵简编》)中的第一部(东冬)和第十一部
(庚青蒸)的混押。“筋、声”(何惧匪类);“灯、尘、身、明”(蛋壳界);“民、
兄、门、襟、人、声、根、饼、生、行、顶、人、井、惊”(寒者);“程、君、柄、
能、俑、吞、人、营、庭、臣、烹、□、兵、神、青、魂”(还魂)这四组韵脚不相
押,属于第六部(真文元)与第十一部(庚青蒸)的混押(其中“俑”属第一部(东冬))。
“封、醒、民、尘”(戊子寒秋感时世)这组韵脚属于上面提到的三个韵部的混押。
“迷、沥”(修炼有感(五))这是同一韵部的“平仄不相押”(四句的小诗要求押同
平仄的韵)。“车、佛”(修炼有感(十二));“知、什、语、危”(汶川冷语),这
两组韵脚属于两个或三个不同韵部的混押。“头、收、走、武”这组中“武”字脱
韵,它与前面三字不相押。

下面是诗中某一句不太好理解的情形,如果改写或加注一下就能解决问题(如果韵脚
有上述问题,还须修改韵脚):末句“骗计惊苏武”(国耻在承平);“比心尚不周”
(蒙羞);“金刚论语当显学”(显学)。下面是整首诗的内涵都不太好理解的情形:
“何惧匪类”、“修炼有感(十二)”“修炼有感(十五)”“戊子寒秋感时世”
“丹田羹”“劝善”。
如果能将这些诗写得易懂一些或者加些注解,则编者幸甚、读者幸甚。

原稿:诗三首

战场:三界如战场,除恶尘飞扬。层层全/邪灭尽,天清地又朗。
一锅烩:阴阳两重天,善恶各一边。善人全救起,恶人油锅煎。
致乱法者:(编者:未改,从略)

修改与评注:第一首韵脚“扬”和“朗”一平一仄,四句的小诗我们不主张平、仄
通押,因此第一首没有登载。第三句中“全”和“邪”字是作者提供的不同选择,
用“邪”字比较好些。第二首标题“一锅烩”与内容不太吻合,而且“烩”字是烹
调术语,让人觉得作者是要把“恶人”当菜肴来吃了。因此改标题为“善恶分明”。
全篇标题改为“诗二首”。

原稿:真相诗

国内外同修:一部大法结佛缘 一架天梯上佛国 一个师父慈悲护 一起救度大圆满

忍中有舍:(编者:未改,从略)
破人壳:(编者:未改,从略)

修改与评注:第一首首句“一部大法结佛缘”不太合适:大法是有佛缘的人得的,
不是用来结佛缘的。大多数佛缘是得法前就结好了的,师尊许多世都在人间辗转结
缘,所以真修弟子都是师尊早就定了要传法的。因为这个原因,就没有修改韵脚来
使之押韵(“国”不押“满”)。作者的诗内容纯洁,思想清晰,这是作者的诗值得
修改和登载的原因。如果以驾驭文字、运用诗歌技巧的能力来看,作者还应该多多
努力。首先是把押韵的问题解决好,这是写诗必须过的基本关。作者在押韵方面已
经比过去好多了,象今天登载的两首就没有修改。但平仄通押的情况还比较多,有
时还有完全不押韵的情况(比如今天的第一首)。建议你把《词林正韵》(或《词韵简
编》)从网上打印一份来放在手边,经常浏览,逐渐培养起敏锐的韵感。写诗时先按
自己的意思毫无拘束的写出来,然后注意看句读是否正确,不对就摆弄一下词序或
换一下表达方法。句读对了就看是否押韵。如果不能凭感觉定韵,就查一下自己第
二、四句中哪一句的尾字是必须保留的(以四句小诗为例),查到那个字所在韵部后,
就在那个韵部里找可以放到另一句末尾的韵字。搜索过程最好在网上進行,那样比
在打印本上查找更快得多。过押韵关比较难,特别是过去没有写过诗的人。但大法
弟子与常人不一样,只要心态摆正,進步会很快,甚至出奇的快。相信作者一定能
很快过去这一关,在写作上提高一大步。( 诗词常识 (二)句读 http://www.zhengjian.
org/zj/articles/2003/1/2/19858.html 诗词常识 (四) 押韵 http://www.zhengjian.
org/zj/articles/2003/1/11/20001.html )

*正见网2009年02月05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诗三首(我是第一次投稿,请同修不吝指正,合十!)

