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葛繁坚持行善,“日行一善”由此来

陆文


【正见网2018年05月30日】

葛繁,北宋时人,号“鹤林居士”,丹徒县(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曾任镇江太守、兵器监主簿等职。他信奉佛法,坚持行善数十年如一日, “日行一善”这个词语就是由他而来。这其中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北宋徽宗大观年间(西元1107—1110年),有一位读书人在京师开封的市场上买靴子。他在鞋店忽然见到一双靴子,仔细一看,很像是他父亲去世时陪葬的靴子。这位读书人就非常惊奇,暗想自己亡父的靴子怎么会在这里,怎么回事呢。就问那个商家:“你是从哪里得到这双靴子的?”

商家说:“是昨天有个官人拿来让我修理的。”读书人就继续问道:“这个人什么时候会来取靴子?”商家说应该一会就到。这位读书人就在那里等候,果然不久就见到他已去世的父亲骑着马过来了,他下马留下了修鞋的钱,准备取了靴子就走。

读书人一看,果然是自己的亡父,赶紧去礼拜。但是对方却不理睬他,上马就走了。读书人就追,由于亡父走的快,有点追不上了,便高呼:“我与您生前父子一场,您怎么忍心不对我留下一句教诲?”

此时亡父回头对他讲了一句话:“尔做人当如葛繁”。儿子就问:“葛繁是谁?” “是镇江太守,冥司都设他的像焚香礼拜”,说完了这句话,亡父就消失不见了。

这位读书人谨记亡父的教导,前往镇江拜见葛繁。一见面,就谈到来拜见的缘由:亡父叫我来向你学习。读书人恭敬的向葛繁请教:“您到底有什么好的善行,能够让阴间幽冥中的人都这么尊重您?”

葛繁很谦虚,只说道:“也没什么特别的,我每天行善事,或四五条,或至一二十条。到现在为止四十年,无一日虚度。”读书人又问道:“怎么来做善事呢?”葛繁就指着踏脚凳说:“比如这里有条踏脚凳,摆不正会妨碍人走路,我就弯腰把它摆正,即是一善;如果有人渴了,给他倒一杯水。这些很小的语言动作,都可以利益到他人。上至卿相,下至乞丐,都可以这样去做。久而久之,利益他人的力量就很大了。”

读书人受教而去,从此广为宣传,葛繁的善举渐渐被人总结为“日行一善”,表示多做善事好事,积善成德之意,常用于鼓励人们的向善之心。常用的俗语搭配有:“日行一善,胜似日進斗金”,“ 日行一善,日省一过(恶)”,“ 日行一善,积善成德”,“ 日行一善,功满三千”等。

另外,据记载:葛繁还是一位佛门信徒,他不论住官府还是居私宅,都要营造一间净室,在内虔诚供拜佛像。一天,他正礼诵佛经时,居然出现了舍利从天而下的神迹。他去世时,面朝西方端坐而逝,无疾善终,子孙富贵不绝。后来有一僧人元神离体游历佛国净土,在佛国里见到了葛繁。

葛繁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一位佛门弟子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行善,修行上精進不停,不以善小而不为的形像。可敬佩。

资料来源:《德育古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