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悟“心如止水”

山娃


【正见网2012年01月20日】

修炼人在遇到矛盾冲突、遇到心性干扰的时候,常常把能不能被干扰、被带动用“心如止水”来形容静心的程度。为什么用水的动静程度来比喻修炼人静心的程度呢?以下是个人体悟。

自然界中,从形态上来讲,水几乎是存在状态最不稳定的一种物质。一、水是无形的,它没有任何固定的形状;二、水的状态是最不稳定的,最容易受到干扰,所以人们常用“波涛汹涌”、“暗流涌动”、“无风三尺浪”来形容水这种易动的特性。那么,作为修炼人来讲,明白修炼的意义,知道法理,当遇到矛盾冲突的时候,无论思想还是身体,就容易发生震动,就会具有敏感的反应。修炼人的这种修炼状态与水的易动特性非常具有类比性,所以,用“心如止水”来比喻修炼人的静心程度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那么水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完全静止不动呢?显然,水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就能静止不动。而作为修炼人所面对的就不是这么简单了。修炼人在修炼过程中,不可能没有方方面面的心性考验、干扰。一是修炼环境本身所致。二是为什么有心性干扰呢?就是因为修炼人还有业力,还有没修去的人心执著。在修炼过程中,正是因为还有方方面面的执著,有魔性的一面,所以才会有与之相对应的去各种业力执著的过关考验。这是一种对应关系,是相由心生的一种表现。一个修炼人如果通过修炼,达到了很高的层次,符合了相应层次的修炼标准,把魔性的一面都修去了,按照对应关系的理,没有这种对应了,也就不会有外部那些过关的矛盾麻烦了。哪有一个人修好了,身边还麻烦事一大堆。所以,这个时候,达到了“心净”,自然就能够做到“心静”;如果真有干扰因素,也不会被任何外部因素所带动,因为对应关系的理决定了,自己已经没有可触动的执著因素了,外部因素也就不起作用了。达到了这个境界,就自然能够做到“心如止水”。

美国电子专家巴克斯特曾经利用测谎仪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这个测谎仪用来测定判断人是否在某件事上说了谎。一个训练再有素的人,在说谎的时候,不管表面表现的如何镇静,为什么在测谎仪面前就会暴露出真实的心迹呢?因为人的本性是符合宇宙“真、善、忍”特性的,本质上讲,人是不应该说谎的。人说谎,那是受后天的观念所支配,是魔性一面发挥作用的结果。人说谎,就是违背宇宙特性,做不好的事,这时,生命在本质上就会发生变化:德和业力发生转化,业力增加,同时失德;人都有明白的那一面,他明白的一面就害怕。这种反应是宇宙特性的自然表现,绝不是人为的通过掩饰、通过控制情绪所能控制的了的。所以,人往往都曾经有过这样一种体验,就是无论大事小事,是凡人不真、说谎的时候,哪怕再微小、再细微也会在内心产生异动。

所以,修炼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不但要百分之百信法,而且要百分之百做到,不能够有一丝一毫的侥幸,必须从心上改变,没有任何捷径。当修炼人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都能够做到“真”的时候,就能够堂堂正正,就能够坦然的面对一切;当对所有的人、对所有的动物、哪怕是对植物物质都表现出“善”的时候,就能够做到没有私心、能够舍去各种欲望;当理悟了法理、看到了修炼的实质----生命的提升的时候,那么,再面对任何痛苦冤屈的时候,就能够坦然的做到“忍”,乐呵呵的,甚至心生喜悦之情。有了这种大善大忍之心,修炼的状态还不就是“心如止水”吗?

“心如止水”还有更深的涵义,就是物质本源的特征表现。师父说:“其实,物质的本源就是水。宇宙本源之水可不是常人地球上的水。物质的本源为什么讲它是水呢?每当不同层次的最微观物质到了一定的时候,就没有物质了。而没有物质之后呢,物质颗粒就不存在了。再看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发现一个看不到物质粒子存在的、那个静静的,通常我一般把它叫作死水,也叫本源,没有生命的水。你扔進一块东西,它不会有涟漪体现,声音的振动也不会使它发生波动,完全是静止的。而物质的最基本的组成,就是从这种水中来的。”“那么我们讲,它既然从更微观组成了表面物质,所以我告诉大家,整个我们所能够认识到的这个宇宙,就是由水构成的。而那种水是密度极大的,根本就是不动的水,是由它构成的。”(《旧金山法会讲法》)当修炼人达到某一层修炼标准、身体同化到那一层最微观物质的时候,就做到了不被任何因素所带动,心静如止水。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