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0年12月25日】
《尚书》之由来
唐孔颖达所撰《尚书正义》谓:“尚者,上也。言此为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故尚书即上古之书也。东汉郑玄注曰:“孔子撰书,遵而命之曰:尚书,尚者上也,盖言若天书然。”其意上古圣道王化之书,应尊尚视为至高至上之书。两者意义相近,简要言之,为值得尊崇之上古之书也。但亦由此可知,乃后世之人加冠,称之为“尚”;则其本称,应为“书”或“书经”。
一般通说右史记言,左史记事。记事则为春秋,记言则为书经。故而三国魏人王肃据此而言:“上所言,下为史所书,故曰尚书。”亦由此可知,乃唐、虞、夏、商、周五代史官所记政事之言论纪录档案而已。故尚书实际是合唐书、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经孔子删节整理而成。遂与诗、礼、乐、易、春秋并列为孔门六经教材之一。自乐经佚亡,乃为后世五经之一。
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
据说《尚书》经孔子删整原有百篇,秦火之后,尚书失传。当时山东济南有一位伏生,于战乱之中,只保存了二十九篇(一说二十八篇,另一篇为河内某地女子所发现)。于是汉初他就以这《尚书》的残篇二十九篇,于齐鲁一带设塾传授学生,渐渐闻名天下。到了汉文帝时,伏生已经九十多岁,行动困难,不便奉诏到长安讲学,文帝派?错去从他学习,由?错用当时通行之隶书,抄录下来,流传全国,是为“今文尚书”。
伏生去世,其门人弟子中也有各自传授,见仁见智互有出入者;致每家各有不同之见解诠释,称之为“家法”或“师法”。当时较为著名的有三家,即欧阳和伯及大小夏侯(夏侯胜与夏侯建。)汉宣帝并为此分家各设博士,据史载各家竟有十四博士之多。到了东汉,今文尚书由马融、郑玄加注,于是更广为流传。
迨后汉鲁恭王拓建孔庙,于夹壁中发现保存之古籀文所书之经书多卷,如《论语》、《诗经》、《易经》、《春秋左传》、《孝经》等。其中也有书经四十五篇,比今文尚书多出了十六篇,由此也足证伏生所传二十九篇,内容大致真实无伪。这些经书由鲁恭王送还孔子后裔孔安国,再由孔安国呈献汉景帝,此即为“古文尚书”。但当时却没有人完全通晓籀文,直到哀帝时,刘向刘歆父子用今文尚书比较校勘,发现两者之间不无疏误脱漏之处,且一一订正,是为古文尚书。力主当以古文尚书为准,另立博士。于是有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之争。虽然朝廷并未采纳,然而其时民间私学,已以古文尚书为然,蔚为风气。
伪经尚书(伪古文尚书)
在五经之中最多周折与灾难者,乃是《尚书》。今文尚书残缺不全,百篇只剩了二十九篇,内容文字且多疏误脱漏。而古文尚书被人发现,却无人通晓,及至刘向父子校勘,但又不为朝廷所重,未能妥加善视与安全保存,以致后来再复流失湮没而失传。其后竟有人分割掺杂今文尚书,来改写假冒古文尚书,弄得真伪莫辨,面目全非。先是东莱人张霸将伏生的今文尚书分割成了七十多篇,凑上自己伪造的二十四篇,再加左传、书序,凑成一百零二篇。献于汉成帝,几乎被蒙骗过去。但因文辞粗陋,先后不一,终经刘向识破,张霸乃下狱。
