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官场逐鹿多争驰 自谦让位有杜诗

陆文 选介


【正见网2009年06月05日】

杜诗(?-38年),字君公,东汉时代的河内汲县(今河南汲县西南)人。年轻时就有才能,在那里担任功曹,以公平著称。被征辟为大司马府官员。建武元年,在一年中迁升三次至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不法,在城里横行霸道,百姓惶恐。杜诗晓谕萧广,仍不改悔,于是将萧广击杀,回京后把情况向汉光武帝奏报。汉光武帝召见他,赐给他“口戟”(代皇上下军令),又派他巡视河东,去招降和诛杀反叛的贼人杨异等。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焚毁船只,调集部署郡中士兵,派骑兵突袭贼兵,杀死杨异等人,贼兵因此被消灭。拜授为成皋县令,任官三年,政绩优异。又迁升为沛郡都尉,转任汝南都尉。所到之处,都有政绩。

建武七年(公元31年),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活节俭,施政清正平和,以捕杀强暴树立了威信,他还擅长计划谋略,减少和爱惜民力劳役。他根据前人的经验,制造水排设备,利用水的力量带动鼓风机,進行冶铁铸造。此法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杜诗不仅有政治才能,而且还铸造农具,节省人力,增大效益,百姓使用很感便利。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使郡中家家户户都丰足富实。

杜诗非常谦逊,自认为没有功劳,不应长期任大郡长官,请求降职,以便让出职位,给后来的贤者。他上疏说:“陛下卓越地完成了传大的工作,成就了宏伟的勋业,收藏好兵器治理国家,众将都返回朝廷,全国和睦一家,千秋万代都将蒙受您创造的幸福,这是天下极大的幸事。只有匈奴还未被圣德感化,威胁着西、北的两处边境地区,肆意欺凌我国百姓,边境居民深受其害,不能保护自己。臣下担心威武勇猛的将领,虽然勤奋守卫边境,也未必能够脱下盔甲,收藏起弓箭。勤奋而无止息,将会有怨言;劳累而不得休息,也会有不满。有怨忿的军队,难以再督责他们立功。

“臣观察将帅的心情,功臣的期望,都盼着不再打仗,满足于在内地郡中任官,然后再受命出征,他们才不会有怨忿的情绪。臣下认为:出师成功在于团结,而不在人多。陛下虽然顾虑北部边境之事,也应当和缓地调用军队。先前汤武善于驾驭部队,所以从不因一时愤怒而出兵。陛下起兵已十三年,将帅和睦一心,士卒欢悦。如今若是使公卿郡守都出自军人,则将帅将会自我勉励;士卒的优待与宿卫一样,则士卒会勇气百倍。为什么?因为国家已经安定,人人都重视自己的性命,大臣以下官员,都怀恋乐土,不根据功劳给予报酬,而督责他们尽力,是不大可能的。陛下应该留下几个郡守的职位,以便拜任那些得胜班师的大臣;再出丰厚的奖赏,给那些长期服役、有贡献的老兵。这样,边境地区驻守的军队,会争着舍生忘死;守城护塞的官吏,定能不辞劳苦;从而使得烽火准确,防守坚固。圣明的君王施政,必定要依据人的心理。现今杂用了一些愚昧的、德行浅薄的人,断绝了功臣的期望,实在不适宜。”

“臣下杜诗暗自思忖,自己本来是掾史属吏之才,正值陛下创立大业之际,贤良能干的人都在外打仗,朝廷里人才缺乏,我却特殊地受到极大恩宠,但我教化百姓不称职,任官又没有功绩,长期窃居官位,会使得功臣心怀不满,我实在惶恐不安。建武八年的时候,我曾上书请求退位让给有功之人。当时陛下加给我特殊的恩典,不允许辞职。臣杜诗蒙受的恩德极深,道义使得我不能担当假意请求辞职之名,如果这次仍不能实现辞职的愿望,那么臣愿辞退大郡的官职,担任低一些的职务。将来若是我身体强壮,有能力处理繁杂艰难的事务,而且任用我的确对国家有所补益,那时再授我以较高官职,我也就不再推辞了。恳请陛下哀怜体谅、批准我的辞职请退!”

汉光武帝爱惜他的才能,仍然没有同意杜诗的请求。

杜诗喜好推举贤才,多次举荐贤德士人,如清河人刘统以及鲁阳长董崇等人,勤政爱民,廉洁奉公。他们都出自杜诗的荐举。

杜诗虽然在外地任官,仍然尽心于朝廷大事,有忠正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進献上奏。任官多年,政令教化大大推行。

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杜诗因病去世。司隶校尉鲍永,上奏说:“杜诗家中贫困,一生廉洁,没有田宅,死后连下葬的地方都没有。”于是,皇帝诏令:在郡中官邸治丧,并赐一千匹绢,办理丧事。

(事据《后汉书》卷三十一)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