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程师的角度看现有的测量方法

新加坡大法弟子


【正见网2001年09月22日】

作为一名电子工程师,我习惯于使用某种仪器测量一些有关参数、波形。基于这些信息设计电路或提出改进方案。和其他工程师一样,我通常忽视其它许多没有被我量到的因素,既不去关心它们是些什么,也不管它们存在于哪里。

有时候手中的电路出问题了,无论从哪一点的波形看都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请来年长的专家,只见他这里碰碰,那里摸摸,然后加减一两个无关痛痒的元件,就好了。虚心请教之下,专家还是解释不通,通常的结束语大致是:这是我从多年的经验中得来的,不可全盘托出啊。心里想想也有道理,就不做深究了。几年工作下来,我也解决了不少疑难问题,时常也扮演同样的专家角色。心里清楚,其实不少工作中出现的现象确实是所谓的专家们解释不清的。起作用的因素不在表面,即不可测。

我很少往深处琢磨这些现象。久而久之,就习惯成自然了。

有些东西肉眼看不见,借助某种仪器能测量出来,借助更高级的仪器,能测出更丰富的内容。说明还有更多更多的内容因工具的局限而不可知。因此,把仅有的数据作为证据去解释某种事实,可能正确,但谬误的可能性极大。

举个例子。人耳朵能接收到的声音频率非常有限。如果播放一首动听的乐曲,若你选择的仪器工作在不同的频段,可能记录下来的是噪声。在现有这层空间,我们不能确保看到或测量的结果正确。

在这层空间,因为同一物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如在电场中测电压电流,在磁场中测磁密度磁场强度。在时域是一种波形表现,在频域中又是另一种波形表现。这得用特定的仪器方可观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其它许多未定义的全新领域中,还存在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而那都是事物的真实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我们理解到的、我们现有知识所能涉及的仅仅是事物复杂形式的无比微小的一面。无论对于眼前看似再熟悉的东西,我们对它的了解都停留在非常有限的一面。

这说的还是现有表面空间,最大一层粒子结构上的认识的局限。其它空间更深层、更微观的状态借助现有的工具,根本无法触及。所以,技术的进步只体现在表面上。就象在原地画圈,再复杂也不算进步。

要改变这一状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思想,从多层次、多空间深入,彻底放弃目前的一套操作方法。

2001年9月19日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