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6年05月09日】
“我”这一个字看似简单,可含义却复杂。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将人格结构分为三大层次:本我、自我、超我。他认为:本我,是最低层次的需求,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组成,是无意识、非理性的,即是人们常说的原欲,遵循“快乐”的原则;自我,处于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用以调节本我与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的原则;超我,位于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用以抑制本我的冲动,并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则。那么人们生活中口口声声提到的“我”,究竟是哪一个我呢?
看看人们每天的生活便知道:匆匆忙忙的上班过活,下班后又庸庸碌碌的吃喝玩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混日子”,在这些混过去的日子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为目的,所选择的每一种娱乐方式都是为了追求自己感官的快乐。大多数人,工作——不是因为自己热爱,而是因为要“混口饭吃”;敬业——不是因为有责任心,而是怕领导督察;起床——不是被梦想叫醒,而是需要闹钟反复吵闹;生活——不是源于对生命的热爱,而是迫于生存的无奈。所以,现代社会的人,最可怜与最痛苦的,不是食不果腹,而是精神空虚,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便是物质文明发展过快,而精神文明跟不上的畸形结果。
当下的人们,似乎都很忙。忙着工作,忙着娱乐;忙着挣钱,忙着花钱。我身边的很多人,几乎除了上班之外的时间,都忙于各种应酬和聚会,一天基本模式大概就是:醒来——上班——娱乐——睡觉,周而复始的这种生活,忙于各种欲望之中,已经很少有人静下来欣赏一下自然美景,更别说反思一下自己活着的意义了。
现在有很多人热衷于旅行,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年轻人向往自由,可以借此来表现自己的文艺气息;年老的人时间多,可以借此打发时间。但不知道他们是否体会到了旅行的意义。有很多人,似乎都是为了旅行而旅行、因为空虚而旅行,到了一个地方,换个环境吃喝玩乐,拍一组照片作见证,证明“某某圣地我来过”,然后继续回归自己那种无味的生活。有位哲人说过,大自然是最伟大的魔术师。回归自然,天人合一,便能从自然规律中体悟出人生的哲理,从而扫清自己心中的尘埃,所以中国古代有很多山水田园诗人,才能够寄情于山水,塑造出完美的意境。所以,也许旅行真正的意义,是借助自然的力量,使自己的内心得以平静,从而自省。而这股自然的力量,也只有专注的投身于自然去欣赏才能得到。
由此可见,当下很多人活出的“我”,都仅仅是停留在“本我”与“自我”两个不算高级的层面上,所以便无法感知“超我”的快乐。中国的文字奇妙无穷。如果把“我”字的第一笔“撇”去掉后,就会发现“我”字变成了“找”字。“我”是一个名词,表示自己。完整的“我”,是知道自己全部的生命,全部就包含了自己为何而生、为何而存的答案。“找”,是少了一撇的“我”,是一个动词,表示正在寻找的过程,而所寻找的,就是生命中那最关键的信念。找到了,就是一个完整的“我”,就能回归本真的自己,就能体会“超我”的快乐;找不到,就只能在迷茫与空虚中混混度日,终其一生。西方的宗教中,上帝把人称为“迷途的羔羊”,大意也是如此吧。羔羊本身就弱小,如果再迷途不知返的话,就更为可怜了。
每一个“我”,你生命中的那一撇,找回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