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春联

刘超祺


【正见网2025年02月07日】

导言

我们现在介绍一下传统中国人过黄历新年的“桃符”、“挥春”、“春联”、“对联”的演变。

黄历新年的演变

夏朝

远古时代的人发现“年兽”每逢冬寒、新旧岁交替,就是每隔365日就来袭击人类,刚好就是一年,夏朝编订成为历法上的一年,名为“新年”,是一年的第一天。在先秦时期,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晚上击鼓以驱除邪灵。 “除夕”这个名称要到西晋才有,“除”是“除去”,“夕”是“晚上”,“除夕”就是“除去旧岁的一夜”。

周朝

从过“年兽”的“年关”,到了周朝,渐渐发展出中国人“过年”的习俗。

上古时代,“年兽”来临之前的一些日子,家家户户都修建好房子。到了周朝就有“大扫除”的习俗,“大扫除”的主要目的是驱除瘟疫和驱鬼。为了迎接“新年”,人会在年廿八“大扫除”、袪瘟、赶鬼,又名“洗邋遢”,俗语有说:“年廿八,洗邋遢”。甚至建新居、买新居也要装修好,在“新年”前入伙。

春联的演变

南北朝

上古时代,人在门庭四周都涂上红色颜料去吓走“年兽”,门庭四周还画上一些符号、符咒来吓走“年兽”。到了南北朝,中国人在“立春”会写“宜春帖”,就是用色纸剪成“宜春”两个字贴在门上;由于“立春”与“新年”的日子非常接近,到了宋朝,中国人会贴“春贴”,在红色纸条上写上吉祥的语句,贴于门上,是“挥春”、“春联”的起源,寓意新的一年好运齐来。

唐朝

上古时代,人在门的两旁画上符咒去吓走“年兽”。到了唐朝唐太宗期间,就开始有贴“门神”的习俗,贴的是唐太宗的两位威武的将军,“左门神”是秦叔宝(又名秦琼),“右门神”是尉迟恭(又名敬德)。现今,人在大门的两旁会贴上一对“门神”,祈求家宅安康、出入平安。

宋朝

古时,人在大门的两旁用驱邪赶鬼的桃木板上画上符咒去吓走“年兽”,所以称为“桃符”。到了宋朝,“桃符”发展成为“挥春”、“春联”。到了唐朝“桃符”又进一步发展成为贴“门神”的习俗。因为古人往往都把“挥春”、“春联”贴在“桃符”上,于是,后人就以“桃符”来统称一切在黄历新年期间贴的“挥春”、“春联”、“对联”。

春联

贴春联

中国人过黄历新年少不免要贴上挥春或者春联、对联。挥春是在屋里根据神位、风水、家俬摆放的位置而贴的,而春联、对联则是贴在房门、大门、大闸两旁的位置。

春联(粤音正音“春峦”、俗音“春恋”)一般在腊月,即每年的黄历十二月二十八或二十九贴,即是距离开黄历新年前一、两天。传统的贴法是要垂直的贴在门框的两旁。如果我们人对着门口站立,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横批应该贴在门楣上,即是门框的上边,应该从是从右往左写和读,其实这个由上至下、由右至左的写法和读法才是中国文字传统的书写和阅读的方式。

第一副春联

元代末年至正三年,即公元后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带领当时的史官著作《宋史》,根据《宋史.蜀世家》的记载,在公元后964年的黄历新年,五代的后蜀最后一位国君孟昶(粤音“厂”)在除夕的晚上,命令大臣辛寅逊在桃符上题词,孟昶认为他写得不好,就亲自下笔,在桃符上写了两行字,然后贴在寝门的左右两旁,这两行字就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两行字其实是一副对联,意思就是说:“在这新的一年接纳了先人遗留下来的福泽,在这黄历新年的佳节带来了永远的福乐。”众大臣都赞口不绝,认为简直是绝句,又应了黄历新年的欢乐和好意头。中国史学家都认为孟昶在除夕写下的这副对联,是中国第一副春联。

