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高风(十)

史鉴 整理


【正见网2010年09月10日】

刘永锡生不离长洲

刘永锡,字钦尔,魏县人。崇祯乙亥年考上举人,担任长洲教谕。南京沦陷后,刘永锡率妻儿隐居长洲相城。

有大官拜访他,想强迫他出仕。刘永锡扯开衣服露出胸膛,怒目相视,说:“我是中原男儿,二十岁时,我就跃马鸣鞭,渡过漳河,登上大山,两河豪杰谁不知道我!你想污辱我吗?”拿起墙壁上挂着的宝剑就要自刎。门生赶紧抱住他,把剑抢走,大官于是不逼他了。刘永锡事后对妻子说:“他再来逼迫,我和你就当机立断吧!”两人都撕开一尺长布握在手上,随时准备上吊。

不久刘永锡移居长洲阳城湖畔,和妻子、儿子刘临、女儿刘贞编席子糊口。街上人看见饱读诗书的刘永锡抱着席子来卖,都叫他“席先生”。刘永锡家里上顿不接下顿,经常不生火做饭。有人送米给他,如果不是知已,刘永锡都拒绝接受,因此家境更加贫困。他的女儿已经许配,还未出嫁,在兵荒马乱中怕被兽兵污辱,家里粮食又不够吃,自己不愿吃饭,绝食而死。他妻子恸哭成疾,也随女儿而去。他的仆人也相继饿死或者逃走。有老仆人从魏县来,劝刘永锡回乡,说:“老家房产都还在呢!”刘永锡说:“我不是不想回去,然而当初我奉崇祯皇帝命令来到长洲,崇祯皇帝没下令,我就不可离长洲一步。”刘永锡命令他的儿子和儿媳带老仆人回去,说:“为祖宗守墓的责任就交给你了!”挥手叫儿子离开。当时发生水灾,遍地饥荒,刘永锡得到食物更加艰难,经常吃糠。刘临回乡后,思念父亲没有安顿好,借了一百两银子快马赶去送给父亲,不料刘临心太急,中途马受惊,刘临不幸坠地身亡。

刘永锡容貌非常雄伟,这时却形销骨立。他自悼家破人亡,买了一艘小破船往来江湖之间。他曾经泛舟中流,摇桨唱歌道:“溯彼中流兮,采其荇矣。呼君与父兮,莫之应矣。身为饿夫兮,天所命矣。中心殷殷兮,涕斯迸矣。”又唱歌道:“白日堕兮野荒荒,逐凫雁兮侣牛羊,壮士何心兮归故乡。”歌声悲烈,听见的人为之哀伤。尚书钱谦益念及刘永锡的穷苦,招刘永锡到他那儿去。刘永锡说:“尚书是东林党魁,受皇帝眷顾,选官时皇帝期望他成为伊尹、傅说(古代良相),他难道忘了吗?”

刘永锡拒绝不去,最终穷饿到不能起床。一天晚上,刘永锡大呼:“烈皇帝!烈皇帝!烈皇帝!”(崇祯帝),随即去世,当时是顺治十一年秋天。弟子长洲人徐晟、陈三岛,友人常熟人陆泓,为他操办丧事,葬在虎丘山塘,将他的妻女移葬在他身边。

傅青主死不入京门

傅山,字青主,阳曲人。六岁时,傅山只吃黄精,不吃饭,家人强迫他,才吃饭。傅山读书过目成诵。明末天下将大乱,那些号称缙绅先生的儒生们,大多迂腐不值一提,傅山孤愤之下,坚苦磨砺,保持气节,不稍稍随波逐流。提学袁继咸被巡按张孙振诬陷,张孙振是阉党,一时无人敢为袁继咸洗冤。傅山约同学曹良直等找到通政使,三次上书为袁继咸申冤,巡抚吴?也为袁继咸主持公道,袁继咸冤情于是得到昭雪。傅山因此闻名天下。

甲申年崇祯帝蒙难后,傅山改成道士装束,戴道士黄冠,穿朱色衣服,隐居土洞,奉养母亲。袁继咸九江兵败被俘,被押送北京后不屈就义,他以《难中诗》遗赠傅山,并说:“我不敢愧对朋友给我的生命。”傅山读罢信,恸哭道:“呜呼!我又怎敢辜负先生!”

