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美来源于对神的模仿

净韵


【正见网2011年10月01日】

本来想写明代戏曲理论批评,整理到汤显祖的“至情说”,有了一点想法,于是先下笔写作起本文了,“真正的美来源于对神的模仿”。

于情感的追求,在汤显祖那里,有着相宛若如灵魂的皈依般的信仰。对于至情的追求,让《牡丹亭》似乎有了很高的审美性,很别致的情思与风神,“至情”成为了一些艺术追求者的道与美的迷恋。但是,对于大法修炼者,我们明白,真正的美是来源于对于神的模仿的。仙女是无情的,但是却有着慈悲,她们的笑祥和而善良,她们的步履婀娜而雅正,她们的心念威严又崇高,她们的美好来自于对大法的信仰。

古时候的模仿说,来自于柏拉图。他建立了一个世界的图式,认为世界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理式”世界,这是最真实的,大概是神的世界;第二种是现实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对于理式世界的模仿,真实性不如“理式世界”;第三种是艺术的世界,艺术的世界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模仿,它的真实性最差,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在《理想国》(卷十)里,柏拉图说:“假设我们有三种床,一种是自然的床,我认为,我们大概得说它是神造的。……其次一种是木匠造的床……再一种是画家画的床。”)

净韵感悟,柏拉图之所以认为艺术家的艺术世界真实性最差,是因为情感的作用,让一些艺术家失去了部分的理智,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幻境。曹雪芹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一些艺术家由于情感的作用,把人间幻境当作了真实。失去了真实,也就远离了真正的美。

情中总是有着很多的欲求,这样就会摇摆我们的心神,我们所再表现出来的艺术作品,也就不会是绝对理性和绝对真实的。因为情感本身就捉摸难定,或真或假,或虚或有,而情往往是围绕着自我的得失的。如此,在情中的生命是不能够达到“纯粹的善”的。

只有佛道神才是纯真纯善的,那么,真正的美好,只能够来自于对佛道神的模仿。

业力是让人不舒服的来源,美丽却往往带给我们的,是沁人心脾的净化与清爽。有情之人尚有业力存在,所以模仿情、描写情的艺术作品带给读者的感受,也不会是真实的美妙的。

对于神灵境界的体会和表现,让神韵艺术团风靡全球,我也要步步修炼靠近神才好。

不当之处,请同修慈悲指正。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