怎知,一年之后,后蜀亡国,孟昶被俘虏,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便派一个叫吕余庆的大臣去管理后蜀遗留下来的土地,刚好应验了孟昶对联的第一句:“新年纳余庆。”“余庆”在孟昶的对联的意思是“先人遗留下来的福泽”,而今变成了大臣吕“余庆”的名字。孟昶降宋当日亦是宋太祖生日的一天,根据《宋史‧嘉礼》的记载,宋太祖建立宋朝的第一年,群臣向宋太祖奏请以太祖的生日,即黄历二月十六为“长春节”,“长春”即“长寿”的意思,又刚好应验了孟昶对联的第二句:“嘉节号长春。”“长春”在孟昶的对联的意思是“永远的福乐”,而今又变成了“恭祝宋太祖长寿”的意思。孟昶的对联原本是恭祝后蜀福泽万代、永世“长春”,而今竟然变成了亡国的预兆和诅咒,正所谓一语成谶。 “长春节”在宋太祖开宝九年,即西元976年,随着宋太祖离世之后便废止。

《元日》诗

宋朝王安石就有一首关于在黄历新年之前更换桃符的一首诗,名为《元日》。

《元日》这首诗是这样子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粤音“同”)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这首诗的白话意译是这样的:在阵阵雷鸣金鼓似的爆竹的声响中,旧的一年就过去了,春风带来了暖意,意味着冬天的脚步离开,大家一同陶醉于畅饮屠苏酒,气氛非常热闹。旭日初升照耀着千万户人家,情境闹哄哄的,大家总是把旧的桃符、挥春、春联、对联换上新的桃符、挥春、春联、对联。

从这首诗可以反映出当时的人过黄历新年是非常热闹和喜气洋洋的,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新的挥春、春联。在挥春和春联上,都是写上一些吉祥的字句,希望来年能好运、一切顺景。

精景的春联

春联一: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横批:气象万千。

我们现在可以看一看同这一副对联有关的古训:“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这几句辞出自于《易经˙系辞》(下篇),白话文演绎这段说话就是说:太阳西下去了,月亮就东升上来;月亮西下去了,太阳就东升上来;太阳和月亮相继离去,一天就完结,第二天就来临。寓意时光飞逝,劝人要珍惜光阴。

我们现在可以看一看同这一副对联有关的第二道古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这四句名言出自《黄帝内经》,意思就是说:人只要心存正气,心正、念正,行就正,任何外来的邪念、歪念、恶念都不能够干扰到人,也就不会行差踏错,心、身、灵就健康;相反,心存邪念,就会气虚,气虚就容易得病,心、身、灵就受损。所以,人要心正,气就正。

春联二:和气一家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家庭和睦。

我们现在可以看一看同这一副对联有关的古训:“Where there is love there is life.”

这一句话出自于生于1869年至1948年的“印度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意思是说:“哪里有爱,那里就有生命。”爱无疑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现在可以看一看同这一副对联有关的第二道古训:“Peace begins with a smile.”

这句谚语出自一位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Nobel Peace Prize)得奖者 Mother Teresa(德兰修女),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和平由一个微笑开始。”一个微笑,简单易办,一个个微笑,蕴藏着的是一个个善念,一个个的善念,组织成为伟大的善和爱、恩慈与和平。

春联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横批:四季平安。

我们现在可以看一看同这一副对联有关的古训:“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即是说:人若是做了善事,福虽然未到,祸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换句话说,如果祸已经完全远离我们,留在我们身边的岂不是只有福;人若是做了坏事,祸虽然未到,福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换句话说,如果福已经完全远离我们,留在我们身边的岂不是只有祸。故此,人时时刻刻都要为善。

我们现在可以看一看同这一副对联有关的第二道古训:“同舟共济。”

“同舟共济”出自《孙子‧九地篇》。 《孙子‧九地篇》是这样记载的:“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这个典故发生于春秋时代,吴国与越国交恶,当吴国的人与越国的人共同坐在同一艘船渡江的时候遇到风浪,大家彼此相救好像左右手一样合作得非常好。这个典故也反映了传统的中国人都明白到大家要患难与共,同心协力,团结互助去克服困难。我们身为现代的中国人,大家都要“和衷共济”、“同心共济”、“同舟共济”啊!