顺治十一年,傅山因河南一案被牵连逮捕。傅山不屈,绝食九天,奄奄一息,有门人用不寻常的手段将他救出,傅山得以幸免于难。然而傅山从此深深自恨,说与其这样苟活,还不如早死心安,没有一天停止长吁短叹。等到天下大定,傅山才出来与人接触。

康熙十七年,康熙帝下诏官员推举博学鸿儒,给事中李宗孔推荐傅山,傅山坚决推辞。有关部门强迫傅山進京,以至于命令役夫用床抬着傅山上路。到了离北京二十里远的地方,傅山誓死不入北京。大学士冯溥首先拜访他,朝廷大官陆续都赶来看他。傅山躺在床上,不待以迎客送客的礼节。魏象枢上奏康熙帝傅山年老多病,康熙帝下诏傅山免除考试,授予内阁中书官职,表示朝廷恩宠。冯溥强迫傅山進京谢恩,叫人把傅山抬進北京。傅山望见大清国门,泪水潸潸而下,滚下床扑在地上不走。魏象枢上前说:“停!停!这就算谢恩了!”第二天傅山回乡,冯溥以下百官都出城送行。傅山叹息道:“今后解脱了,没有骚扰了!”又说:“如果后世有人胡乱把我比作许衡、刘因之辈,我将死不瞑目!”(许衡、刘因,元代被奉若神明的名儒大贤)听到的人为之咂舌。傅山回家后,大官纷纷登门求见。傅山无论冬夏都穿一件布衣,自称“民”。有人说:“你不是官吗?”傅山不回答。傅山死后,用黄冠、朱衣入殓。

傅山擅长书画,说:“书法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人们认为这话说的不仅仅是书法。傅山诗文初学韩愈,喜好倔强,后来信笔抒写,戏言俗语,都入笔端,因为傅山不愿以诗文成名成家。著有《霜红龛集》十二卷。

魏禧山中作客

魏禧,字冰叔,宁都人。父亲魏兆凤,明朝秀才,明亡后,号哭不吃饭,削发为僧,隐居翠微峰。当年冬天,魏兆凤自己算卦得到同人卦,于是命名翠微峰书堂为“易堂”,随即逝世。

魏禧童年时嗜好古典,谈论历史有真知灼见。十一岁考上秀才,与哥哥魏际瑞、弟弟魏礼,以及南昌彭士望、林时益,同县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九人在易堂攻读。他们都自己种田自食其力,刻苦读书,因此“三魏”的名声传遍海内。魏禧恪守节操,才学尤高。易堂门前有池塘,颜其居称之为“勺庭”,学者于是称魏禧为“勺庭先生”。魏禧身体瘦削修长,目光炯炯射人。小时候身体多病,脾胃虚弱,人参、白术不离口。魏禧生性仁和,待人宽厚,不计较别人过错。对别人以诚相待,即使被别人欺骗,也不放在心上。然而魏禧颇有奇气,论事往往纵横捭阖,滔滔不绝。遇到盘根错节的事情,魏禧指点分析,头头是道。魏禧深思远虑,早早察觉祸患先机,预加防范,预测后来十有八九应验。明末大乱,流贼蜂起,然而天下承平已久,人们不知军事,无法抵御,并认为流寇仓促难以到达宁都,不加防备。魏禧唯独忧心忡忡,把家搬到翠微峰。翠微峰离县城四十里,四面削起百余丈,中间裂开,从山根到山顶如同斧劈一般,人们凭借裂开的地方凿台阶攀梯而上。魏禧于是设置关闸防守警戒,儒生朋友们也纷纷来此处避难。几年后,宁都被流寇蹂躏,唯独翠微峰安然无恙。魏禧喜欢读历史,尤其酷爱《左氏传》和苏洵的文章。他的文风凌厉雄杰,遇到记述忠孝节烈的事迹,魏禧更加感动激奋,摹画的淋漓尽致。

魏禧四十岁才外出交游。在苏州结交徐枋、金俊明,在杭州结交汪>h,在乍浦结交李天植,在常熟结交顾祖禹,在常州结交恽日初、杨?,在寺院结交药地、槁木,都是明代遗民。当时,南丰人谢文>-讲学于程山,星子人宋之盛讲学于髻山,记名弟子都达到几十、几百人,与易堂相映成辉。唯独易堂讲学回归古人实学,这种治学风气的兴起,魏禧是它的领袖。和尚无可曾到翠微峰,感慨的说:“易堂真气,天下无双!”无可,就是明代检讨方以智。有友人亡故,孤儿无以为生,魏禧就抚养教育,帮他安家立业。凡是亲戚朋友、或别人骨肉之间吵的不可开交,听不進意见,魏禧都能打开他们的心扉,一席话就化解了纷争。有人感到惊讶,魏禧说:“我每当遇到难以说上话的事情,一定正心诚意很长时间,直到我的精神与别人心心相通,然后才劝说。”

