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歌──汉乐府

季黛


【正见网2011年07月26日】

中土神传乐曲,从文献中,一般可追溯到黄帝时代,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音乐的发展史,开始于七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上苍有意的引领下,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文化,对中国周边地区的音乐又曾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于此同时,从唐代的胡琴、月琴、提琴、扬琴等等,神州音乐又在吸收外来乐曲和声调、节拍的过程里,不断充实完善而形成自己独特空灵的中华古乐。

“乐府”“乐府诗”的由来

秦汉时,开始出现“乐府”。它继承了周代的采风制度──利用乐工搜集、整理、修缮民间音乐,最终大量运用在宴享、郊祀、朝贺等场合演奏。这些用作演唱的歌词,被称为“乐府诗”。乐府,后来又被引申为泛指各种入乐或不入乐的歌词,甚至一些戏曲和器乐也都称之为乐府。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而“汉乐府”,是指由汉时乐府部门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史记˙乐书》载,汉乐府的设置不晚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但搜集民歌俗曲于汉武帝时,已知搜集至东汉末年,共搜集民歌俗曲138篇。

汉乐府的发展过程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

西汉乐府的扩充和发展,是在武帝时期,《汉书·礼乐志》云:“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

乐府的功效在武帝时進一步加强,它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许多民间歌谣在乐府演唱,得以流传下来。文人所创作的乐府歌诗也不再像《安世房中歌》那样,仅限于享宴所用,还在祭天时演唱,乐府诗的地位也相应的得以提高。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武帝时,乐府令下设三丞。又据《汉书.礼乐志》所言,至成帝末年,乐府人员多达八百余人,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音乐行政部门。武帝到成帝期间的一百多年,是乐府的昌盛期。哀帝登基,下诏罢乐府官,大量裁减乐府人员,所留部分划归太乐令统辖,从此以后,汉代再没有乐府建制。

东汉的音乐部门分属两个系统,一个是太予乐署,行政长官是太予乐令,相当于西汉的太乐令,隶属于太常卿。一个是黄门鼓吹署,由承华令掌管,隶属于少府。黄门鼓吹之名西汉就已有之,它和乐府的关系非常密切。至东汉,由承华令掌管的黄门鼓吹署,为天子享宴群臣提供歌诗,实际上发挥着西汉乐府的作用,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演唱,因此得以保存。

汉乐府的内容

汉乐府的主要内容,多半是取材于汉代民歌。民歌“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这些汉代平民百姓,以歌词、歌声,表达他们的苦与乐、贫与富、以及爱、恨、生、死的观照。大致可分以下四类:

○郊庙歌辞:主要是贵族文人为祭祀而作的乐歌,华丽典雅,歌诵祖辈、赞扬先人等等。如《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楚音)、《郊祀歌》十九章,其来源均取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秦、楚两地。

○鼓吹曲辞:又叫短箫铙歌,汉代在西北边疆兴起了“鼓吹乐”。它以不同编制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构成多种鼓吹形式,如横吹、骑吹、黄门鼓吹等等。它们或在马上演奏,或在行進中演奏,用于军乐礼仪、宫廷宴饮以及民间娱乐。今日尚存的民间吹打乐,常有汉代鼓吹的遗绪。

因是汉初从北方民族传入,所以又称为“北狄乐”。其曲有朱鹭、思悲翁、艾如张、上之回、雍离、战城南、巫山高、上陵、将進酒、君马黄、芳树、有所思、雉子班、圣人出、上邪、临高台、远如期、石留、务成、玄云、黄爵行、钓竿等曲,列于鼓吹,多叙述争战上阵之事。

又有所谓“胡角”者,本来是用来称“胡笳之声”,以后渐渐用之于“鼓吹乐”的横吹形式,有双角,亦即外来的“胡乐”呢。张博望到达西域,传了这种吹法至西京(长安),但只得到《摩诃》、《兜勒》二曲。

于是李延年就把这种胡曲,更改翻造,创作新声二十八解,用于皇室乘舆参战,作为“武乐”。后汉时期又给了边关戍守的边将们用;和帝时,只有统帅万人以上的将军,才能使用此曲。魏晋以来,二十八解保存不全了,常用的,只有黄鹄、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扬柳、黄覃子、赤之杨、望行人等十曲而已。

还有“鼓角横吹曲”。鼓,按《周礼》解释:“以鼖鼓鼓军事”。而“角”的说法是:蚩尤氏率领魑魅与黄帝战于涿鹿,黄帝才开始命人吹角,作“龙鸣之声”以抵御之。其后,魏武(曹操)北征乌丸,穿越沙漠,倍尝艰辛,因而军士们思归心切,于是将吹角的“龙鸣之声”减为中鸣,可反而听起来,更为伤悲哪。

