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试解(一)

掸尘


【正见网2014年03月12日】

《西游记》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世人的喜爱。人们不仅喜爱其中的各种形象,故事情节,更被作品体现出来的乐观向上的精神所陶冶。中国人对修炼、神佛、 天国世界、妖魔鬼怪的认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与《西游记》相关。关于《西游记》的内涵与主旨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修炼后,对《西游记》有了较深一层的认识,今天整理出来,愿与读者分享。

一、 孙悟空的修炼历程

(一)、孙悟空的本来面目

《西游记》开篇就写孙悟空的出身,是由一块仙石感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生成,按菩提老祖的说法是“天地生成”的。作者写这个石猴的目的也交待得相当明白,书中有这样的诗句:“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又说:“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写石猴的求道与修炼,也就是在讲述一个人的修炼历程。

美猴王从东胜神洲,历经南瞻部洲,最后在西牛贺洲找到了须菩提祖师。这么遥远的路途只不过是一个求道的历程,可是最终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祖师呢?书中说的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两句话说的是一个“心”字,人们自古就把心说成是“灵台”,而“方寸”指的也是心,“斜月三星洞”更不用说了,“三星”就是心字的三点,那个“斜月”就是一个卧勾。美猴王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是在自己的心中找到了修炼的真法。

这句话很符合佛家的一个说法,就是“佛在心中”、“即心是佛”。并不是说心中有个佛,而是说要向内去修,向自己的心中去修,才能修炼成佛。美猴王不管他历经多少历程,经历多少岁月,最终是在自己的内心中悟到了真法真道。那么他的师父须菩提祖师又是谁呢?他怎么能在美猴王的心里?

书中写孙悟空,很多地方都提到他是“心猿”。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还有一首颂子:“猿猴道体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那么,他是谁的心猿?其实书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五位合起来就是一个人。孙悟空就是唐僧的心的象征。

看孙悟空不能单一的看,他是多个象征形象的复合体。一方面他是一个人“心”的形象化体现;一方面他又体现了个人修炼中身体阳刚的属性,书中用的“金公”就是指他,这个金公是按身体的五脏所对应的五行所说;有时还用他指六欲中的欲,例如,第七十七回的开头有这样的诗句:“六般体相六般兵,六样形骸六样情。六恶六根缘六欲,六门六道赌输赢。”这里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与另外三个妖魔就代指了人的六欲。菩提老祖给他起姓名时,又说他“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这从另一个角度又可看作一个人修炼到一定层次时,在丹田部位所产生的元婴。而就花果山与水帘洞来说,那是孙悟空的身体与心窝的象征。石猴跳过水帘进入水帘洞,书中写的水帘,是“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这也是“心”字的形象化描写。孙悟空悟道后与天兵天将大战,他将两个赤尻马猴和两个通背猿猴封为四健将,那也不过是他的四肢。所以在他和众神大战时,七十二洞妖王都能被捉去,可是这四健将包括群猴,竟然没有一个被捉。而当他被拿住前,四健将与群猴就全被冲散了。

孙悟空是唐僧的心猿,须菩提又在孙悟空的心中,那唐僧与须菩提是什么关系?《西游记》中说唐僧是释迦牟尼佛的第二个徒弟金蝉子转生。可是在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中并没有这个金蝉子,这说明作者使用“金蝉子”这个虚名只是取其“金蝉脱壳”之意。而在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中却确实有“须菩提”这个人。孙悟空是在王莽篡汉时被压在五行山下的。而孙悟空从出生到动心学道已在山中历经了五百余年,他求道学道又经过了几十年,这样一算,孙悟空就出生在释迦牟尼佛传法的那个时代。从另一个角度看,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与唐僧前九世修行的时间也大体相当。孙悟空、唐僧、须菩提的最初来源是在同一个时代,通过书上的描写,这三位也可看成一个人。