越情关:轮回五千多少怨,末世修来万魔拦。法中磨砺绝情剑,直斩情丝越死关。

剑指邪魔:单键击破烂鬼窝,双键同除黑手魔。多般法宝齐翻用,清理阴霾宙宇阔!

莫虚度:再苦再难也出凡,正法路上志未还。今朝救人莫虚度,明日天国再团圆!

修改与评注:第二首尾韵“阔”是仄声,前韵“魔”是平声,首句入韵的“窝”也
是平声,因此最好改尾韵为平声韵。重新整理原诗末两句,改写成“真修弟子天地
阔,清理阴霾法宝多”。第三首第二句“正法路上志未还”后三字文义不确,而且
可能产生负面歧义,因此改“志未还”为“志如磐”。

第一次投稿就能写到这样,确实是令人鼓舞的。

原稿:同修诗词(九首) (编者:原稿从略,只摘引修改、评议到的部份)

红魔祸:(最后四句) 天降“九评”退邪党 三退保命保华夏
人人三退齐踊跃 三退开出世界花
护法神:(最后两句) 旧势谁敢不敬法 打下万劫不复渊
初雪: 天送祥瑞扮中原 银装素裹不一般 送却旧宇残尘了 喜迎新宇露笑颜
玉宇澄清人性善 从此旧颜换新颜
踏雪:足踏素雪如履云 似临仙境离凡尘 万籁俱净尘不染 玉宇澄清别样心
远古记忆:(最后两句) 千古宏志今得展 不负上苍真主恩

修改与评注:“红魔祸”末句“三退开出世界花”中“世界花”一语不确,而且前
面已有两个“三退”,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就太过份了,故改为“红花落尽黄花
发”。“护法神”末句“打下万劫不复渊”措辞微嫌生硬,改为“万劫不复下深渊”。
“初雪”后四句文意有重复,而且韵脚重复(两个“颜”)。删去第三句和末句,原
第四句仍作第四句,原第五句作第三句。“踏雪”第三句“万籁俱净尘不染”中
“净”字当作“静”(“万籁”是自然界的声音而非空气),改为“静”。“远古记
忆”末句“不负上苍真主恩”不好,是谁的恩就是谁的恩。很高的神都要同化大法、
承认大法才能留下来,层层大穹的主都要感师尊之恩,身为大法弟子、师尊做出巨
大牺牲而直接救度的对象,我们只能感恩师尊。“上苍”就是“天”,是个很泛的
称呼,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所说的“天”都可能具有不同的内涵。有时为了更多
的读者容易接受,我们也说“天”(如“天灭中共”)。但感恩时恐怕不能用这个词
了,因为我们明明白白的知道感谁的恩。至于“真主”,通常是指伊斯兰教崇拜的
那个东西。师尊没有用过的名词,我们是不能随便用的,特别是在这个感恩的场合。
因此将末句改为“不负圣王浩荡恩 ”。

下面的四首是同稿寄来,但未登载的,简评如下。

唤醒:师尊苦唤始方醒 助师正法是真命 打开旧势缚仙索 挣脱旧势捆仙绳
手捧:恶魔阻法用斧劈 乱神坏法吃宝剑 谁敢迫害不敬法 送它断生不复还
下场:大法洪传度众生 恶党迫害违天命 天怒人怨齐讨剿 送它断命永不生
路:抖落的是做人沾染的灰尘 保留的是先天原有的纯真
展现的是对真善忍的正信 继续的是修炼路上的艰辛
跨越的是千万年的等待 收获的是救度众生的缘份
皈依的是万宗归一的法门

