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笔谈(二十一):周文王泽及枯骨

刘如


【正见网2018年12月29日】

【原文】

泽及枯骨,西伯之深仁;灼艾分痛,宋祖之友爱。

【字词义解释】

(1)泽:恩德。
(2)及:至,到。
(3)西伯:周文王。姓姬,名昌,商纣时被封为西伯,武王伐纣拥有天下后,追尊为文王。
(4)深:宽厚,厚实。
(5)灼:烧灼
(6)艾:艾草。
(7)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译文参考】

周文王用心仁慈宽厚,连枯骨都受到他的恩德;宋太祖十分友爱兄弟,连弟弟烧艾治病也要分担痛苦。

【读书笔谈】

该课很简单,讲到两位君王的典故。一个讲周朝的奠基者周文王爱民如子,看到枯骨无主,告诉官吏,自己是一国之主,治下的臣民,无论是谁,都是自己的子民,自己当然就是这些死后无人收埋的枯骨的主人,照顾他们是自己的责任。这个故事形象生动地教导后世帝王,身为帝王的责任就是照顾好百姓,自己是一国之父,是百姓之主。

另一个讲宋朝的开国者宋太祖作为帝王,能够友爱弟弟。也就是说,一个强调为政以德,一个强调家中的孝悌之道。两者都是君王,都是民众的表率。孩子们从小学到这些典故,不仅是学到知识,而且懂得了君王的责任是什么,权位越高,责任越大。学习的是做人的仁德。这就是古代教育的重点。

周文王:爱民如子  诸侯归顺

我们重点讲一下周文王,这是孔子心中理想的圣王。文王演绎《周易》,创建周礼,仁德节俭,礼贤下士,爱民如子,是历代帝王的典范。中国几千年来,每当世道混乱,帝王昏庸,人们就会想起周文王治理下的理想社会,人人礼让,百姓让耕地地界,官员让官位,个个重德,民风仁厚,路不拾遗。有了参照,人们就会重新回到正轨,所以,文王当年是留下了礼仪之邦的文化基础。因此儒家《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说的正是先祖帝王的精神,是要永远纪念和追随的,这样才能让人有所对照,知道如何走回正道,回归仁厚的民风。

周文王,就是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为商朝的西伯侯,死后,他继承父亲的西伯侯之位,故又称西伯昌。曾被纣王囚禁,推演出了周易,回到分封国后,拜姜子牙为相,因仁德众望所归,诸侯纷纷归顺,为最后结束纣王的残暴统治打下了基础。留下许多千古传颂的典故。

痛惜百姓  舍地救人

商纣王发明了名为炮烙的酷刑,命犯人走在涂满油的铜柱上,一滑倒就会跌落到火坑里,顿时皮焦肉烂,死于非命,但其宠妃妲己见此惨状却笑个不停,所以纣王乐此不疲,以博得妲己一笑。姬昌极为不忍,诸侯和百姓也无不痛恨至极,咬牙切齿。于是姬昌向纣王表示愿意献上周国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以此换取废除炮烙之刑。纣王答应了西伯的要求,废除了炮烙之刑,姬昌得到了天下百姓的爱戴。

为诸侯国断纠纷

《史记.周本纪》记载,诸侯国虞国、芮国发生纠纷,闹得不可开交,想请姬昌仲裁。及到周地,看到周国人相互谦让,长幼有礼,非常惭愧,说道:“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相互礼让而去。诸侯听闻了这件事情,凡是有矛盾纠纷都来找姬昌评判。

此时姬昌还是一介诸侯,他的国家却已经治理得个个如同君子,让两个闹矛盾的诸侯看到后,不用劝解,自己就觉得很是羞愧,不再争斗,变得礼让,主动和解了。文王自己如果做不到,百姓是不会变的如此仁厚的,这是上行下效的结果,所以他已成为天下诸侯的道德楷模。西伯昌断虞、芮之讼,也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周人将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诸侯纷纷拥戴西伯昌称王,将结束纣王统治的希望,托付给了他,此为众望所归,天命使然。

宋太祖兄弟情深

而宋太祖的“灼艾分痛”,已经成为一个成语,比喻兄弟友爱。  出自《宋史.太祖纪》:“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

大意是说,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得病,十分痛苦。太祖去探望他并亲自为他灼艾治病。赵匡义感到很疼痛,叫了出来。太祖于是将热艾往自己身上灼烧,的确很痛,这样做可以分担弟弟的痛苦,赵匡义十分感动。

【说故事时间】

泽及枯骨

当周文王还是诸侯国君,被封为西伯时,在现今陕西鄠县东三十里的地方建造灵台,台下有灵囿、灵沼。正当挖掘池沼时,发现了许多枯骨,主管官吏立刻向文王报告。文王心生怜悯,于是吩咐主管官吏将这些枯骨埋葬。官吏说:“这些骨骸都是死了很久,没有后代的人,已经没有人管这些枯骨了。”文王说:“拥有天下者,就是天下的主人;拥有一个邦国者,就是这个邦国的主人。这些枯骨在我的邦国内,我就是他们的主人,理应管他们的事情。”说完便命令手下准备衣棺重新埋葬这些骨骸。

当时的人听到文王的善行,都说:“文王真是贤德啊!恩德都施行到枯骨上了,何况是人呢?”文王施行仁义,天下人心归附。

故事原文:

周文王作灵台及为池沼,掘地得死人之骨,吏以闻于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寡人固其主,又安求主?”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天下闻之,皆曰:“文王贤矣,泽及枯骨,又况于人乎?”或得宝以危国,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而天下归心焉。(西汉.刘向《新序.杂事第五》)

(注:据正见网传统文化教材《幼学琼林》改编,增加笔谈部分,以便理解课文内容)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