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09年07月24日】
看了这个题目,了解中华文化史的读者就会知道,我要写明朝。
在明朝的江南苏州一带出现了以唐伯虎、祝枝山和文征明等人为代表的才子文人。他们的诗歌、书法和绘画在中华文化的历史当中占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当时整个社会的道德已经出现很大的衰败,在他们的言行中会出现很多的变异的因素。这方面尤以唐伯虎最甚! 唐伯虎自称“江南第一大才子”,这本身就是狂,就是不谦虚,目中无人,这样怎么能進步呢?
他写过一首《桃花庵歌》前四句是这样的:
桃花屋里桃花庵
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卖了桃花换酒钱
这种风格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的境界完全不一样。这里有一点愤世嫉俗的东西。
比如他写过:
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副丹青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
唐伯虎当时非常喜欢喝酒交游,带着一些朋友四处游逛,青楼酒肆是他们常去的地方。在他的这些朋友中文征明比较正统,有如君子一般,而祝枝山似乎更放荡一些,但是他的诗文的却写的很好。
一次他们结伴游西湖,登上西霞岭,伴着这般美景,他们彼此都吟出了各自的心曲: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直上到高山上
海面初平云脚低
四海五湖皆一望
(唐伯虎)
此时天上飞来两只大鸟,文征明借机吟道:
双鸟飞跃西霞岭
西湖美景碧万顷
游子文人来做客
洗尽俗念方自醒
只听祝枝山哈哈大笑说,文小弟,甩开你的“洗尽俗念”,看为兄我的:
西湖景美鱼更美
此时不醉何时醉
世间万事酒中过
管他红尘是与非
唉!文征明气的直摇头!祝兄就是这个样子,整日的脑袋当中就是这些得过且过的思想。
后来当地附近的文人在苏州的虎丘开了一次诗会,在诗会上他们三位当着下面三千人用尽他们的生平所学演绎了一段辉煌的诗会。下面的三千人里面有大部分是老百姓来看热闹的,只有一少部分是来自附近不同地区的有才学的人。
虽然他们没有了李白诗歌中放达的心境,没有了苏东坡那种洒脱,但是却有着他们本身的意境。因为不同时代都有不同天体来的生命,那么他们到这里来不也是把他们天体里的文化带到这里来了吗?目地是奠定文化的基础和内涵!人间此时道德衰微,那整个天体宇宙不也是一样吗?只是在天体中具体表现有所不同而已。拿诗歌来说,即使遵从相同的韵律,但是内涵和风格不同时代是不一样的,同时也与做诗歌本人的思想品格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说,神无论安排了什么,作为人今生怎样选择,那还得是自己说的算。反正按照神的安排完成好使命那是功,违反神的安排那就是过了。有过那就得偿还!这是天理。
唐伯虎此生的名声不是很好,贫病而死之后,也有很多人骂他,他也在地狱呆了几年,受一些苦,为何?因为他以一个“名人”的身份带头变异了一些文化!而文征明以君子的身份保留了很多的正统的东西,死后到天上享了一段时间的福。因为还有不同的开创文化的使命,不久他们又回到人间轮回转生了。祝枝山和唐伯虎的命运差不多。后来转生的时候他曾经欠唐伯虎的下一世二百两纹银。
这正是:
文朋诗友行世间
开创文化莫等闲
今朝得法破迷雾
回望前世泪涟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