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5年04月18日】
一、孔门的弟子
卫国的将军文子,问子贡:“孔门的弟子,谁最贤德?”
子贡的回答是:“不知道。”
文子说:“你整天和他们相处,怎么会不知道呢?”
子贡说:“从古到今,最困难的莫过于了解人,所以我不敢随便回答;而且,老师的门下弟子,多达三千多人,我来得及认识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又怎么敢以偏概全呢?”
文子说:“那就以你所知道的,说说看。”
子贡说:“早起晚睡,好学不倦,日常的言行,丝毫不苟且随便,有过失立刻改正,这是颜回。老师称赞他的孝顺,足可为后代典范,道德能辅佐天子,如果能逢上有道的君王,定能名扬当世;若为天子重用,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之才。
“贫穷时不落魄失志,得意时使用民力慎重节制,心中纯净,不留存任何怨恨,不迁怒别人,别人有恶行,很快就忘掉,这是冉雍。老师常勉励他要持之以恒,让自己的善行德行能保持下去,相信他将来必能裂土封侯,成为有土有民的一国之君。
“不畏惧豪强,不欺侮弱小,本性诚直,率性而行,这是子路。老师说他是质胜于文,是标准的大国将帅之才,因此以文德来引导他、丰富他,期待他能更上层楼,能成为天子的栋梁。
“敬重年长的人,爱护年幼的人,好学多才艺,做事勤快而干练,这是冉求。老师认为他是难得的行政人才,又有难能可贵的德性,若生在尧舜的时代,必是一代名臣。
“容貌端庄,举止严谨,言词清晰而深知礼法精髓,这是公西赤。老师称赞他能将抽象的礼法,准确地实践在行为举止上,是难得的外交官之才。
“敦厚而好学,说过的承诺一定履行,内心非常安定祥和。虽然处于贫穷,却能以浩然的心志,面对富贵,这是曾参。老师特别赞美他的孝行和节操,以为是能潜心面对学问、承传大道的人才。
“不自傲、不自夸、不居功、不羡慕权势、不欺压贫困,这是子张。老师以为他是任官治民的人才。
“能深入道德的根源,整理成学问理论,能从容平和地面对乱世,保全自己的德行和性命,这是子夏。老师以为他是乱世的学问大家。
“富贵了不欣喜,贫贱了也不怨怒,只要对人民有利,无不认真去做,出任官职,只为了照顾底下的百姓,这是澹台灭明(人名)。老师非常推崇他对人民的用心。
“想得到什么就立刻去学,想知道什么就立刻发问,想要做好一件事,就预先充份地思考、慎重地进行,看到一件应当做的事情,就毫不犹豫地去做,这是子游。老师特别推崇他的好学和不容易犯错。
“不仅在众人面前品行高洁,就是一个人独处也不改变操守,对自己洁净的人格,时时留意,不沾染一点点尘埃,这是宫绍。老师特别把自己兄长的女儿嫁给他,可见对他人格的信任。
“当老师的门生以来,从没见他违背礼法,和老师一起,从不踏到老师的影子,春天万物生长时,不杀生,不折花草,守丧期间,没见他露过牙齿,这是高柴。老师称赞他守礼而有慈惠之心,而且不断地进步。
“这都是我亲眼看到的部分,当然是挂一漏万,不过是因为您如此认真地询问,我只有尽力地实话实说而已。”
文子听了,慨叹地说:“我听说,如果逢上好的时代,贤人都能得到任用,就连中等以上的人才,也都能有所作为。我从您的描述中,知道这些孔门的弟子,都是君王的将相之才。可惜时代太坏了,没有让他们发挥的机会,真是可惜了。”
后来,子贡见了孔子,便把这段经过禀告孔子,并问道:“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准不准确完全没把握,能不能请老师指正?”
孔子笑了起来,说:“你说得很好啊,已经算得上懂得看人、理解人了。”
【附言】
可见:“懂得看人、理解人。”是很重要的一种本领。您具备了吗?
二、孔子对卫灵公的评价
哀公问孔子:“依您看,当今各国的君王,谁最贤良?”
孔子说:“都不怎么样。勉强来说,大概算卫灵公吧!”
哀公不太服气,说:“可是我听说卫灵公有些淫乱。为什么您认为他贤良呢?”
孔子说:“我看到的是他在朝廷的行事作为。并不清楚他的后宫生活。”
哀公问:“那他在朝廷方面,是怎么个贤良法呢?”
孔子说:“卫灵公的弟弟公子渠牟,智慧足以治理兵车千辆的大国,又具备能托付守国大任的德性。卫灵公非常钟爱他。又有一个臣子名叫林国,这个人是一知道国中有贤人就一定推荐给灵公,并私下以自己的俸禄资助,所以卫国没有什么有志难伸的贤人。灵公因此非常尊重林国。又有一个臣子名叫庆足,这个人是国家一有大事,便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平常则非常谦退,总是想办法将自己的官位,礼让他人,灵公非常敬重他。又有贤良的大夫史鳅,因事从卫国出奔,灵公避居野外三日,不弹琴,不奏乐,必等到史鳅归国,才肯搬回宫中。从卫灵公对这四个臣子的态度,我称赞他贤良,不是很确切恰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