“唤醒”后两句内涵重复,而且韵脚“命、绳”平仄不相押。后两句的比喻比较新
鲜,但其内涵较真实情况颇有距离:如果“旧势”真用“捆仙绳”把你捆了,除了
师尊以外,谁能打开?谁又敢打开?自己“打开”“挣脱”恐怕就更难了。“手捧”
的两个韵脚也是平仄不相押。末句“送它断生不复还”内涵不太确定。“下场”的
两个韵脚也是同样情况。末句也和上例相同。“路”在形式上是新诗,作者是想写
成格言的形式,但其内涵却不象格言那样耐咀嚼,甚至有些不对头。比如“跨越的
是千万年的等待”、“收获的是救度众生的缘份”,显然不是我们修炼中的真实情
况。

原稿:诗二首

迎春:(编者:未改,从略)
创世:同化法,救众生。兑现誓约尘世中。勤精進,法圆容。助佛转轮大道行。
旧宇灭,新宇成。无量众生获新生。天地固,万物生。生生不息万古成。
大法开创通天路,天门常开启鸿蒙。 (失韵)

修改与评注:末行失韵:“蒙”不押“成、生、行”。末句内涵也不全对:“天门
常开”与“启鸿蒙”实无直接关系。因此删去后两句。其实,“兑现誓约尘世中”
一句严格说来也是失韵的:“中”不押前面的“生”或后面的“行”,但因紧接着
的是两个三言句,其中第二句“法圆容”与之产生韵感,也就任之了。

原稿:诗二首

圆容:大道无形是其形 教化万物渡众生 邪魔乱鬼愁无去 同修有漏互圆容
法徒:得法随师行 难中讲真相 在世人平常 天上众神羡

修改与评注:第一首第三句“邪魔乱鬼愁无去”中“愁无去”一语不确,改为“全
除去”。“同修有漏互圆容”,句义不确,还可能产生歧义,而且“容”不押“生”,
改“互圆容”为“携手行”,文意通顺而且押韵了。第二首末句失韵:“羡”不押
“相”,改“众神羡”为“不一样”。

原稿:真相诗

快完了:(编者:未改,从略)
福到家:别怕邪党恶,看天在灭它,顺天意而行,三退福到家。

修改与评注:第二句“看天在灭它”改为“老天在灭它”,更直截了当,这是五言
诗的本色。第三句“顺天意而行”,句读错了。五言诗是2-3读,这里是3-2读,改
为“事事顺天意”。作者可参“诗词常识”中“句读”部份,弄清这一基本概念的
内涵。( 诗词常识 (二)句读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1/2/19858.
html )

*正见网2009年02月04日审阅后未予登载的诗歌:

原稿:诗歌:大音无声

大道无形世间传,八十余国结佛缘。全球法徒正念起,助师正法志如磐。
法正人间号角响,大音无声震云天。邪灵解体新宇现,苍穹处处开净莲。

评注:作者此诗就是要用“大音无声”来形容大法和大法弟子的活动。但此诗内涵
却不能给人这种印象。“法正人间”的信息被比做“号角响”,那就是有“声”的。
大法弟子的活动从来就是有声的:四二五上访是有声的;向各界人士面对面讲真相
是有声的;“天国乐团”震天动地的管乐是有声的;“神韵”的演出更是有声的。
大法弟子的诗词文章,从比喻角度来看也是大法弟子的声音。作者所说的“大音无
声”是指大法的甚么特点、大法弟子的甚么活动呢?

“大道无形”和“大音希声”都是老子的话。师尊用了“大道无形”来描述大法修
炼的非常特殊的“没有组织”的状态,那是对大法在一方面的特点的最好描述,是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作者用“大音无声”(注意和“大音希声”不同)来描述大法
和大法弟子的活动,又有甚么现实意义呢?