大家对菩提老祖在悟空头上打了三戒尺,悟空就悟到是祖师让他三更后去学艺津津乐道。其实这个典故却出自于《六祖坛经》,六祖慧能曾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见后,知慧能已能了悟本性,恐人加害,就将这个偈语擦掉。第二天,五祖悄悄找到慧能,见他正在舂米,说过几句话后,五祖用禅杖敲击了石碓三下,然后离去。慧能当时就明白了五祖的意思,到半夜三更时,悄悄来到五祖的住处。五祖用袈裟遮住窗户灯光,给他解说《金刚经》。慧能遂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里的“自性”指的就是人的本性,在《金刚经》中就被称作“菩提”。佛教中指的菩提心也是指人的先天纯洁的本心。

而《金刚经》又是释迦牟尼佛同以须菩提为首的弟子的对话纪录。须菩提本来就是释迦佛的十大弟子,被称为“解空第一”,他给悟空起名为“悟空”也就更易理解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孙悟空给自己起的名字而已。就连唐僧都对孙悟空称赞,说他所解得的《心经》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当然,金蝉子与须菩提是不是一个人,我们没有必要下这样的结论。是也好,不是也好,他们只是有这样的联系而已,佛家讲的就是一个空字,所谓万法空相。其实,作者做这样的安排,还有更深远的用意,让我们慢慢道来。

(二)、孙悟空的修炼

修炼的核心就是修心。菩提祖师问悟空姓什么时,他说:“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这看似无意的打岔,说的则是悟空在求道过程中已经在实修他那颗心了。就是因为他有这么高的心性,他才能非常快的悟道。

菩提祖师传授给孙悟空的“显密圆通真妙诀”,就名称来讲,是将佛教的显教和密教融合在了一起的修炼秘诀。可是内容却完全是道家的修炼内容。其中“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包含了道家修炼的术语和规律。“月藏玉兔日藏乌”的意思是,周天运行时肾水上提,心气下降,从而达到水火交融,也就是水火既济。因为水属八卦中的坎卦,用“月”来形容。坎卦的卦形是两阴夹一阳(☵),“玉 兔”指的就是那一阳。心在五行中属火,用“日”来比喻,火是离卦(☲),卦形是二阳夹一阴,那一阴也就是“乌”。龟蛇相盘结,指的是阴阳合和。“五行颠 倒”指的是水上走,火下行,木沉下,金上浮,而用土调和。这也符合了道家修炼中的后天返先天之说。我们结合《西游记》后面所讲的“灵龟吸尽金乌血”一看就能明白了:道家认为,人出生前,肾脏对应的卦位为坤(☷),心对应的则是乾(☰),坤卦是三阴爻,乾卦是三阳爻。人一出生,坤卦就变成了坎卦,乾卦变成了 离卦。而从坎卦取阳填充到离卦中,离卦变成了乾卦。灵龟吸尽金乌血所说的“金乌血”指的则是离卦中的那个阴爻,放到坎卦中,就变成了坤卦。这就是后天返先天之说,也就是五行颠倒的意思。

其实,菩提祖师传授给孙悟空的修炼方法,在后来的唐僧师徒的取经修炼中,也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修炼方法走的。菩提祖师传授孙悟空躲“三灾”之法中的“天雷、阴火、赑风”,里面全是道家修炼的术语。书中也多次提到孙悟空修成的是“太乙散仙”。

悟空学道归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剿灭“混世魔王”。修炼界讲,人有佛性,也有魔性,修炼就是去除魔性充实佛性的过程。那悟空了悟了本性,当然就要清除自身的魔性。这混世魔王正是他自身魔性的象征。其实就每个人来讲,谁没有混世的思想和特征。书中说混世魔王居住在花果山北边的“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内,其实就是指他的肾脏部位。人身体的肾脏在五行属性上就是属水的,而“坎”在八卦中也是指水,方位属北。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出花果山就是悟空身体的象征。那混世魔王的名号和人身上的魔性也非常相符。所以,悟空剿灭混世魔王也是他修炼的一个方面。这一回的标题“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就说明了这个方面。