康熙十八年,魏禧被举荐为博学鸿儒,魏禧告病推辞。有关部门催促他上路,魏禧不得已,躺在病床上被人抬到南昌去治病。巡抚叫人把他抬到跟前检查,魏禧用被子蒙住头,自称病的很重,巡抚于是放魏禧回去。两年后魏禧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顾炎武天下为家

顾炎武,字宁人,原名顾绛,昆山人,明代秀才。顾炎武天生双瞳孔,中间白,边上黑,生性耿介脱俗,读书一目十行,与归庄友善,人们相传“归奇顾怪”。顾炎武目睹明末变乱纷呈,士大夫却一筹莫展,所以讲求经世济用的学问。南明首都南京沦陷后,顾炎武送嗣母王氏迁居常熟躲避兵灾。昆山县令杨永言兴起义师,顾炎武和归庄去从军,鲁王任命顾炎武为兵部司务。后来义军兵败,顾炎武幸免于难。嗣母王氏于是绝食而死,遗言训诫顾炎武要不事二姓。第二年唐王召顾炎武去担任兵部职方郎,顾炎武念及嗣母王氏还没有下葬,没有去。后来想去,交通又被阻绝了。因为仇家意欲构陷顾炎武通海,顾炎武背井离乡,终身不再回家。

顾炎武自负有经世济用的雄才大略,却无处大显身手,于是所到之处就小试牛刀。他曾在山东长白山下垦田,在山西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畜牧,利润累积到千两银子,因此走到哪里都不缺钱。他走遍关塞,四次拜谒孝陵,六次拜谒思陵,这才定居陕西华阴。说:“陕西人尚慕经学,尊重处士,坚持清议,这些品德实在是别的地方缺少的。华阴控制潼关黄河路口,即使足不出户,也能见到天下人,听到天下事。一旦有警报,可以進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如果志在四方,那么一出关门,就可以方便的建瓯直下中原。”于是定居华阴。

顾炎武生平精力过人,从小到老,没有一刻离开书本。他走到哪里,就用两匹骡子两匹马驮着书看到哪里。每当经过边塞亭障时,顾炎武就向老兵询问道路曲折,如果有与平时听到不一样的,就打开书对勘;如果经过平原大野,地理不值得留意,顾炎武就在马鞍上默诵儒经注疏,偶然有遗忘,就打开书复习精熟。顾炎武曾经与友人议论学术,认为:“百年来做学问的人,往往言心言性,却茫然不得其解。……聚集宾客门人几十几百人言心言性,自以为求到了一以贯之的万病通方,却舍弃了因材施教、博学多才。闭口不谈四海百姓的穷途困境,却大讲特讲自己悟道如何危微精一。……读书人如果不以百姓流离丧乱为耻,那就是无本之人;做学问如果不推崇古典、多闻博识,那就是空虚之学。如果以无本之人,来讲那空虚之学,我看那些人虽然天天孔孟之道不离口,却天天离圣人越来越远。”

顾炎武的学问,大抵主张敛虚华,踏实地,各种学问,无不穷究根源,考正得失,于儒学礼教尤其兢兢业业。人们认为顾炎武是清初最有学问根底的学者,称之为亭林先生。顾炎武广交天下豪杰、贤人、长者,商榷探讨,虚怀若谷,不因自己博学而自满。他作《广师篇》说:“学问深究天人之际,坚实不移,我不如王寅旭;以读书为己任,探幽洞微,我不如杨雪臣;独自精通《三礼》,成为卓越的经学大师,我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我不如傅青主;坚苦力学,无师自通,我不如李中孚;历经艰险,能屈能伸,我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胸藏万卷,我不如吴志伊;文章儒雅,宅心仁厚,我不如朱锡鬯;好学不倦,对朋友情同手足,我不如王山史;精通训诂,信奉古典,我不如张力臣。至于高高在位的显达人士,也有很多值得称道的,但他们不是我一介布衣所能议论的。”

康熙十七年,顾炎武被举荐参加博学鸿儒考试,大臣们又争着推荐他修明史,顾炎武誓死不去。康熙二十一年,顾炎武逝世,终年七十岁。

(均据《清史稿》)

与刻意追求出人头地相比,隐逸其实是人类从古到今相当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隐逸并不是愚昧的象征,许多钟情隐逸生活的人士聪明绝顶,超凡脱俗。隐逸并不是失败的象征,亲近自然的乡村生活是美国传统生活习惯,却不妨碍美国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隐逸并不是可耻的象征,许多大名人、大富豪事业成功之后却怅然若失,最终在隐逸生活中找回人生乐趣。隐逸不一定要隐居山林,而在于内心看淡名利情,少一分贪婪,多一分清静。如果在喧嚣嘈杂的人类社会里容不下一张书桌,在勾心斗角的人类内心里留不下一片净土,那才是人类的悲剧。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