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以巧丧身(数文)

罗忍 整理


【正见网2014年07月30日】

一、王充辞官,回家教书

王充在太学里学了几年以后,回到了家乡。地方官知道王充有学问,就请他出来做官。王充年纪轻,正想有一番作为,就到会稽郡(在浙江省)作了太守的助手。

有一年赶上天气大旱,粮食严重减产,奸商乘机抬高物价,逼得农民离乡背井,到外地去逃荒。可那些人有钱的富人,不但不帮助穷人,还照常大吃大喝。官府还拿出大批粮食造酒,供给富人们享用。

王充看到这些情形,就向太守建议说:“今年遭灾,粮食减产。您应该下令,禁止造酒,省下粮食来,以应付饥荒。再说,对那些富豪之家,也应该让他们节制一下,让他们拿出些钱粮,周济穷人。这样才好啊!”

太守看了王充一眼,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转身就走了。

有些人听说王充碰了一鼻子灰,就幸灾乐祸地在背后议论说:“王充可真没眼力,现在谁不想吃好的呢?他偏偏要干这些不合时宜的事。他的建议,好比是夏送火炉、冬送扇:最讨人厌!有他倒霉的一天!”

后来,又有几次,他和上司意见不一致。他才知道,自己和这些人合不来。他想:与其在这里混饭吃,还不如回家一边作学问,一边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于是,他就辞了官职,回家教书去了。

二、身后粗米二十石

任昉在担任新安太守时,在府衙穿戴不太讲究,出门也是随心所欲的拖拉着拐杖,步行在城镇、乡间。有人向他告状,他在路上就给予决断。他处理政事,清廉简便,官员和百姓都感到合情合理,心情舒畅。

后来,任昉死在新安太守的任上,当时他的全部遗产,只有粗米二十石,根本不够安葬的费用。他临终时留下话说:不准带新安的任何东西回老家,只用杂木做棺材,用旧衣服做葬衣。

整个新安境内的人,都为任昉去世而痛惜,人们自觉联合起来,在新安城南,为任昉立了一个祠堂,年年祭祀。

梁武帝听到任昉去世的消息时,正在西苑吃西瓜,便把西瓜放进盘里;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而放声痛哭起来。

【附录:小辞典】

任昉(460—508年)南朝梁臣、学者,字彦升,乐安博昌(山东寿光)人。先仕宋、齐。入梁后,官至御史中丞、秘书篮:梁代齐,禅让文诰,多出其手。为萧子良西邸旧友。善属文。他与沈约诗,并称为“任笔沈诗”。嗜藏书。明人辑有《任彦升集》。《南史•任昉传》称其节操高尚,为政清省,乐人之乐,忧人之忧,……行可以厉风俗,义可以厚人伦。”

三、何旱之有

唐懿宗咸通十年,陕西观察使崔荛,沉溺于玩物歌酒,不理政事。老百姓到府衙诉说旱情,崔荛指着院子里的树,不以为然地说:“此树尚且有叶,旱情从哪里来?”还把百姓们痛打了一顿。

这一下激怒了当地的老百姓,他们联合起来把崔荛赶跑了。崔荛饥饿难忍,来到老百姓家讨水,老百姓便把尿给他喝。

四、李贽的一次讲课实录

李贽辞去姚安知府以后,便回到湖北麻城县龙湖的寺庙芝佛院里,跟和尚住在一起。他一面招收学生讲学,一面读书写作。李贽讲学,生动有趣,吸引了很多人,甚至有的妇女,也从远地来寺院听讲。

当有人问:“现在做官的人,怎么样呢?”

李贽一下子火冒三丈,他脱掉一件上衣,怒气冲冲地说:“虽然不能说所有的官都是坏蛋,但是,绝大部分的官,都比吃人的老虎还厉害。传说有一个叫封邵的官儿,后来变成老虎经常吃人。我觉得现在的不少官,比他还厉害。因为封邵变成老虎才吃人,现在的官不变老虎就吃人啊!对这个故事,唐朝有人写了一首诗,题目叫《封使君》,现在,我读给你们听听:

昔日封使君,
化虎方食民,
今日使君者,
冠裳而吃人。
昔日虎使君,
呼之即惭止;
今日虎使君,
呼之动牙齿。
昔日虎伏草,
今日虎坐衙;
大则吞人畜,
小则遣鱼虾。”

五、疏广论财

疏广和疏受二人,辞去太傅、少傅的职位,回家养老,每天都要家里人,把皇帝太子赏赐的金子,拿出一些,去卖了,来置办酒席,请本族人、故友、宾客一起娱乐。

有人劝疏广:用这些金子,为子孙购置一些产业。

疏广说:“我还没有年老糊涂到不念子孙的程度。我想我家原有的土地房产,已有一些。如果子孙们能够辛勤经营,完全可以保证温饱,和普通百姓一样。现在要是再增加一些产业,使他们有些宽余,就只能引导他们走向懒惰了。他们要是有才有德,钱多了会腐蚀他们的志气;他们要是无德无才,钱多了会帮助他们犯更大的罪过。再说,钱多了,会引起大家的怨恨。我既没有办法教育子孙都有德有才,也不想增加他们的罪过而成为众矢之的。还有,这些金子,是皇上给我养老的,所以我乐意和乡亲家族,共同享受这种恩赐,以此安渡晚年,这不也是挺好吗?”疏广的这番话,把族人们说得心悦诚服。