三国后,两汉之存书又复全毁于战火,生民流离,遍地烽火,《尚书》又复失传。魏人王肃(晋武帝外祖)曾先后伪造了“孔子家语”,也伪造了“古文尚书”,他将搜到之今文尚书分割为三十三篇,另加自己所撰伪造之二十五篇,共凑为五十八篇。以求符合汉书中班固所记篇数,假冒为古文尚书。是时司马氏已篡魏自立为晋,权势盖天,无人敢指摘王肃之伪经不是。其后再经战乱,伪经也失而复得,由晋时之梅颐(一作梅赜)发现于民间,遂因之流传后世。唐孔颖达即依据王肃之这一部伪经,而撰《尚书正义》。唐高宗后更鉴定颁行天下,且以为考举选士之依据。于是伪经尚书千年来取而替之,真正的尚书,反倒湮灭无闻了。这也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段奇案。宋朱晦庵(朱熹)先生曾对伪经尚书文笔之流畅、明朗,和三代(即夏商周)文学的古朴、艰涩,迥不相同,有所怀疑。直到明清考据兴起,先后经学人阎若璩、惠栋、丁宴从考据中将伪经推翻,删除王肃伪造部分,恢复被分割支离部分,并从而致力搜集民间残存之今文尚书,与马、郑两注。在尚书历劫千年之后,虽是断简残篇,总算起死回生,保存了部分面目。但孔庙发现完整之古文尚书,则早已不再存在矣。
《尚书》的内容
古代甲骨文、金文无不以记言为辞,尚书也正是古代记言之史(部分记事之文,或为战国之后人托古而作,而非原书也)。正因为是记言之文,可能为三代之古语方言,因而古朴艰涩、诘屈聱牙,不仅读来拗口,且含义艰深。故杨雄以为:“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有些后人竟故意仿古,写作取法周诰、殷盘,徒近其形,而无其质,徒留笑柄。
孔子删整《尚书》,乃以圣道王化为后世效法为主。故《史通》云:“书之所主,本于号令,所以宣王道之正义。”或因此三代以来,殷纣、夏桀之乱政乱事,皆避而不录;或简约从略。故书经主旨一言以蔽之,唯“尊天敬神仁民崇德”八字而已。而这思想也正是中华神传文化道统之渊源与精髓所在,亦为后世仁恕天道精神演绎之所自也!
《尚书》以时代可分为唐书(如尧典),虞书(如舜典),夏书(如禹贡),商书(如殷盘),周书(如周诰、洪范)等。如以体裁来归纳,可分为六大类:
典:帝王德政,可永垂后世为常法者,称典。如尧典、舜典、禹贡,前两者述尧舜之善政;后者述夏禹之治水及九洲贡法。
谟:大臣向君王所陈良谋善政者,称谟。谟,谋也。如大禹谟、皋陶谟及洪范。分别为大禹向舜、皋陶向舜、箕子向周武王所献之治国仁民之策。
训:大臣劝谏警诫年轻君王之言者,称训。记述臣子对君王之劝谏者,如伊训(伊尹诫太甲),彤日(祖伊诫武丁),旅聱(召公诫成王),无逸(周公诫成王)等。记祖先遗训以警诫君王者,如五子歌(太康失国,其五个兄弟以大禹之遗训劝诫太康。)
诰:君王晓谕百官及周告全国人民之公开宣告或忠告者,称为诰。(如汤诰、盘庚、大诰、周官、康诰、酒诰、梓林等是。)对苍天上帝祭祷宣告之词,(如召诰、洛诰、西伯勘黎等是。)或同官彼此劝勉互相通告互约者,亦称诰。(如微子、君S]等是。)
誓:大军争战出师,对天宣誓,告诫将士者,称誓。(如甘誓、汤誓、牧誓、费誓是。)
命:君王任命大臣时,所给予的任务、使命及叮嘱,称为命。(如说命三篇、微子之命、蔡仲之命、文侯之命、君陈、君牙等是。)
结语
古史有所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传说,记三皇五帝之史事,述天文地理之变易。但终究疑为传说,并无文字留存,无从稽考。《尚书》虽经一波三折,历尽魔难,断简残篇,已非完整,但其仍不失为我国古人、古史、古言、古事之具体原始纪录,自有其不可磨灭之地位与价值。
儒家每称道三代之治,后人浅见,乃有讥之为虚妄者,可是如今从《尚书》之残篇文字中,当可窥测古之施政者,固有是非善恶标准,及古人圣道王化存心养性之所在。举一反三,亦可体会到中华神传文化及历代沿袭一脉相承之尊天、敬神、仁民、崇德、淳朴敦厚之精神教化之由来。则亦不必计较其文辞之晦涩艰深与诘屈聱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