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4年07月17日】
1645年(清朝顺治二年)5月,清军包围了扬州,要求史可法等人投降,史可法等人拒不投降。史可法兵败被俘后,满清豫王多铎对史可法百般诱降,说:“前次以书信拜请先生你,而先生你不从。今忠义既成,当委以重任,为我收拾江南。”
史可法回答道:“我此次前来只求一死罢了。”
多铎问道:“你没见洪承畴吗?降了就享有富贵。”
史可法答道:“他受先帝厚恩而不肯赴死,他也不会忠于你国,是明摆的事。我怎肯效仿他的所为?”
多铎命令宜尔顿将军“劝说”史可法屈服,但是三天过去了,史可法仍然拒绝投降,多铎就下令杀害了他。
由于扬州义民组成义军,在史可法率领下,坚守孤城,不肯投降,被多铎派兵连续屠城十天,死难者80万。
《扬州十日记》记载了这次屠城:“……行过一沟一池,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至一宅,乃廷尉永言姚公居也,从其后门直入,屋宇深邃,处处皆有积尸……”
“明日还家拨余烬,十三人骨相依引。楼前一足乃焚馀,菊花(婢女名)左股看奚忍!”(清蒋士铨《焚楼行》)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屠杀后的情景。
当时,明朝崇祯帝早已以死殉国,时局象棋盘上的残局一样不可收拾,然而,史可法、扬州义民在清军包围进攻下仍自发的顽强抵抗,极其悲壮。
“时局类残棋,杨柳城边悬落日;衣冠复古处,梅花冷艳伴孤忠。”
“殉社稷只江北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史可法和80万宁死不降的扬州义民,以其悲壮的行为和不屈的气节,被后人感念,被比喻成风中劲草、铁骨冰心的梅花,后人写了以上诗词纪念他们。至今扬州仍有很多地名以史可法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