原稿:楹联八副
一、
世本具先觉之验谨为世人点祸福
人贵有自知之明真相一明见吉凶
二、
长观皓月巡天地人须知救人愈紧迫
静读天书修真善忍当将善心化慈悲
三、
望日气浩荡感浩荡佛恩再造乾坤救度众生一念中
省身心坦然令坦然不动否定迫害坚修大法志不移
四、
神风鸣清籁玉宇莲台笙歌起天音净乐
韵气荡回肠法界仙班妙舞展纯美画卷
五、
回顾历史求一是任万千年轮回只为得大法
正面人世不二心逾无数次劫难执意救众生
六、
大隐何急避朝市须知朝朝暮暮可救多少人
高人不独在山林当如林林总总有缘得法者
七、
虽凡心每被风吹净然难容邪党残虐狂??十年飑
即迷眼常因雨打明也不准恶丑翻覆毒害几亿人
八、
清歌凝白雪笙管洪鸣献一曲苦度
祥云托凤舞鼓角晓春颂十阳射日

评注:这八幅对联从内容上看都写得不错,但在形式上都还没有达到真正对联的标
准要求。把对联作为一种文体来对待,那就自有其特殊的要求和标准,这些要求和
标准与诗歌中讲究平仄和对仗的要求是一样的,只不过句子的字数不象诗歌那样有
严格的限制。其实对联最初也就是从对仗的诗句演化而来。具体的说,一幅对联包
括两个句子,按先后次序称为上、下联。两句的结构和内容要满足诗歌中对仗句的
要求,即平仄相对(片语、词汇的奇数位置或虚词、小词不论),语法结构和词性要
相同(如名词对名词、数词对数词等),上联结尾用仄声字、下联结尾用平声字。这
些要求当然就同时限定了两句的句读是完全相同的,但句读相同却不一定能满足结
构相同等特点。

作者这些对联在句读上都把握得比较好,基本上没有句读错误。但在平仄和结构上
面都或多或少的有些问题。比如第一幅的两句:

世本具先觉之验谨为世人点祸福
人贵有自知之明真相一明见吉凶

前七字结构正确,但第二、三两字都是仄声字,应至少把动词“具”和“有”中的
一个改为平声字。后面七字中前四字结构不对:“谨为”是“副词-动词”,“真相”
是“名词”或细分为“形容词-名词”,两者词类完全不同;“世人”与“一明”情
形类似,而且“一明”中有数词“一”,上句中相对的位置也必须是数词,对联或
诗歌对仗句对于数词成对的要求是最严格的原则之一。另外,“世人”和“一明”
平仄相同,也不行的。动词“点”和“见”都是仄声字,其中一个应换作平声。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我们不一定要求每一个字都平仄相对(那样会太难,不现实),
也不能象诗歌那样一般的规定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因为对联的字数没
限制,节奏和诗歌不一定相同。比较实际和通融的办法是:双音词的第二个字要求
平仄相对,单音词中的实词、意义重要的词、须要强调的词要求平仄相对,虚词、
小词(语气助词、语法助词等)和不须强调的词可以不要求平仄相对。

建议:如果作者有心学习对联写作,希望把上述对联或更多的对联写得合符标准,
可以考虑下述方法:首先把每一幅对联认真分析一遍,其中每一句都可能有合格和
不合格的部份。如果好改,就按规则把原作改成合格的形式;如果难改,就把各幅
对联中合格的部份挑出来,重新组合成有内涵、可读的对联。长期以来,我们登载
的对联很少,不是不愿登对联,而是投稿的对联绝大多数都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对
联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在讲真相中是可以发挥作用的,特别是在逢年过节、生日、
婚嫁、丧葬等特殊的场合,一幅精彩的对联往往胜过一篇诗词、文章或一席长谈。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