悟空向龙王索取金箍棒的过程也写得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其实那只不过是悟空修炼层次的如意表现。书中说悟空从水帘洞铁板桥下直入海底,在海底见到了定海神珍铁,也叫“如意金箍棒”。这里作者用的是一个暗喻,指孙悟空的定力与层次。一般来讲,通常把人的会阴穴称为海底,孙悟空从水帘洞直入海底,那就是他修炼入定的形象化表述。再说定海神珍铁,它本身就是定江海深浅的,作为兵器也就成了如意金箍棒。

孙悟空被封为弼马瘟也有用意。书中将孙悟空比喻成心猿,将白龙马比喻成意马,有这样的诗句:“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拴牢莫外寻。”《西游记》的回目中有“意马忆心猿”,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孙悟空在天空看管天马,意思就是一个人的心要管住自己的意,不能让心胡思乱想。

孙悟空被封齐天大圣后,在齐天大圣府还设了两个司:一个叫安静司,一个叫宁神司。安静、宁神就是让他安心定神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孙悟空自封为“齐天大圣”也是有道理的。道家修炼把人体视为一个小宇宙,人修炼得道后,就其自身来说,他也是寿与天齐,与天同合一的,叫齐天大圣也有此意。只是《西游记》 是一部文学作品,是以文艺的形式来载道的,所以表面上写得精彩纷纭,实质表现的却另有用意。再则来说,借孙悟空自起绰号一说,也将他骄傲的本性表达了出来。

看孙悟空被捉拿后推入八卦炉中煅炼,那也是他修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火眼金睛,铜头铁臂,也是经此而炼成。

《西游记》的前七回,写的就是孙悟空的出身与修炼的经历。看他大闹天宫时的勇猛威武,那不过是修炼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个章节是全书中最能吸引人的, 普天的神将竟然奈何不了一个猴子。看孙悟空学仙道、借兵器、吃蟠桃、饮御酒、偷仙丹、败哪吒、战二郞、八卦炉中炼金睛、佛祖手中逞凶顽,真让人大呼快活。 这纷繁的表现形式内,蕴藏着的正是一个人修炼的内涵。

道家修炼将人体视为一个小宇宙,孙悟空的修炼是在其自身上完成的。其实任何一个人的修炼都是他自己身心的修炼。那么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天宫在哪?那就 是他的头部。他从八卦炉中逃出后,对如来佛声言要坐灵霄宝殿,取代玉皇大帝。灵霄宝殿是哪?正是人的泥丸宫,那是人的主元神所在的地方。孙悟空想将玉皇大 帝赶走,那哪能行?就象一个人,没有了主元神,其他什么也不用说了,主元神统领着人心身的一切。孙悟空之狂已经狂到找不到自己的地步,那么他也就到了被困 于五行山下的时候了。

(三)、孙悟空的骄傲

孙悟空的骄傲真值得我们说一说。孙悟空出身在东胜神洲傲来国,这说明他生来就傲。入了水帘洞便让群猴拜他为王。本是一个石猴,又自称起“美猴王”。 在天上得了个弼马瘟,嫌官小,打出天宫,又自称起齐天大圣。最后又狂妄到要将玉皇大帝赶走,他坐此位。你看他在如来手掌心中翻筋斗,以为到了天尽头,留个记号也要写上“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傲慢之心,溢于言表。

其实,孙悟空的傲也在影射和告诫世人。人在世间,按照宗教的说法都是有罪的。可是世间又是一个迷的空间,人不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神佛在看护着,一旦有了本事的时候,便唯我独尊起来。特别在修炼中,这个傲实质就是对神佛的不敬。修炼人,你的一切都是神佛在给你安排着、演化着、看护着,也就是说,你就是神佛所造就的一个生命。一个人有了骄傲之心,可不只是对某人某事骄傲,而是在他所有的行为中都会体现出傲慢来。《西游记》中讲,唐僧原是释迦牟尼佛的第二个徒弟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被贬下界。金蝉子为何轻慢佛法,那不是他有骄傲之心才导致他轻慢的吗?最终的结果是被贬下界,从新修行。孙悟空的狂傲最后落的是被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