春联四:何须着意求佳境,自有奇逢应早春。横批:立德立品。

我们现在可以看一看同这一副对联有关的古训:“处世何必入戏深,各了因缘各归根,但存一点童心在,野鸟闲花处处春。”

这一首诗应该是出自一位法轮大法修炼者轶飞,在他的《逸飞随笔》就有这一首。白话语译这一首诗是这样的:处世无须斤斤计较,大家的际遇各有前世今生的因缘关系,只要心存“真、善、忍”的一片纯洁的心,即是际遇坎坷,亦是可以随遇而安、悠然自得。

我们现在可以看一看同这一副对联有关的第二道古训:“人在做,天在看。”

意思就是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做什么事情,神都在看管着。人做了坏事,神一定会将这些债算在做了坏事的人的身上,做了坏事的人以后会遭报,今生不报来世报;人做了好事,神又一定会将这些德算在做了好事的人的身上,做了好事的人会受福报,今生不报来世报。因此,人要严以律己。

春联的意头

究竟在挥春、春联上写上吉祥、祝福、正面的字句,或者在黄历新年期间说一些吉祥、祝福、正面的说话,能否真的带来好运、顺景?抑或纯粹是无意义的习俗?或者是吃人的繁文缛节?还是迷信、迂腐守旧呢?

正向心理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在挥春、春联上写上吉祥、祝福、正面的字句,或者在黄历新年期间说一些吉祥、祝福、正面的说话,能够带来一点好运、顺景,当然是肯定的,这会有一定的心理影响。从“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角度,一个经常受称赞、受肯定的人,他的人生态度必然比较正面、乐观和有信心,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茁壮、丰盛和美好;相反,经常受到唾骂、责备的人,他的人生观必然比较负面、悲观和做起事来比较怯懦。一个人对前景有正面的盼望,他做事就会积极;反之,一个人看不到前景,他做事就会消极、人生观就会灰暗。

植物实验

克里夫.巴克斯特(Cleve Backster, 27/2/1924-24/6/2013)原是一名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审讯专家,以在1960年代使用测谎仪对植物进行实验而闻名,他认为植物会有感官和超感功能(ESP)。他发现如果植物得到称赞和赞美,他们会长得繁茂,但是如果受到隔离和责难,他们便枯谢,显得生病的样子。

水结晶的研究

日本IHM研究所江本胜博士等人自1994年起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的结晶,发现:水看到带有“善良、感谢、神圣”等美好讯息会让水结晶结成美丽的图形,而水看到“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讯息,会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不论是文字、声音、意念都一样。

“谢谢”和“混蛋”

另外有一个学生实验:将米饭分装进两玻璃瓶里,一瓶贴上文字“谢谢”,另一瓶贴上文字“混蛋”,每天让小学生对着贴上“谢谢”的瓶子的米饭说“谢谢”,对另一瓶贴上“混蛋”的瓶子的米饭说“混蛋”,一个月之后,装在贴上“谢谢”的瓶子的米饭发出米饭的香味,而另一瓶贴上“混蛋”的瓶子的米饭则变黑、发臭。

待人接物真善忍

由此观之,人的意念、说话、行为对物质有一定的影响。人的心正、心地善良,念就正,发出的讯息就会好,场就会正,人自然就会健康,命运亦都会好。善心、开怀、宽容令体内分泌多巴胺、健康的物质和引发正能量的细胞,正念正行,令人健康、长寿,这是研究所得。提高心性,保持稳定情绪、待人接物以大忍、尽善、至真的态度是关键,人就会好运,这是我个人的体会。

挥春、春联的意义

因此,从这样看来,中国人写挥春、春联确实有它的意义,当然并不是迷信、迂腐守旧,或者是无意义的繁文缛节,现代的科学、心理学都得到证实。

《转法轮》、《为什么会有人类》、《为什么要救度众生》、《为什么人类是迷的社会》

又在这里建议大家在网络上找一找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大师发表的《转法轮》这本书、及《为什么会有人类》、《为什么要救度众生》和《为什么人类是迷的社会》这三篇经文,真相就在里面。也许就会有对昨天、今天、明天的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或会影响你以后的人生。

小结

祝各位在新的一年能够以真、善、忍作为标准去立德立品,正念正行,自然就年年顺心又顺意!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神传文化

神传文化网专题