六、裴矩据实直言,固守本性不移

在隋朝时,裴矩一生都在朝中供职,无论是居庙堂之高,亦或处江湖之远,他都始终兢兢业业,勤于职守,表现出一种忠贞不渝、直言不讳的为官品质。

大业十二年,裴矩护驾隋炀帝,第三次南游江都。当时,隋朝已岌岌可危,到处都燃起了农民起义的烽火。

隋炀帝荒淫无度,骄横妄为,并且顽固地以“杀”拒谏。他说:“我生性不喜欢人谏,如果已是达官,还想进谏,那一定贪图名利,我定不能饶他。如果是卑贱之人,我还可以饶他,但不能让他有出头之日。”

裴矩跟随皇帝身边,当然知道他的脾气,但他不怕杀头,据实直言天下大势。后果如他所料,隋炀帝一气之下,传旨将他解职。

裴矩的事迹,史书有专门的记载,得以名垂千古。这是因为他不说阿谀奉承的话,据实直言,固守本性不移。是个真君子呀!

七、上书不是为了做官

纪元1178年,陈亮给皇帝宋孝宗上书,提出了打败金兵、收复失地的战略和战策。宋孝宗看过以后,高兴得一拍书案,大声说:“这样的人才,为什么朝廷就不能重用呢?”

有个叫曾觌的坏官,他想抢先告诉陈亮,假说皇帝打算重用他,是自己极力推荐的结果。这样,陈亮一定会对他感激不尽,自己在朝中也就多了一个帮手。

陈亮早就知道曾觌的坏名声。心想,“我宁愿不做官,也决不把自己和这样的奸臣联在一起!”于是,他假装进厕,翻过后院墙走了。曾觌等了好久,不见陈亮回来,才知道自己被陈亮耍了,气得咬牙切齿。

曾觌出了行馆,连夜到一些大臣那里活动,讲了陈亮许多坏话。

第二天,这些人纷纷去见宋孝宗,一齐劝皇帝不要亲自召见陈亮,先由尚书省的官员对陈亮进行一番考察,然后再决定任命他做什么官。孝宗皇帝觉得这样做也在理,就答应了。

过了几天,陈亮被召到尚书省的总办公处,大厅里坐满了官员。他们这个一言,那个一语,问陈亮一些当时最敏感的政治问题,故意和陈亮为难。陈亮激昂慷慨地讲了自己的看法,那伙人听他说话一点不讲情面,更怕他和皇上见面了。考察以后,他们一起向皇上进言,说陈亮这个人,没什么大本事,皇帝没有亲自召见的必要,也不一定要给他官做。宋孝宗想表明自己重视人才,坚持必须给陈亮一个官职,这伙人没有办法,就商量给他个知县这样的小官。

陈亮听说皇上不再召见他了,便哈哈大笑,义正词严地说:“我给皇上上书,是为了大宋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不是为了换这么个小小的官做。”

八、 以巧丧身

吴王一行人,乘船沿江而行,来到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见了,惊慌地躲进荆棘中。有一只猴子,却洋洋自得地跳来跳去。故意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吴王拾箭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飞箭接住了。吴王命令左右一齐上前追射,那猴子终于被乱箭射死了。

吴王扭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自己的灵巧,依仗自己的敏捷,向我表现它如何了不起,才招来这样的杀身之祸。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千万不要神气十足地向别人耍骄傲!”

颜不疑回到家,就拜董悟为师,学习从神态上去掉喜形于色和爱好表现的坏习惯。

三年以后,全国都称赞颜不疑是一位贤人。

九、孔子的学问从何而来?

孔子幼年就跟着母亲颜氏,过着贫穷的生活。颜氏对儿子要求非常严格。孔子才六、七岁,母亲就教他学习礼节,教他懂礼貌。孔子做游戏总爱把一些用泥做的鼎、杯、盘、豆这些礼器,摆放整齐,然后学着大人们的样子,做各种礼仪练习。到了十五岁,孔子就发奋读书,立志做一个有大学问的人。

不幸十七岁那年,母亲也死了。孔子成了孤儿,生活更苦了。他没有钱读书,只好去给人家管菜园,看管牛羊。尽管环境艰苦,他从没忘记学习,不但抽空就读书,而且经常向别人请教,对什么新鲜事都要打听。有一次,他跟着大人们到太庙里去,一进门他就东张西望,逢人就问:“这是什么?”“那是怎么回事?”

有人见他问个没完,就嘲笑说:“孔家的儿子,真不懂礼节,总是问这问那,多讨厌!”

孔子听了笑了笑说:“遇事不懂就问,这才符合礼节呢!一个人对什么事,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才是真正有知识。不懂装懂,才最没知识。”

孔子在他的一生中,都是这么做的。三十岁以后,他还向别人学过琴,问过礼,拜过师。到了晚年,他对自己的学生子贡说:“我读书的时候,有时候都忘了吃饭;长了点见识,连什么是忧愁都忘了。不知不觉,就这么已经老了。”

(均据冯梦龙《智囊》)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