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8年03月14日】
一、姜太公杀华士
姜太公,名望,辅佐武王姬发,灭殷后,被封为齐国之君。
齐国有一个名叫华士的人,打定主意不去服事天子,不去结交诸侯。国人都称赞他的贤德。姜太公几次三番派人,去召请他,也请不到。于是姜太公下令杀掉他。
周公姬旦,对姜太公说:“此人是齐国的高士,为何要把他杀掉?”
姜太公回答说:“他决心不去服事天子,不去结交诸侯,姜望我还能够用他做臣、而和他相交吗?我不能够用他做臣而和他交友,这是无用之民;屡次召请他,他都不来,这是忤逆之民。这样的人,如果被表彰,而树立为样板,让全国百姓都去效仿,我岂不成了光杆司令了吗?我还怎么能富国济民呢?等我把国家治理好些以后,再去宽慰这类人吧。”
正因为这样,齐国没有怠惰的臣民,没有沦为弱小的国家。
二、孔子诛少正卯
少正卯是与孔子同时的人。孔夫子的弟子们,有好几次来到孔门,又差一点走光,去投奔少正卯。
孔子在做鲁国司寇的时候,把少正卯杀死在朝廷宫门前的两座台观之下。
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进见说:“少正卯乃是鲁国的有名望之人,夫子您把他杀掉,岂不是很大的失误吗?”
孔子告诉他说:“人有五种大恶,而盗窃并不算在内。一种是内心通变而阴狠毒辣。第二种是行为邪僻而顽固不化。第三种是言辞虚伪而巧佞辨饰。第四种是知人隐私,无所不晓(是包打听,居心莫测之人)。第五种是肆行逆流,而冠冕堂皇。这五项,如果有一条,就难逃当权君子的诛杀,而少正卯却兼而有之!这是小人当中的枭雄,绝不可以不杀的。”(有一位历史专家说:“曾庆红就是少正卯这种人。”)
【以下是冯梦龙的评点】 小人如果没有过人的才能,就没有能力可以扰乱国家。然而使小人有才能,而肯于受君子的驾驭,则又未尝不可能对国家有好处。那么君子也必定不会一古脑儿把他摈弃在一旁。少正卯能够煽惑孔门弟子,简直想要压倒孔子,而超过他(指孔子)。难道可与这样的人,同朝共事吗?孔子下狠手,不仅仅是为了少正卯能够一时巧言乱政的缘故,乃是为了给后世立一防备小人以学术杀人的堤防。
华士 徒有虚名,而无实际用处。少正卯好像很有用,但实不可用!邪佞之人,一般明君就能够把他们杀掉,至于那些心怀叵测的名人高士,除非圣人、是看不透他们有罪该杀的。
三、诸葛亮不赦罪人!
有人批评西蜀丞相诸葛亮,不喜欢赦免罪人。诸葛亮回答说:“治理国家应该用大德,不应该施小惠。所以,元帝的丞相匡衡,光武帝的大司马吴汉,都不愿使用赦免的办法(指大赦)。先帝(刘备)也说:‘我与陈元方、郑康成交游,常见彼此问答,治理国家的道理都谈遍了,也不曾提到赦免的问题。像刘表、刘琮父子,年年对罪人实行宽赦,又给治理带来什么好处呢?”
等到诸葛之后,费祎在西蜀执政,对罪人采取姑息的办法,蜀国遂逐渐削弱,终至于灭亡。
【以下是冯梦龙的评点】
春秋时,郑国子产对太叔说:“唯独有大德之人,才能够用宽宥的办法,使百姓归服。其次一点的,莫如用猛烈的手段。火如果烧得猛,老百姓望着它就害怕,所以死于火的很少。水性柔弱,人们乐于接近它玩耍,所以死于水的就多。因此用宽的办法,治理百姓是很难的。”太叔后来执政,不忍用猛的手段,而采取宽的做法,于是郑国盗贼丛生。太叔很后悔。孔仲尼说:“政令过宽则民众怠慢,纠正怠慢的办法是用猛厉;政令过猛,则民众易受伤害;纠正伤民的办法,是用宽和。用宽来救猛,用猛来济宽,政治这才得到平衡。”商鞅用刑,连尸骨也不放过。这是属于过猛的。梁武帝看见死囚,往往忍不住涕泣而放掉他,这是属于过宽的。《论语》主张赦免小过,《春秋》讥讽对大错放任自流。合而用之,就得到行政的要领了。(有人对江泽民父子这种巨腐恶贪,都不抓捕。天必厌之!)
四、刘秀奖 祭遵 执法
汉光武帝刘秀,在做大司马的时候,他的私邸仆人,触犯了法令。当时做军市令的祭遵,将他打死。刘秀十分恼怒,命人把祭遵带来惩治。
主簿陈副,劝谏说:“明公您,经常想使各军士卒,纪律整肃,祭遵执法不避权贵,这是按章办事。为什么要处置他?”
刘秀听后,转怒为喜,于是任命祭遵为刺奸将军,并对诸徒将官说:“大家不要防碍祭遵执法,我家的仆人犯法,尚且被打杀,你们犯法了,他肯定不会饶恕的。”
【以下是冯梦龙的评点】
有罪必罚,号令才能够通行无阻;令行,君主才能够保持威严。正因如此,光武帝才能够得以平定四方的叛乱。
五、孔子使马夫讨马
孔夫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次,马跑掉后,吃了农民的庄稼,田家主人很生气,把马栓住。
孔门弟子子贡,能说善道,自愿前往说情。话都说尽了,马也没有放回来。
听了子贡的回报,孔子说:“拿人家听不懂的道理,去游说人家,好像用马牛羊三牲,去祭奠野兽;用好听的音乐,去娱乐飞鸟;怎么能够行得通呢?”
于是,便派马夫前往,马夫对庄稼人说:“你不在东海里种地,我又不在西海里旅行。我的马,哪能一点儿碰不到你的庄稼?请你原谅!”
庄稼人听马夫这样说话,很高兴,立即把马解开,还给了他。
【以下是冯梦龙的评点】
人们各与同行、同类相交际。在庄稼人面前讲究《诗》,《书》的大道理,这正是腐儒所以误国的重要原因。马夫的话是很中肯的,假如出自子贡之口,庄稼人仍然是不喜欢听的。这是为什么呢?一个文诌诌,一个粗咧咧,早就貌合神离了。那么孔子为何不在开初就派马夫,而听任子贡前往呢?因为先派遣马夫,子贡心里会不服的。等到子贡受挫,才能显出马夫的神通。
圣人通晓人情,所以能够人尽其用。后世用教条束缚人,用资格限制人,又以求全责备去衡量人,天下事怎么会有成功呢?
用人的最高智慧,在于收放由心,而出于常人所料。尽管寻常人对此惊诧莫名,而英雄豪杰却了然于心.
(均据冯梦龙《智囊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