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密度

一点


【正见网2025年02月19日】

学法时每次读到 “骨头的分子排列程序密度要大,摸上去是硬的;血液的分子密度就非常小,它就是液体” (《转法轮》)。心里总是有个念头冒出来:血液的分子成分主要是非常小的水分子,总体的分子密度应该比骨头要大呀,为什么法中说骨头的分子密度反倒比血液的分子密度大很多呢?而且,物质的分子密度应该和硬度无关吧?

直到最近才明白,是我被自己头脑中的科学观念障碍住了。现代科学给“分子”, “密度”“分子密度”都下了定义:“密度” 指单位体积的质量;“分子密度”指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量。自己从小到大接受的这些科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学法学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过来:其实跳出这些定义的框框,“分子密度”也可以指分子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啊,比如在液体状态时,水分子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很小,摸上去极其柔软;冻成冰时,水分子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要大得多,摸上去就是硬的了。

一点体悟,有不对的地方,望慈悲指正。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大陆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