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1年07月11日】
朱元璋(1328~1398年),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他家世寒贱,少年时曾沦为乞丐,落发为僧,后参加农民起义。短短几年间,他独自发展势力,吞并其他起义军,又進行北伐,终于推翻元朝,成为明王朝的建立者,史称明太祖。
朱元璋之所以能成就帝王大业,倡导仁义,尊贤揽才,重视教化,是其重要原因。与其他农民军不同,他对于有知识的儒生们优礼相待,经常听取他们关于安邦定国的至理名言。如冯胜兄弟要他“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李善长要他效法汉高祖刘邦,“行仁义,禁杀掠,结民心。”朱升要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些切合时宜的建议,在朱元璋创业过程中,都得到了采纳和具体运用。结果,他先后兼并和击溃了张士诚、徐寿辉、方国珍、陈友谅等人的势力,统一了南方,奠定了推翻元王朝的基础。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即皇帝位后不久,就向全国发布“求贤令”。令中强调指出:“贤才,国之宝也。”并形象的比喻:“鸿鹄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鬣也;人君之能远举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为了广泛的罗致人才,他不仅多次下“求贤令”,贴“招贤榜”,设“礼贤馆”,而且责令中央、地方各级有司(官府),要深入到下层和民间去,将那些“或隐于山林,或藏于士伍中”的人才,查访出来,荐举上来。
由于朱元璋心诚意笃,使在洪武年间“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明史•选举志》)。对于元朝的官吏,朱元璋也以“不以前过为过”的诚挚态度,留用了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诸如刘基、宋濂、叶琛、张昶等人,使他们都成了明朝初期的重要朝臣。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十分重视人才年龄结构。据《明史•选举志》载:他将入选的人才年龄,分为三个等级:“二十五岁以上、资性明敏,有学识才干者,辟赴中书”,“四十以上、六十以下者,于六部及布、按两司用之”,“年六十以上、七十以下者,置翰林以备顾问”。他认为:只要注意人才的年龄结构,就能做到“老者休致,而少者已熟于事。如此,则人才不乏,而官使得人。”
朱元璋还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强调学校建制和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还说:学校是“国家资之以取人才之地也”。为此,他不但发展了中央的高级学府国子监,使在校学生,增加至8124人(止于洪武26年)。对于府学、州学和县学,也设立教授、学政、教谕,并规定生员人数。甚至在乡村,也由国家设置礼学,开展初级教育。
朱元璋能够成为一代开国帝王,其主要原因,实系于此。
(事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