○相和歌辞:这些音乐,多是各地采集来的俗乐,歌辞也多是“街陌谣讴”。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是汉乐府中的精华。所谓“相和”,是指汉朝旧歌,用丝竹之音更相应和,执节而歌者即是。

魏武帝曹操尤其爱好此调。当时有个叫宋容华的人,具备着清彻嘹亮的好声嗓,善唱此曲,是当时特殊奇妙的音乐表演者。自晋以来这种相和歌曲不再流传,久而久之,就绝迹啦。

此歌本无弦音、节拍,由乐伎最先唱,原只一部,魏明帝时,一分为二;后来经过多次更易变动,成十七曲;朱生、宋识、列和等人又再合并之为十三曲。但歌词只有四曲,它从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渐次发展为有丝、竹乐器伴奏的“相和大曲”,并且具“艳、趋、乱”的曲体结构,它对隋唐时的歌舞大曲有着重大影响。

○杂曲歌辞:其中乐调多不知所从何来。因无可归类,就自成一类。里面有一部分值得关注。凡是这些曲子,开始时都是徒歌,(不用乐器单凭对口唱和的叫徒歌;必须各种乐器伴奏的叫乐歌。)既而就被配上管弦唱起来。然后又有丝竹金石的伴奏,再重造歌词加以整套流传,这也即是曹魏时代三调歌辞之类呢。

按:魏晋之世,有个孙氏,善于记忆并弘扬旧曲;宋识,善于击节唱和;陈左,善于展喉清歌;列和,善长吹笛;郝索,善长弹筝;朱生,善弹琵琶。他们这些人,尤其长于创作新声。所以西晋傅玄著书时,说:“人若钦(钦佩)所闻而忽(忽略)所见,不亦惑(迷惑)乎!设(假设)此六人生于上世,越今古而无俪(配偶),何但夔(舜时典乐官)牙(伯牙善鼓琴)同契(舜的臣子)哉!”按此说法,自此以后,所有的乐章古辞,如今保存完整的,都是上面提到的孙氏、朱生……等人的遗作啰。

《子夜歌》,有女子名叫子夜,创作此声。西晋孝武帝太元年中,琅邪王轲之家,有鬼,会唱《子夜歌》,那么子夜这个女人,肯定是此时(指西晋孝武帝)之前的人啦。

《阿子》及《欢闻歌》,东晋穆帝升平初年,唱完此歌,就要大呼:“阿子,你听到了吗?”语出《后汉书 五行志》。后来的人繁衍其声,另创此二曲。

《长史变》,司徒左长史王廞(东晋丞相王导之孙,当时任司徒左长史)面临兵败时所创作之曲。

结语

任何国家之文化发展,歌谣一定先于文字,所谓情动于中,歌咏于外也。我国古代民间歌谣分“徒歌”与“乐歌”两种:不用乐器单凭对口唱和的叫徒歌;必须各种乐器伴奏的叫乐歌。由此可见至春秋各国,已有专业的乐工与曲谱歌词。

战国之后,贵族没落,乐工散失,但歌谣唱本已流传民间并盛行,往后除郊庙祭祀宴飨的宫廷舞乐之外,民歌大量流通与传唱,至汉朝,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艺术瑰宝──汉乐府。

只要与中土神传文化内涵有关的一切,都有着神佛有形或无形的庇护与加持,不信?看看《晋书卷22·志12·乐上》的两则记载:

后汉正月元旦,天子莅临德阳殿,接受百官朝贺,此时突然有舍利(佛的身骨)从西方飞来,嬉戏于殿前深池,在激荡的水花中,化成比目鱼,欢腾跳跃、穿游嗽水,再以口喷出成为云雾遮蔽日光。完毕之后,又化成龙,长八九丈,出水游戏,龙鳞炫目光燿。然后又以两条大丝绳,系在两柱头,中间相隔数丈,再幻化成两个倡女相对而舞,行走于绳上,对面相逢、擦肩而过也不会倾跌倒下。

从魏晋开始直到江左(西晋王室南渡至长江以东,开始了东晋偏安局面)时期,在民间尚有《夏育(周时勇士)扛鼎》、《巨象行乳(哺乳)》、《神龟抃(拍手鼓掌)舞》、《背负灵岳》、《桂树白雪》、《画地成川》等等,涉及佛法神通才能办到的相关乐曲。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